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美元做“减法”,这是陌陌收购探探的本质

5月13日,有脉友爆料收购探探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已经完成。从此,陌生人社交领域的两大巨头正式双剑合璧,从对手变成了战友。

此次收购对于两家来说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互补。对于陌陌来说,探探有着大量高质量的用户,将探探的流量合理导入,可以帮助其摆脱目前用户增长瓶颈的困局,而两者不到6%的极低用户重合率,更是有效地避免了用户的流失。

对于探探来说,产品结构单一、玩法不足的劣势也得到了有效的补救,陌陌多样的连接方式有利于帮助其增强用户粘性,从而提高它的商业变现能力。两家优势互补,一拍即合。

除此之外,对于陌陌来说,收购探探也是为了强化其主要业务。近些年来陌陌在泛娱乐化领域的较多探索,从“社交+直播”的商业模式,到大力推动视频化战略和发展游戏业务,并通过与明星互动、涉足综艺等手段,一度欲转型为泛娱乐社交平台。但这些探索也带来了它自身在陌生人社交这一立足基本点上的定位模糊。据悉,随着陌陌近两年的多领域涉足,主要盈利业务一度由社交转为直播。

陌陌2016年营收及主营业务趋势

然而,直播这一风口来得快崩得也快。随着直播红利期过去,陌陌也和其它直播平台一样面临着流量紧缩和秀场褪色的尴尬局面,月活用户增长率一度下跌,甚至出现了环比负增长。首页上杂糅的许多社交服务如直播、狼人杀、同城视频等,表面看起来是为用户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交服务,实际上却透露出核心定位不够强的弊病。

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去年的阿里大幅减持陌陌的消息。据悉,阿里巴巴曾在2016年和2017年减持陌陌3千万股,套现9亿美元。阿里一直对社交有着很深的“执念”,奈何无论是投资还是自制都不温不火。此前阿里入股陌陌,被外界普遍视为“社交”野心中的关键一步,并且因为内部孵化业务的进展有限,陌陌等社交相关投资项目还曾被寄予厚望,却为何突然要放弃呢?

其实,陌陌和阿里之间很缺乏战略协同性,即使陌陌之后并购进阿里,也难以为其主航向业务带来有效的开拓。随着陌陌不断发展,展现出越来越多与阿里并不匹配的可能性时,阿里终于恍然大悟,对社交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加法”有风险,既然无法产生协同效应一起赚钱,那这块“鸡肋”还握在手里就太不明智了,不如做做“减法”,减持套现,以便于发展对未来更有利的布局。

陌陌收购探探也是同样的道理。陌陌收购探探,也是为了用“减法”强化自己的主要业务,避免泛泛化,在稳固了自己陌生社交领域巨头地位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基本的社交业务上。再通过不断精细化的运营,陌陌便能构建一条极深“护城河”,至少在陌生社交领域,足以免除被取代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