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刎颈之交到同归于尽,杜伏威和辅公祏到底谁辜负了谁?

隋朝末年,江淮一带有两个小混混,他们一个叫杜伏威,一个叫辅公祏。杜伏威是个惯贼,经常干些偷鸡摸狗的事,辅公祏多次从自己姑姑那里偷羊给他。

辅公祏的姑姑很不满,告发了这对好兄弟,两人遭到官府的追捕。无奈之下,杜伏威和辅公祏一起逃窜,并组成了一个强盗团伙,成为刎颈之交。

辅公祏比杜伏威年长,但他自认不如杜伏威,甘当绿叶。杜伏威十分尊重他,每日里大哥长大哥短的叫得十分亲热。创业初期,二人相处无间,配合默契。

不过,随着天下大势的变化,二人逐渐产生了分歧,分歧在于团队的最终归宿。杜伏威早早的归顺唐朝,并于公元622年入朝,被封为吴王,而辅公祏始终想独立上市。

入朝之前,杜伏威担心辅公祏偏离自己的既定战略,遂夺了他的兵权,只让他负责政务,而让义子王雄诞负责军务,并密令王雄诞监视辅公祏。

辅公祏对此很不满,借口与好友左游仙云游学仙,不理政事。不久,辅公祏伪造了一封杜伏威的书信,指责王雄诞存有二心。王雄诞一介武夫,收到信后非常伤心,托言有病,将兵权交给辅公祏,以此表示自己绝无二心。

正中下怀的辅公祏立即脱离母公司自立门户,王雄诞这才后悔莫及,说道:“天下方定,吴王又在京师,大唐兵威所向无敌,为何要谋反自求族灭呢?与其为了延长百日之命陷于不义,不如坦然就死保持名节。”辅公祏见他不可理喻,将其缢杀。

辅公祏路演之时,一直高举杜伏威的大旗,江淮军不明就里,很快团结在辅公祏周围。李渊很生气,派出李孝恭、李靖、黄君汉、李世勣等人四路围剿。

在李孝恭等人的围剿之下,辅公祏节节败退,被剿灭指日可待。留在总部的杜伏威日子也不好过,终日提心吊胆,于624年二月暴毙而亡,死因不明。

仅仅一个月之后,辅公祏在丹阳落网。临死之时,辅公祏坚称是奉了杜伏威的密令,还拉上杜伏威的另一个义子阚稜,杜伏威因此被削夺官爵,阚稜以谋反罪被诛。

就这样,曾经的刎颈之交走到了同归于尽,江淮军彻底成为历史。表面上看,似乎是辅公祏辜负了杜伏威,坑了自己的铁杆兄弟,但杜伏威难道没有辜负辅公祏吗?

从始至终,杜伏威都在寻求抛售,最终套现成功,成为大唐的大股东,安享富贵。而辅公祏呢,不仅要守着一个没有希望的烂摊子,还没了留守团队的控制权,心里能平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