是谁导演了链家被掏空这场戏 让你们投入太“彻底”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阴谋论向来是“导演”们编故事最叫座的桥段。

比如从美国登月是假的,到美联储受罗斯柴尔德家族操纵,再到马航失踪是美国干的,等等。

连最善良无私的人都会相信并传播阴谋论。

因为人类不能够接受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明确而且肯定的答案会让我们觉得更舒服。

这是人性的弱点。

这个弱点近日正在被一帮“导演”们在链家被“掏空”这场戏中玩坏。

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贝壳找房的主体公司天津小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左晖持股94.38%。

原来链家老股东中的马化腾、孙宏斌、刘永好和郁亮等所在的投资方都消失不见了。

于是,某些“导演”们就脑补了一场大戏:天哪,左晖金蝉脱壳,链家被左晖掏空了!

村长第一次听朋友跟我说起这件事,有点嗤之以鼻。

可惜,称之为弱点的东西,就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导演”们充分利用了善良人性的背面。

各种添油加醋的版本随后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还脑补了各种对话细节和心理活动,仿佛左晖决定创办贝壳时,他们就在现场。

对白总是自言自语,这场戏让“导演”们投入太过于“彻底”:

“导演”们首先缺乏是基本的投资常识:正规投资机构的投资协议一般都有重大决策的限制性条款和竞业条款等限制性条件,来保护投资机构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权益。不是你想掏空就能掏空的。

否则,人性使然,不管马化腾有多少钱,也不够这家科技界的伯克希尔所投资的公司掏空的。

其次,“导演”们缺乏是基本的程序伦理:求证是质疑的必备程序,也是最基本的新闻伦理规范。

最后,“导演”们太低估了左晖的智商了。

如果真要干这事,一定是偷偷地干,开枪的不要。贝壳还能天天上央视?

贝壳问世这么长时间了,那些大佬都没出来指责左晖,难道他们比这些媒体还傻?

只要“导演”们不过分地投入,其实发现事情的真相也很简单;如果当时能多打了个求证电话,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

按工商局规定,注册公司需要先核名。而链家拥有大大小小数百个股东,如果分别签订股东投资协议,会因为股东众多程序复杂,延误注册。

一个通行的办法是,先注册一家公司,这样可以迅速开展业务,同步告知所有原股东,新的公司权益将按照原有股份比例平移给所有股东,然后,再收集股东资料签订协议后,办理工商变更。

也就是说,贝壳找房和链家,虽然公司名字不同,法人权属不同,但是最终都隶属于同一个实际控制平台,这个新的实际控制平台正在办理工商流程中。

通俗的解释就是,链家和贝壳的股权结构,是完全相同的克隆体,而不是强行突变的转基因。

在“左晖掏空链家”这场大戏前几天发生的一件事是,一家互联网信息平台召集了一众房产经纪公司,搞了个“反贝”联盟,说要做真房源了。

前几月还因为端口费涨价和这个平台公开撕逼的一众中介大佬们,转眼间又成了它的座上宾,而链家和贝壳找房,一夜之间似乎成了行业公敌。

原因也很简单,真房源是行业不能说的秘密。

长期以来,很多经纪人仅把房产信息平台视为广告平台,“用精美不存在的房屋信息去获客”成为一种平台共识和潜规则。在流量盈利模式下房产信息收入是很大一部分来源,平台不可能“自宫”。

村长之前已经详细论述过了,互联网信息平台因为商业模式和成本等原因,不会做,也做不了真房源。

对于信息服务平台鼓吹的所谓真房源,村长只有八个字:不听不听,XX念经。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做法,让房产信息服务成了用户服务体验最差的互联网服务之一。

真房源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用户体验。

脱胎于链家的贝壳的真房源已经率先干了7年,逐渐成为市场需求和行业的共识。

“导演”们攻击不了链家的用户体验,转而质疑链家模式是两头骗和链家的费率较高。

真相远不是“导演”们的一厢情愿:

村长发现,在房产买卖过程中,卖方委托给链家的价格是确定的,链家只收取佣金,所有的交易信息对买卖双方都是透明了。

因为房产交易是个低频和本地化业务,大部分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充分,链家提供了地区指导价作为参考,既不让买方吃亏,也不让卖方吃亏,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买卖双方的利益。

同时,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候后,特别是一线城市的住房供应非常有限,整体是一个卖方市场,很大一部分卖方都有待价而沽的心理。

贝壳的地区指导价作为参考,相当于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基准心理价位,能够有效抑制房价的上涨。

“导演”们作为专业人士,质疑链家的费率较高,如果不是阴谋论下的哗众取宠,就是缺乏基本的行业了解。

链家从决定做真房源的那一刻起,就放弃了对中介费以外所有不规范收费的诉求,实际费率并不高甚至远低于那些吃差价和各种名目收费的其他中介。

真房源从制度上,也杜绝了贝壳有除了佣金外,其他收费的可能性。

不信?你可以找这样的中介再买个房子试试。

市场是检验企业的最好标准。

早在两年前,链家交易额就已经超过万亿。如今,贝壳的门店超过了8000家,经纪人超过13万。

真房源虽然捅了行业的马蜂窝,但是是解决行业用户体验差、不规范收费和保护买卖双方利益等所有乱象的支点。

为了真房源率能达到了95%以上,贝壳相当于历时7年,已经拥有了涵盖135个城市、25万个小区、230万栋楼,共计1亿零400万套真实房屋信息的数据库。

这个投入的巨大程度是需要信仰的。

早在2011年链家着手打造真房源时,其系统中详细记录了小区、楼号、门牌号、物业甚至户型面积等信息,内部称这一房源搜集系统为楼盘字典。

楼盘字典是实现贝壳底层数据保障的工具之一,也是推动行业的信息电子化和数据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包括楼盘字典在内,在建立信息化初期,链家当时几乎将几年的收入全都砸给了IBM。

为了不让通往成功的路上太拥挤,命运选择让大多数人停留在开会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