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誓师大会,老师居然选了这首歌合唱,全场笑哭

高考越来越近了,网络上铺天盖地全是有关高考的推送,开车时交通广播里也在说着申领绿丝带的事情。与其说高考是975万学子自己的私事儿,倒不如说它是一场全民盛宴。

既然是盛宴,有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几乎已经成了所有高三班级每年自觉执行的惯例。比如,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一定会有醒目的大字写着高考倒计时,有的从考前100天开始出现,有的更夸张,一进入高三就开始每天更新数字了。再比如,考前学校一定会召集所有高三师生开一场誓师大会,也叫动员大会。

一般在誓师大会上,老师慷慨激昂的演讲是必不可少的,一篇稿子下来,往往会让学子们血脉喷张。学生代表的发言也会有,她成绩好,会把必胜的信心传递给大家,让每个人都觉得前途一片美好。还有的学校比较文艺范儿,会整个歌舞表演啥的为大家助兴。当然,大多数学校会不约而同的以合唱来结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三誓师大会上大家都唱过哪些歌?

无敌自信打鸡血型。其实动员大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在最后的时间里让学生们打起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战最后XX天,所以选择打鸡血的歌曲是最常见的。比如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壮的《我们不一样》、杨培安的《我相信》等等,甚至还有唱屠洪刚《精忠报国》的。不仅旋律慷慨激昂,歌词也振奋的不要不要的。“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大家一起合唱下来,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动哭了,真以为自己就是那个战无不胜的大神。不过抒发豪情是好的,重要的还是落到实处去学习,唱完歌激动三天后继续去网吧就是你的不对了。

双手合十求祝福型。有的学校选歌就比较委婉,可能他们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女生身上,会找一些旋律平缓的歌曲轻声祈求好运。比如王杰和王韵婵合唱的《祈祷》、容祖儿的《挥着翅膀的女孩》、还有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多少祈祷在心中。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其实这也挺好的,虽然不像打鸡血型歌曲那么令人振奋,但它有一个特点就是适合一个人轻声哼唱。可能是在课间闭目养神时,也可能是在食堂回教室的路上,每次哼唱都能回想起誓师大会的场景,时刻督促自己努力学习。打鸡血型的歌曲就做不到这一点,从食堂出来,突然嗷一嗓子来一句“相信自己,噢......你将超越极限,超越自己”,可能会被人骂成神经病。

回想起笔者高三那年,也开了誓师大会,不过老师选的歌曲有点辣耳朵。校长和学生代表慷慨激昂的致辞结束以后,四周教学楼上悬挂的大喇叭里就传出来一阵急促的擂鼓声,紧接着就是“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嘿嘿,参北斗哇,生死之交一碗酒哇......”居然是《好汉歌》。好好好,我承认这首歌谁都会唱,而且鼓舞情绪的效果非常棒,因为不少同学都吼得嘶声力竭,太阳穴上的青筋都爆出来了。或许在紧张压抑的学习之后,老师想让我们彻底释放一下。

《好汉歌》之后,又响起一串低沉婉转的叮咚声,我以为这次可能是祈福型了,但很快就发现不对。“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没错,是《从头再来》,看来老师是和刘欢杠上了,一定是个妥妥的忠实粉。要说歌词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很符合高考学子的心境,那些期待眼神考生们最有体会了。但唱到高潮部分“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时候,总感觉有哪里不妥,难道是想让大家都来复读吗?有几个男生不失时宜的哄笑起来,看得出来台上有几个老师也在努力的憋笑。后来听说两首歌都是教务处主任选的,这就不奇怪了,我们高中每年应届生有十几个班,复读生几乎和应届生数量相当,甚至比应届生还多,这学校是重点高中,每年都有不少其它学校的学生这里复读,看来招收复读生是一项很不错的创收渠道。

誓师大会合唱,有的是为了鼓舞斗志,有的是为了祈求好运,有的单纯是为了释放压力,目的都是好的。回想起高考前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至今仍历历在目,突然发现高考之后,再也没像当年那么努力拼过,或许我们都应该向那段奋斗的青春致敬。你高三时开誓师大会了吗?唱了哪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