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爱,需要回报吗?

你对爱人的付出需要回报吗?

有些人认为当然不需要,爱是无私的!还有些人认为当然需要,忠诚就是最好的报答,爱是自私的!

无怨无悔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付出的一切得来的却是背叛,你还能无怨无悔吗?如果能,只能说明你是个圣人!

如此一来,我们糊涂了。都说爱情是圣洁而高贵的,为了心爱的人,就应该倾其所有,但如果遭遇辜负,我们又悔不当初、心有不甘。我们不喜欢做感情上的交换者,可我们又渴望回报,怎么办?

生活中总是上演一类故事,最开始一方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而另外一方默默感激,知恩图报,到最后付出的一方变成了喋喋不休、无理取闹,被付出的一方就变成了恼羞成怒、恩将仇报。

小王出生在农村,父母靠几亩地生活,可以说家徒四壁,所以小王从小就想着学门手艺,早点出来挣钱,为家庭多分担一些。

小琴是小王的同学,虽然同在农村,但是家境相对较好,家里承包了几亩果园,日子稍微富裕些。两个人彼此之间十分要好,朦朦胧胧的感觉既像爱情又像友情。

高考之后,小王因为成绩优异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因为家境的原因无法就读。而小琴则落榜了,但是眼看小王上不了大学,小琴于心不忍,她向家里坦白了和小王的感情,请求父母来承担小王的学费,供他读完大学。

看着宝贝女儿的苦苦哀求,家里也没有儿子,加上平日里小王也确实是个不错的小伙子,父母提出如果两人定亲就答应女儿的要求,等小王大学毕业之后就结婚。

大学四年,小琴在小王读大学的城市打工,贴补小王的生活,彼此感情越来越深,而小琴的父母也一如既往的像对亲儿子一样关怀着小王。时间匆匆而过,小王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学校任教,小琴也算是熬到了头,等小王工作稳定下来就准备结婚。

但是最近他们因为一件事而吵得不可开交,小王提出,因为自己现在有了工作,可以报答家庭,希望每个月寄两千元给自己的父母,而小琴则认为应该一视同仁,给自己的父母也寄一半。可是小王认为自己家境要更差一些,应该先紧着自己的父母。

小琴一气之下骂小王是白眼狼,辜负了自己的父母!小王想不通,孝敬父母有什么错,自己现在的能力只顾得上一家,而小琴的家庭要好一些,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小琴彻底愤怒了,要小王把账算清楚,偿还四年的学费和自己的青春!小王感觉自尊心受到了羞辱,选择了离家出走,两个人处于长时间的沉默状态!

最初,小琴的付出是发自肺腑,小王的感恩也是发自本能。

爱情的付出和回报,不能像条约一样贴在墙上,而应该刻在双方的心里。但是为什么到了最后,小琴成了小王的债权人,而小王却成了赖账的债务人呢?

我们都喜欢说一句话,真心换真心,如果你付出的真心是为了换取对方的真心,那么你爱来爱去,爱的是自己,一切都只是交换而已。

就像“养儿防老”,如果养儿只是为了防老,那么养来养去,你养的是自己,父爱母爱就成了交换养老的筹码。有人说,难道我就自认倒霉吗?否则你能怎样?无休止的纠缠?除了恶心自己,还把当初自己的真诚抹黑成了交换!

虽然最初小琴的父母开出了条件,但是我相信小琴对小王的帮助是因为真诚的爱,但也渴望得到同样真诚的爱,这就是小琴希望得到的回报,而并非物质。

而当小王犯下不公平对待彼此父母的错误,小琴恼羞成怒一口一个还给我,强烈的羞辱了小王一直以来卑微的自尊,使得小琴单纯的付出在小王看来变成了交换!但如果小王能平心静气的回顾这些年来小琴的爱,应该会后悔自己的判断,心存愧疚!

培养一个外人,培养一个女婿和丈夫,本身就是极大的风险,犹如婚姻的风险一样,如果遇上一个翻脸不认人的负心汉,写下契约也无济于事,所以付出本身如果只是为了回报,无疑是给自己种下苦果,既然付出就不寄希望于回报,虽然内心渴望是本能,但必须要有舍得的勇气和宽容。

如果爱情是以施恩开始,以偿还来进行,那么当债务还清之日就是恩断义绝之时。爱,多了是债,少了是怨,爱人七分足以,剩下三分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