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打骂是无济于事的

看着被儿子撕破的合同,他说:没办法,再从✘✘发一份过来吧,我知道这份合同挺重要的。


到楼下后,我带着孩子上楼,他又去了公司。

打开门刚换了鞋,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知道错了。其实在车上我就看出孩子知错了,但是我还是把事情的严重性,他这样做导致的后果告诉他。

我一直认为粗鲁的语言和打骂是无法帮助孩子认识并改正错误的并承担该有的责任。

对待孩子做错的事,不能用“教育”,而应该是“帮助”或者“引导”,试想,我们谁没有犯过错呢?而当我们犯错的时候是希望别人来教育我们呢?还是来帮助我们呢?所以,家长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很重要,如果你把它看成一件非常合理且正常的事,那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就更容易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

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首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理解和宽容他,然后和孩子沟通其发生的原因,启发他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处理这件事,最后再和孩子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和孩子进行良性的交流,我相信孩子下次再遇到错误和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逃避而是勇敢面对。


惩罚必须要有原则。也就是说不能因为一时心软放弃惩罚,也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加重惩罚。最好是在孩子懂事后就明确告诉他家里的规矩.那么如果他违反了规矩就要接受惩罚。

惩罚可以量刑,但不能没有。无论有心还是无心,错了就是错了,如果因为孩子是无心就放弃惩罚,那么孩子永远都得不到教训。但是在惩罚的时候也不可过重,尤其不能小题大做,以免孩子不服气,出现叛逆心理。

惩罚不可以含糊其辞。在惩罚孩子的时候必须明确告诉他哪里错了、为什么处罚他.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在滥用权力。

惩罚就是惩罚,不做补偿。有的父母惩罚了孩子之后看见孩子哭或是闹脾气,就又用东西来安慰他。这样的做法只会令孩子对惩罚的认知发生偏差,从而令惩罚失去真正的意义。

切勿讽刺挖苦。讽刺、挖苦、辱骂其实比体罚造成的伤害更大。这些话会极大刺激孩子的自尊心,令他们产生自卑、叛逆心理,甚至是对抗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