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土匪」到底有多凶残?女匪更是狠毒到令人心惊胆战!

01

近来,因要写点关于东北土匪的东西,就到处搜集材料,寻访旧闻。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段子:

说,两个东北人相遇,许心气不顺,只确认了下眼神,一个便横了眉:“你瞅啥?”

另一个随之立了眼,反呛:“瞅你咋的?”

再不用第三句话,嘁哩喀喳,叮叮咣咣,双方就动了手,打起来了。

以上情景,虽为段子,意在调侃,可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时有发生。不可否认,这是比较典型的东北人个性。单从此点,似乎也多多少少能瞧出些近代东北为啥匪患不绝的端倪:

民风剽悍,性情粗放,废话少说,菜刀砍电线,不服咱就干。

谁怕谁啊。

02

此前,曾看过不少关于东北匪事的文章。对匪患成因,观点大体一致:

从清末至民国,东北地区几乎狼烟不熄,战事不断:中俄战争,日俄战争,日军入侵,军阀混战,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刀光剑影没个完。因时局动荡不安,加上彼时政府管控能力实在差劲,于是,拉杆子,抢山头,占地盘,大大小小的胡子便如雨后韭菜般疯长起来。割一茬,长一茬,甚至越割越多。

据一份统计表明:在抗战结束时,整个东北约有土匪10万众。不少地方,差不多是全村皆匪。套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老话,那真是“三人行,必有一匪”。

在多如牛毛的绺子(土匪)里,基本分为三类:

一类杀人越货,凶残成性,无恶不作,占大多数;如电影《林海雪原》中所提及的夹皮沟恶匪“座山雕”;

一类啸聚山林,杀富济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图个一时逍遥快活。

还有一类,那就是有情怀、有血性的土匪。他们良知未泯,敢与抗联联手,敢伏击日军,哪怕血染山林,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这部分虽为少数,倒也为土匪的不堪形象添了几笔光彩。

03

那么,当时的东北土匪到底有多狠毒凶残?

据传,在旧时东北曾流传过这样的歌谣:“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

饽饽,是满族人对面食的统称,状若女人胸部。在这儿,便是借指玩弄女人。而抢劫和绑票则是东北土匪的主要活动,也最真实地展现出了匪徒的凶残一面。

说几个于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

1936年,吉林。一个江湖报号“中山好”的匪首,命喽啰绑了一个名叫王志超的肉票。据王回忆,他和另外几个肉票被关在阴森潮湿的地窨子里,每天早上5点起来放风,出外大小便。除此之外,一律憋着。实在憋不住,那就解决在裤兜子里。有时两三天不给水喝,渴得难耐,只好硬挤点尿尿在衣服上,一点一点,用舌头舔来解渴。

不给吃喝,倒是小事。有个肉票家里没按时来交赎金,“中山好”便将他衣服扒光,绑在板凳上强灌辣椒水。待肚子鼓胀如球,再用碗口粗的木杠压肚子。待辣椒水全被压出,接着再灌,如此反复,直到把人给折腾死方肯罢休。

若肉票死了,家人又送来赎金。那好,照单全收,把尸体抬回去。若敢说半个不字,就地扣下,再要赎金!

1915年,浑江。当时,此地有个悍匪,号“冰上飞”。一日入户打劫,见老太太手上戴着金镏子,撸了几下没得手,索性抓起菜刀,狠毒地将老太太的手指给剁了下来!

04

据资料介绍和坊间说法,土匪中也有不少女匪,个个心如蛇蝎,狠毒无比,倒是应了那句老话:“黄蜂尾上针,最毒妇人心”。

说,一女匪首带队出来抢东西。走到半路,碰到一孕妇,便跟男匪打赌。

赌啥?赌孕妇腹中怀的是小子还是丫头。

那就开赌。男匪说是丫头,女匪说是小子。至于如何验证,手法残忍至极,令人不忍叙及。结果,男匪赢了,女匪将婴儿一扔,说:“晚上老娘陪你睡觉。”

在黑龙江边,土匪祸害百姓的恶行亦不胜枚举。1935年冬,一女匪为表明自己入伙的决心,居然在江面上凿了个冰窟窿,将两个过路的无辜孩子抓来,活生生塞进了冰下!

其实,土匪不仅对百姓、对被俘的抗联战士凶残暴戾,对自己和亲人也下得去狠手。

东北土匪“一枝花”王桂珍,有一个亲生的3岁孩子。在上阵前,她拎起孩子小腿,“砰”的一声就给毙了。至于原委,据传,只是为了上阵时不让孩子成为念想。

这哪里是母亲,分明是禽兽。不,是禽兽不如。

05

日本投降后,盘卧东北山林的土匪,大多接受了国民党的委派和收编,与人民为敌,作恶多端,罄竹难书,也从此成了具有很强政治意义的土匪。

1945 年11 月,东北抗日联军和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开始对土匪进行大规模清剿。至1947 年夏,东北土匪累计被消灭十万余人。

1949 年3 月,东北土匪被彻底消灭。至此,因时代而生的东北土匪,终因时代变迁而退出历史舞台。

关于东北匪事,诸如恶匪义匪,江湖切口,行规纪律,四梁八柱,等等,每一桩每一件都值得书写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