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戍边军人最真实的故事,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前几天

一组西藏边防军人的照片

震撼了数亿网友

一群90后的军人

为练就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

长期在高原驻训演练

皮肤被强日光灼伤了

这种灼伤不仅是“高原红”的印记

还有龟裂、脱皮“沟壑交错”的生疼

网友说这是中国军人最真实的照片

更心疼千万别让他们父母看见

是啊

他们是父母的心头肉

他们更是祖国的护身符

▲巡逻中的官兵面对国旗庄严宣誓。

平均海拔 4800米

含氧量不足内地50%

在西藏的雪域高原

一代代戍边官兵

把誓言镌刻在雪山之巅

用青春和热血

筑起共和国坚如钢铁的边关屏障

▲詹娘舍哨所新战士蒋汉伟和战友正在站岗执勤。

他们缺氧不缺精神

更不缺故事

也许还没听完

你也会和我们一样

泪流满面......

01

詹娘舍,藏语的意思是“雪山孤岛”,藏族群众称之为“鹰都飞不去的地方”。

詹娘舍哨所海拔4620米,因独兀山尖、云遮雾绕,被官兵们浪漫地称作“云中哨所”。

▲风雪中的士兵俨然一名“铠甲勇士”。李玉成 摄

那天,哨长李玉成与班长马关敬、上等兵黄伟轩和王鹤,在执行任务返回哨所的路上突遇暴风雪,大雪就像洪水般快速没过他们的脚面、膝盖和腰部…….

风雪中,他们肩搭着肩,喘着粗气,艰难挪行。

李玉成意识到,他们随时可能遭遇不测。

途中小憩,李玉成平静地提议:“趁着手机还有电,每人拍张照片发给家人并打个电话吧。”

4人面面相觑,心领神会。

“告诉孩子,爸爸是个大英雄!”马关敬用冻僵颤抖的手指紧紧按住手机上的语音键,对妻子喊出这句话后,已是泪流满面。

李玉成故作轻松地说:“你们转过身去,我要给我的未婚妻录段视频,我怕我会哭……”

黄伟轩和王鹤宇在跟父母语音完后,把自己的银行卡密码也发了过去……

随后,4个人坚持着,搀扶着,鼓励着,前进着……10多公里的雪地陡坡,他们整整“爬”了12个小时……

02

今天的第二个故事,是已在詹娘舍哨所坚守了12个年头的班长詹华告诉我们的。

▲哨所官兵通过危险巡逻路段。

那年春天的一个早晨,詹娘舍地区漫天飞雪。

上等兵于辉执勤时不慎坠入百米山崖。

班长靖磊磊不顾一切滑下山崖施救。

不料,雪崩发生,两人一起被流雪冲走。

雪势稍稳,卫生员王鑫迅速滑下山崖,好不容易找到已冻僵的两个战友,雪崩再次发生了……第二天,在雪下2米多深的地方,战友们找到了紧紧抱成一团的3名烈士……

03

岗巴,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下最美的村庄”。

但这里地处偏僻、荒凉贫瘠,平均海拔481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每年有200多天在刮8级以上大风……人类学家称,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

岗巴边防营从1961年进驻此地,是全军驻地海拔最高的建制营。

在这个营,90%以上的干部骨干是“边防通”“敌情通”“地形通”……

我们的第三个故事,看似有些平淡,却在平淡中孕育着感动。

那一年寒冬,一伙不法分子企图入境进行分裂破坏活动,该营小分队官兵奉命前往某山口执行潜伏拦截任务。

1小时、3小时、5小时……他们在雪地里潜伏了12小时。

班长谭青顶不慎被山石撞断肋骨,却没吭一声,直至圆满完成任务。

▲边防某团官兵在海拔5300米的某山口执行巡逻任务。

04

岗巴边防营一连所属的查果拉哨所,海拔5318米,5个固定巡逻点都在海拔5500米以上,最高点位海拔6900米,是全军海拔最高的哨所,被称作“挂在天上的哨所”。

“不上查果拉,不算真英雄!”一连连长曾开元说,每逢查果拉轮换进点前,一封封“血书”便纷纷递交到连队党支部。

第四个故事,也有些平常,是因为官兵说这样的事太多,不值得一提。

去年8月的一天,哨长白玛多吉带领5名战士在雪山巡逻,途经一条15米宽的冰河。

他让战士们用背包绳各自绑在腰上连成一串,自己走在最前面探路。

不料,走到河中央时,冰层突然破裂,哨长滑进深深的河沟。等被战士们拉上来时,已全身冻僵,过了许久才慢慢恢复知觉。

▲岗巴营的官兵艰难跋涉在冰雪巡逻路上。

05

在边关,祖国是具体的。

提起哨所上等兵任浪,战友们顿时哽咽。这也是我们的第五个故事。

任浪新兵下连后,3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一次,连里组织雪夜巡逻,他坚决要求参加。

接连翻越两座雪山后,他突发高原心脏病休克。战友们把他抱在怀里,大声呼喊也唤不醒他。弥留之际,他却突然轻轻说了一句:“我想入党……”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塔克逊哨所战士正在雪地进行战术训练。

06

戍守边关,总有别样的辛酸。

在官兵眼里,牺牲最大的是自己的妻子。

第六个故事,令人悲痛。

家属来队探亲时,为防止发生高原病,探亲时间最短的只呆了3个小时,就被劝下山。

班长黄颂的未婚妻刘燕,本来是千里迢迢来连队完婚的,却因突发高原病不幸去世,成为雪域高原“永远的新娘”。

▲别说军嫂,官兵们每走一步都显艰难。

07

泪水还没有擦干,我们又含着泪听完了第七个故事。

一年夏天,军嫂付萍第一次进藏来到岗巴营探亲。

到达营部后,才得知丈夫曹型明已抵达海拔最高的哨所上执勤去了。

更令她没想到的是,大雪纷飞不停歇,通往哨所的路全部被深雪覆盖。

付萍坐在雪地上急得号啕大哭:“这是什么鬼地方?”

营长赶紧打开电台:“曹型明,马上站到观察哨顶棚,让你爱人看你一眼!”

不一会儿,哨楼顶上一个模糊的黑点晃了出来。

“型明,我在这儿,能看到我吗?”付萍一手拿着望远镜使劲盯着丈夫看,一手用力挥动战士送她的塑料花。

就这样,两人挥舞着、呼喊着,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掉……

▲云中哨所。

08

有孤独、有痛苦,有埋怨、有不解,但终归还都是理解了。

塔克逊边防连饲养员张兵与妻子胡婷春快一年没见面了。

那年冬天,妻子自作主张乘飞机、倒火车、换汽车,千里迢迢顶风冒雪来探亲。

当天夜里,狂风乍起,暴雪突袭。

张兵突然从床上爬起来,抓件大衣冲进猪圈,将一头小猪崽抱回宿舍,搂在怀里用体温为它取暖。

妻子不解,坐在床边直掉眼泪:“难道我还不如一头小猪崽?”

不要多说,这第八个故事结局一定是温馨的,要不怎么说军嫂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警惕的边关卫士。

09

其实,边防军人亏欠的,岂止是妻子?

第九个故事,关于军娃。

“我们的孩子不是一天天看着长大的,而是一年乃至几年看着长大的。”某边防团六连指导员旦增的这句话道出了戍边男儿的愧疚。

女儿出生后,旦增因担负重要任务,只匆匆回家见了一面,就连夜返回连队,此后一别就是一年多。

在山下的家属院内,只要看到穿军装的官兵,女儿就大喊“爸爸”。

当旦增第二次回到家见到女儿时,女儿却吓得哇哇大哭。

如今的旦增已是两个女儿的父亲,仍然聚少离多。一次,妻子在电话里告诉他,因为高烧昏睡了一天。当睁开眼时,她发现女儿在地上画了一条长长的铁路,天真地说:“我要把铁路画到爸爸站岗的地方,让他坐火车回家陪我们……”

▲官兵们巡逻在查果拉。

置身风雪边境线上

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你无需再问他们当兵亏不亏

他们已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作为边防军人

没有牺牲不得的己利

没有忍耐不住的寂寞

没有承受不了的艰苦

没有攀登不了的冰山

其实

他们的故事还很多很多

▲官兵守卫在海拔5800米的查果拉主峰。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