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穿過河西走廊到祁連山

從白公山一路狂奔500多公里,僅僅歷時4個多小時,就翻越阿爾金山,從青海進入了甘肅,快到敦煌的時候,限速60公里/小時,車輛行駛如同烏龜爬行,怪折磨人的。

住在敦煌夜市旁邊的“七天連鎖酒店”,停車方便,找美食方便。

G3011柳格高速

G215格爾木至敦煌的高速公路

接近敦煌

接近敦煌

準備進入敦煌市區

敦煌古城

進入敦煌

敦煌市區

敦煌市區

敦煌手抓羊肉

敦煌杏皮水

大快朵頤!

敦煌這個地方,東西特別好吃,除了最有名的驢肉黃面、杏皮水一定要品嚐之外,手抓羊肉、炸油糕、釀皮、羊肉粉湯這些也千萬不要錯過,尋找這些美食很容易,白天去步行街美食城,晚上去敦煌夜市。

我七年前來過敦煌,那時候敦煌夜市比現在還熱鬧,半夜兩三點鐘都還歡聲笑語、歌舞昇平,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也是以擺地攤的形式供遊客選擇,操著各地方言的買家和賣家要藉助手勢才能討價還價,當時留給我的印象就如同一幅絲綢之路的清明上河圖。如今的敦煌夜市還在原來的地址沒變,但人氣似乎沒有以前旺了,商家好像也少了很多,半條街都是掛著“正宗老馬烤肉”的小飯館,每家都吆喝拉客,也弄不清誰是正宗的了。

在夜市街的最外面找了一家有空調的看上去很乾淨的館子,點了一斤手抓和二十個烤肉,再喝上兩杯酸酸甜甜的杏皮水,心裡想:“敦煌,我又來了!”

敦煌一夜,睡夢中聽到窗外雷雨交加。

第二天一早起來,陽光燦爛,似乎昨晚的風雨又是一場幻覺。選擇在敦煌夜市大門口的一家蘭州拉麵館吃的早餐,味道比蘭州的還正宗。

敦煌市區所有地段均限速40公里/小時,從酒店去鳴沙山、月牙泉慢慢吞吞地開了快半小時才到,應該比不上騎馬騎駱駝的速度。

七年之前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七年之前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七年之前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七年之前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

七年之前在敦煌

七年之前在敦煌

七年之後在敦煌

七年之後在鳴沙山、月牙泉

鳴沙山

月牙泉

七年之後在鳴沙山、月牙泉

月牙泉

月牙泉

月牙泉

鳴沙山

七年之後在鳴沙山、月牙泉

鳴沙山

七年之後在敦煌

七年之後在敦煌

鳴沙山和月牙泉的門票120元/張,網絡訂票也沒有優惠。再次舊地重遊,對沙漠的熱情明顯下降,這幾年見過的世面多了,不再容易天真地驚喜。

按道理,鳴沙山應該是能夠聽到沙子滑動的響聲,可是來了兩次我都沒聽到,月牙泉的水倒是一直沒有乾涸,這不是自然的恩澤,而是人為的補救措施。千百年來,月牙泉沒有堙沒在荒沙之中,到了現代卻每況愈下,不得不說如今人類活動才是改變滄桑的孽源。月牙泉傳說中的鐵背魚、七星草、五色沙這些神物早就看不到了,一眼望去,全是遊人。

出了鳴沙山、月牙泉景區,不遠的地方有個雷音寺,這裡門票免費。雷音寺建於唐代之前,自古就是西域著名的佛教聖地,連玄奘法師都曾留下過足跡。記得《西遊記》裡唐僧師徒歷經艱辛取得真經之後,就是在雷音寺論功行賞的。

寺廟異常安靜,雖然與鳴沙山、月牙泉近在咫尺,卻恍若隔世,兩重境界。寺廟的建築應該都是二十多年前重建的,至今也還在不斷修繕,大白天的見不到一個僧人,也沒有燒香拜佛的,甚是奇怪。心想,會不會是《西遊記》裡面的妖精幻化的一座寺廟,所以才這麼冷清。

趕快走吧,免得被妖精捉了去。

晌午,在步行街找到了敦煌最有名的“達記”驢肉黃面老店,座無虛席,需要排隊等位置,還好,只等了幾分鐘,否則口水就要流成河了。驢肉黃面真的好吃,12元/份配上90元/斤的醬驢肉,舌尖上的感覺簡直無法形容,吃出了神仙一般的滋味。

敦煌民俗博物館

雷音寺

月牙泉小鎮

月牙泉小鎮

雷音寺

“達記”驢肉黃麵館

驢肉黃面

驢肉黃面

到敦煌必遊莫高窟,只不過現在需要提前在網上預定才行,酒店服務員把門票緊張的情況告訴我的時候,我還將信將疑,等上網一查,嚇了一跳,原來每天6000張門票真的早就在一個月前就全部訂完了。好在景區有應急預案,單月逢單日、雙月逢雙日開啟遊覽快捷通道,每天發放應急門票12000張,100元/張的應急門票比普通門票便宜一半,但只能參觀4個石窟。

當天晚上就去敦煌景區售票處購買了應急門票,第二天一大早成為第一批進入莫高窟的遊客。

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建於十六國前秦時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與龍門石窟、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不同,莫高窟最有特點的是石窟中的壁畫。可惜,歷經千年風霜,如今的莫高窟已是風蝕沙侵,儘管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但據說還有幾十年就再也見不到石窟裡面那些壁畫了。

的確,七年之前我來的時候,參觀者是可以直接將車開至石窟前的,現在卻不行了,只能遠在幾公里之外搭乘景區大巴,開放的石窟也越來越少,而且石窟中幾乎沒有燈光,黑漆漆的根本看不清佛像和壁畫,導遊輪番講解,然後催促著儘快離開石窟,完全像是春運乘火車排隊進站一樣。

我出來的時候,正碰上大批遊客蜂擁而至,浩浩蕩蕩的隊伍一字長蛇排了差不多一公里,分不清他們是持普通票還是應急票,反正一個個翹首以盼、心急如焚,渴望一覽敦煌藝術瑰寶的願望亟不可待。這些花錢買罪受的遊客,如果知道莫高窟是如今這種情形,恐怕不如去附近的榆林窟或者西千佛洞了。

不來後悔,來了更後悔,這大概就是現在遊覽莫高窟的感受。

七年之前在莫高窟

七年之前在莫高窟

七年之前在莫高窟

七年之後重返莫高窟

七年之後重返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七年之後重返莫高窟

七年之後重返莫高窟

在莫高窟呆了兩個多小時,告別敦煌往嘉峪關方向出發。

臨上高速公路時,第一次看到“勸返車道”很是奇怪,不知何意?問收費站工作人員,對方也不回答,而是反問我要去的方向,我回答去嘉峪關,她做了一個放行的手勢,把欄杆抬起,算是不需要“勸返”了。那什麼情況需要“勸返”?大概有時方向搞錯或者天氣路況非常不好的時候,就要苦口婆心地勸阻司機不要再繼續冒險了,我是這麼猜的。

畢竟這條高速公路時刻會面臨沙塵暴的襲擊。

戈壁灘狂風大作是很可怕的,以前北京開往烏魯木齊的列車途經吐魯番地區就經常遭殃,飛沙走石從側面而來,把車窗砸得千瘡百孔,乘務員需要用大塊的木板頂住車窗才能保證大家安全,狂風甚至還把整列火車掀翻,造成更慘烈的災難。在青海、甘肅、新疆三省交界地區,橫風對行駛車輛的影響是最關鍵的,所以高速公路每隔一段都會有標識牌提醒司機:“注意橫風!” ,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駕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已接近中午1點鐘了,決定去玉門新城區吃午餐。

莫高窟前乾涸的宕泉河

敦煌高速公路收費站

“勸返車道”

玉門高速公路收費站

進入玉門新城區

玉門是新中國打出第一口石油鑽井的地方,也是鐵人王進喜的家鄉。近年來,隨著地下自然資源的日益枯竭,玉門油田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原來的玉門政府和大部分居民都搬遷到現在的玉門新區,老城區成了一座廢城,只剩下少量的老人和外來人,據說房價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只要100元/平米。

我打算在玉門新區吃了午餐就去老城區看看。

一碗拌麵15元,牛肉、西紅柿、青椒與手擀麵搭配得恰到好處,這是河西走廊最接近新疆味道的地方,賣面的老闆和老闆娘卻不是新疆的,而是石油工人的二代後裔。

吃了面,沿路牌指示往玉門老城區走,不料正在修路,只得返回高速公路繼續東行,老城區真的很遠,都快到嘉峪關了,而且路不好走,坑坑窪窪的,年久失修。

對於玉門老城區的發展,我認為應該建成一個紅色旅遊基地比較合適。

鐵人王進喜的家鄉

鐵人王進喜的家鄉

鐵人王進喜的石像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進入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

玉門老城區的現狀很難讓人想象這裡過去的輝煌,站在老君廟山上,遙望峽谷裡的中國第一口油井,眼前似乎又出現了1955年石油工人大會戰的沸騰場面,著名詩人李季曾在這裡寫下了這樣的豪邁詩句:“蘇聯有巴庫,中國有玉門。凡有石油處,皆有玉門人。”

哪裡需要就到哪裡去,這就是當年玉門石油工人的真實寫照,他們是開拓祖國石油工業的先驅,是一群勇敢創業不畏艱辛的勞動者,在玉門鑽出石油後,王進喜們又來到大慶、吐魯番、川中、慶陽等地尋找石油開採石油,在中國各個油田建設的主戰場上,都有玉門工人的身影。

我是懷著一顆崇敬之心專程來玉門老城區的,哪怕只是看一眼,也了卻了自己多年來對工人階級如火如荼奮鬥史的眷戀。為國家作出無私奉獻的那些工人是需要尊敬的,他們不像農民有土地可以耕作,下崗失業就意味著一無所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首先承受劇痛的就是工人階級。

開車輾轉於廢棄的油井、廠房、街道,四處可見驚人的標語:“嚴禁捕食旱獺,預防鼠疫傳染!”,這大概就是大自然對人類最可怕的報復。

接近黃昏,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玉門老城區,遠處,依稀傳來廣播的聲音:“咱們工人有力量,每日每夜工作忙,蓋成了高樓大廈,修起了鐵路煤礦,改造得世界變了模樣……”

頓時,眼眶一溼,幾行熱淚流了下來。

玉門老城區

老君廟第一口油井

廢棄的油田

廢棄的油田

廢棄的油田

咱們工人有力量!

網上預訂好了位於嘉峪關新華中路的七天連鎖酒店,酒店門前的馬路劃有許多免費停車位,嘉峪關政府想得真周到,全市的馬路停車位都不收費。之所以選擇這家酒店,因為地處市中心交通方便,另外,號稱雲集嘉峪關美食之地“鏡鐵市場”就在酒店旁邊。當晚,去當地有名的“眼鏡燒烤”體驗了一下生活,夜市的浪漫,感覺不錯。

七年之前,我也來過嘉峪關,除了還記得氣勢磅礴的天下第一雄關,其他的已經沒什麼印象了。

嘉峪關景區門票包括關城、天下第一墩、懸壁長城三個景點,120元/張的聯票,明顯是強制消費,而且三個景點相隔又遠,交通不便,如果遊客可以自行選擇,大多數不會去天下第一墩、懸壁長城,因為去了絕對會大呼上當,所謂的懸壁長城是個人造粗劣工程,天下第一墩就一個坍塌的土堆。

在嘉峪關關城玩玩就可以了。

嘉峪關市區

鏡鐵市場

“眼鏡燒烤”

品嚐“眼鏡燒烤”

品嚐“眼鏡燒烤”

七年之前在嘉峪關

七年之前在嘉峪關

七年之前在嘉峪關

七年之後重返嘉峪關

七年之後重返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修建於明朝洪武年間,這段用於戍邊衛疆的長城與山海關、鎮北臺並稱為中國長城三大奇觀,我去過位於陝西榆林的鎮北臺,雄偉壯闊,的確不錯。秦皇島的山海關卻始終沒有機會去一睹風采,不知道與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有何差別,但我這樣想,一個面臨東海,一個西接荒漠,無論怎樣都應該是不同的,只不過嘉峪關建成的時間比山海關早幾年而已。

遠眺祁連山皚皚白雪,這個河西走廊的盡頭,絲綢之路的重要關隘,其實歷史上幾乎沒有經歷過什麼戰爭,最多是在明朝的時候與零散的吐魯番兵交手過幾次,所以到了清朝,嘉峪關的關城裡面居然建起了廟宇和戲臺,儼然成了一個商賈交易市民娛樂的繁華之地。

西域重鎮,其實是個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好地方。

出了嘉峪關,就是一望無際的戈壁,那是屬於遊牧民族的地盤,中國的疆土面積千百年來一直在不停地變化,具體以哪個朝代為準,好像也從來沒有一個說法。所以,長城往往不是戰爭的邊緣,而是一個象徵性的建築,真有入侵者,實在不想從那些易守難攻的關隘硬衝過去,多走幾步繞開就行了。

長城在戰爭中的作用,我是一直不信的。

嘉峪關

戲臺

戲臺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關帝廟

嘉峪關

嘉峪關

嘉峪關

雖然不太想去懸壁長城和天下第一墩,但既然買了門票,所以還是開車去兜了一圈。懸壁長城嚴格意義上講只是一堵砌在山上的土牆,而且是現代複製品,規格和質量都無法與長城相比,沿山勢分佈的城牆有點像一個人的兩條手臂,故而被當地人稱為懸壁長城,其實這就是個招攬遊客的噱頭,只要誰想弄清什麼是懸壁長城的,肯定會上當。

這樣的假長城,我自然是不會往上爬的,只在山下一塊刻有“懸壁長城”的石碑前留影紀念,也算是到此一遊了。

從懸壁長城去天下第一墩的時候,天空飄起了細雨,這也是我在西北這段時間唯一遇見的一場雨,應該比油還珍貴,只可惜,沒下多久便停了。

天下第一墩景點不允許自駕車進入,只好再花20元/人乘坐電瓶車,這個景點除了一個土墩,還有一個地洞,靠近討賴河的洞口可以遙望一下溝壑縱橫的河谷,地勢險要,像我這樣患有恐高症的人,站在玻璃觀景臺上,心慌眼花,根本不敢久留。

這個地洞據說出土了恐龍化石,應該是真的。

離開嘉峪關,當天在酒泉住宿,說實話,酒泉儘管與嘉峪關近在咫尺,但吃的東西明顯比嘉峪關差遠了,最有名的小吃“糊鍋”,就是在糊辣裡面放一大碗切碎的麻花和麵筋,本來很好吃的幾樣食材被混在一起,反而不好吃了,這種創意讓人哭笑不得。

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

懸壁長城

天下第一墩

天下第一墩

天下第一墩

討賴河谷

天下第一墩紀念館

恐龍來了!

恐龍來了!

天下第一墩

天下第一墩

酒泉特色小吃“糊鍋”

酒泉特色小吃“糊鍋”

來盤拌麵!

酒泉市區

酒泉這個城市,我想我還會再來的,畢竟,將來自駕遊進疆或是去內蒙額濟納旗看胡楊林,都需要途經此處,希望下次故地重遊的時候,能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許多人以為酒泉之所以被冠以這個名字,是因為當地有一眼可以冒出醇酒的清泉,其實這是錯的,酒泉地名真正的來歷應該是當年霍去病大勝匈奴之後,漢武帝賜美酒祝賀,將軍為了讓全營士兵都能喝到,於是下令將美酒倒入城中的一口井水中,眾將士分而飲之,後來便將霍去病奪下的這座塞外城池稱為酒泉。

自古以來,能征善戰的將帥好像都是豪飲之士,邊塞詩詞多半也是用美酒和明月來抒發情懷,可見,無論喜與悲,皆與酒有關。酒泉是我國四大火箭衛星發射基地之一,“飛天逐夢醉酒泉”圓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千里戈壁無人區,見證了中國航空航天事業走向輝煌的歷史,所以,酒泉是座英雄的城市,雖然沒有美食,但有精神。

從酒泉去祁連,原來經肅南那條S213正在修路,只能繞張掖由民樂過去,路程由300多公里延長了一大半,不過路況還不錯,途中經過扁都口,也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讓人看得審美疲勞。

早上出發,黃昏到達,一路上邊停邊玩,順利地從甘肅又回到了青海境內。

張掖高速公路收費站

途經民樂縣

途經民樂縣

民樂縣的拌麵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去祁連的路上

天境祁連

祁連縣城

在祁連縣城住的是位於東索路7號的“

鑫運賓館”,私人開的旅店,網上介紹還不錯,於是便提前預付費訂了房間。因為是旅遊旺季,房價比平常高出了兩三倍,一個標準間288元,住進去才發現房間性價比很低,更可怕的是睡到半夜,竟然有人把門打開直接進了房間,我大喊一聲:“是誰?”,嚇得那個黑影落荒而逃,我一直追到服務檯,問值班的服務員怎麼回事?對方沒有解釋原因,只是不停地道歉:“對不起,對不起,不好意思了……”。

那一夜,我再沒睡好,用房間裡面的桌子把門頂上,時刻警惕著一切風吹草動。

第二天早上退房,老闆娘笑容可掬地問我:“昨晚休息得怎麼樣?還舒服吧?”我不明白她這是什麼意思,難道昨晚發生的一切她一點都不知道?或者,這一切她都知道?

突然想起了《水滸傳》裡面的孫二孃。

不想再跟她糾纏下去,一句話都沒說,開車走人。

祁連縣城

祁連縣城

祁連縣城

祁連縣城的蒸汽牛肉麵

祁連縣城的蒸汽牛肉麵

祁連縣城

祁連縣城

祁連縣城

卓爾山售票處

卓爾山風景區就位於祁連縣城東北面,開車僅需十幾分鍾。這裡是一片丹霞地貌,卓爾山與牛心山隔著一條八寶河,河水不大,應該是雪山流下的溪水匯合而成。門票60元/張,景區往返電瓶車費20元/人。

因為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所以來玩的人很多,登山的木棧道上你來我往的人流穿梭不歇,本來美景令人陶醉,卻被如此多的遊客掃了雅興,幾次擺好Pose露出八顆牙齒,就在相機快門正要摁下的那一瞬間,一個甚至幾個素不相識的人毫無防備地衝進了畫面……

無可奈何,在中國大多數熱門景區都是如此,橫衝直撞的人太多了,根本不會去顧忌他人的感受。

牛魔王與豬八戒可能就是因為這個緣由廝打起來的,傳說牛魔王把豬八戒的一隻耳朵揪了下來,扔到八寶河邊就變成了卓爾山(豬耳山),豬八戒也不示弱,使出倒打一耙的絕招,硬是活生生地把牛魔王的心臟掏了出來,扔到八寶河的對岸變成了牛心山。牛心山藏語稱作“阿咪東索”,是祁連鎮山之王,一座神山。

站在山下,隱約可以看到牛心山的大致輪廓,於是滿心歡喜地爬上山想一睹真容,不料真的爬上了卓爾山,對面的牛心山卻是雲霧環繞,連雪峰都失去了蹤影。

“十有八九是看不到神山真面目的……”旁邊一位藏族老人喃喃自語又像是在對我說,我好奇地問他:“這是為什麼呢?”他望了望我,搖著手裡的轉經筒,一句話也沒說,徑直下山了。

可遇而不可求,凡事需要講機緣巧合,大概這就是“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的蘊意。

卓爾山景區

卓爾山景區

卓爾山景區

卓爾山景區

民族團結塔

牛心山

卓爾山景區

牛心山

卓爾山景區

天境祁連

卓爾山景區

祁連是環青海湖遊的必到之處,風景雖然還不錯,但我個人認為,遊覽真正的祁連山應該是要到甘肅境內,而不是這個被稱為“祁連”的縣城。兩年之前我專門去過張掖的馬蹄寺,那是一個可以與瑞士媲美的地方,雪山、草原、寺廟……說實話比祁連強多了。

很可惜這次沒有舊地重遊,包括到了張掖也沒有進城吃碗炒炮或是卷子雞,確實遺憾。一直誤認為祁連就是祁連山,一路馬不停蹄地趕來,可是現實與想象的巨大差距讓人失望。在我的印象中,祁連山就應該像以前倪萍主演的老電影《祁連山的回聲》那樣,到處都是一望無垠的皚皚雪山和大漠荒煙,但海西州這個祁連,更像是一塊塊鋪在山谷裡面的盆景草地,小巧婉柔,明顯缺失了祁連山內涵的那股剛毅。

旅途就如人生,儘管有諸多不如意,仍要咬牙繼續前行。告別卓爾山,沿S304轉G207一路向南,途經門源返回西寧。

門源的油菜花也是聞名遐邇的,陽光下,那一片片金黃色似乎很不真實,用句庸俗的語言形容,又是上帝弄灑了調色板。

再次入住大十字七天連鎖酒店,正值高溫來襲,熱浪滾滾,酒店卻沒有空調,熱得簡直要讓人窒息。西寧這個城市,地處高原,平均氣溫清涼宜人,所以無論住家還是酒店都不安裝空調,這種情況可以理解,就像非洲人不可能買皮大衣來穿一樣,誰也想不到,西寧也會這麼熱。

大廳裡面熙熙攘攘,連一群最不應該怕熱的老頭老太太都在抱怨沒有空調的痛苦,我悄悄問總檯服務員能不能借個電風扇,她低聲回答:“好的,等下送到您的房間”,然後暗示我不要聲張,以免那些老頭老太太聽見,我心領神會說了聲“謝謝”然後轉身上樓,感覺跟地下黨接頭似的。

在西寧氣溫高達40幾度的那兩天,是電風扇救了我的命。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卓爾山

途經峨堡鎮

途經門源

途經門源

西寧大十字

西寧大十字

西寧周邊除了塔爾寺、青海湖之外,還有湟源縣的丹噶爾古城、貴德縣的坎布拉黃河風景區值得一去。聽說坎布拉那邊正在修路,所以決定去丹噶爾。

40多公里的路程,因為高速擁堵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每年的7、8月份是西寧最熱鬧的季節,各地蜂擁而至的自駕車不僅把城裡的各條道路塞得滿滿的,連高速公路都排起了長龍。

最悲催的事情發生了,千辛萬苦地到了湟源縣城之後,發現丹噶爾古城也正在大規模維修!把車停好,心想既然已經來了,不管那麼多,先進古城逛逛。

原來的門票取消了,只剩下一條大街,風景不錯。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是回藏地區茶馬互市的交易之地,清朝的時候,不僅在此設立了軍事行營,連洋人也在城裡開設了商行。民國之後,隨著經濟發展方向偏移以及戰爭動亂等諸多影響,丹噶爾古城逐漸失去了往昔“茶馬商都”的風采,為了保護這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湟源縣近年來不斷採取保護性維修措施,並結合旅遊項目開發,讓丹噶爾古城重新煥發青春。

游完丹噶爾古城,在湟源縣城找了一個便於停車的小店,本來想吃碗麵,老闆卻說只有水餃和餛飩,包子也是冷的,油條剩下兩三根還不賣,說是給老熟客預留的。想不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小店居然做生意如此有性格,讓本來打算換家去吃的我頓時產生了好奇,乾脆不走了,先來碗餛飩嚐嚐吧!

沒多久,一碗熱氣騰騰的餛飩端了上來,皮薄餡大,口感極佳,確實好吃,難怪老闆那麼神氣。

返回西寧,看見高速公路對面的車道已經堵的寸步難行,慶幸自己出門早,如果到了這個時候才往湟源縣和青海湖這邊來,那就慘了。幸災樂禍之際,沒忘了開車下高速去扎麻隆村,這裡,據說是崑崙文化發源地,九天玄女的誕生地。

果然,村子裡面的鳳凰山上,香火鼎旺,廟宇輝煌,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的黃花菜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丹噶爾古城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傳說是女蝸補天造人累倒之後幻化而成的一座聖山,屬於東崑崙餘脈,形如展翅欲飛的鳳凰,漢代時建有九天玄女廟,後遭焚燬。直到1998年,村裡人陸續在山上發現了古廟的寶瓶、九天玄女畫像、女蝸伏羲龍蛇交合石、西王母搖錢樹奇石、盤古王命精聖石等神奇之物,於是建起了九天玄女祖宮、乾坤宮、天緣宮、天帝宮、青海神殿、華夏三祖紀念館、玄君藝術館、娛天台、臥佛,把鳳凰山打造成了崑崙神話中心,是九天玄女、西王聖母、玄龍大帝的道場。

雜亂無章的建築和天花亂墜的神話是扎麻隆鳳凰山的兩大特點,太過於捏造的歷史在我看來是那麼經不住推敲,可偏偏還有不少的人相信。山上一直不停地大興土木,重型拖車運來一尊尊神像和磚瓦木石,真不知道錢從哪裡來?

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地人是在借迷信斂財。編造的神話簡直就是一派胡言,始作俑者應該最多隻有初中文化,可偏偏要弄幾個假的名人出來招搖撞騙,其中一個還自稱是清華大學的博士,寫的東西狗屁不通,一看就是個冒牌貨,還瞎編了央視和光明網採訪報道的故事,其實根本沒那回事。

如此拙劣的扎麻隆神話,規模影響卻越來越大,在穆斯林宗教信仰為主的西寧地區,漢族文化的弘揚莫非真的只能走坑蒙拐騙的邪道?值得深思。

但願鳳凰山就是個不成功的旅遊建設項目,與其他無關。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扎麻隆鳳凰山

西寧城內的景點不多,清真寺卻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東關清真大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是青海境內最大的伊斯蘭教寺廟。歷史上這座寺廟歷經劫難,反覆被毀,主要原因是回族不斷抗爭封建政權的結果。至於反抗的價值和意義,也是眾說紛紜。不過,總體來看,應該都是民族分裂,不宜主張更不該彪炳青史。最兇殘的一次是清咸豐末年至同治初年,陝西的白彥虎率十萬回民暴亂,由東向西一路屠殺漢族幾十萬之眾,亂軍途經之地,生靈塗炭,哀鴻遍野,清廷派遣湘軍左宗棠部歷時約10年才徹底剿滅這股悍匪。

可恨的是,歷史上居然將如此滅絕種族的暴行稱為農民起義,直到現在還遲遲不肯糾正錯誤。回民暴亂與李自成、洪秀全揭竿而起的義勇不同,其目的不是為了推翻反動政權,而是要殺光漢族,所以根本就不是反封建、反壓迫的正義行為。

青海回民的殘暴,到了紅軍西征時更是罄竹難書,馬步芳將3萬紅軍幾乎全部殺害,欠下累累血債!就是這樣一個反動軍閥,民族分裂主義頑固分子,其故居一直作為西寧重點文物予以保護,直到兩年前,有關部門發現這個4A級景區的導遊解說詞竟然在鼓吹馬步芳如何慷慨解囊捐資助學、弘揚教義發展經濟,卻避而不談其犯下的滔天罪行,於是強制性關閉了位於東關清真大寺附近的馬步芳公館。

與8年前我來的時候相比,清真大寺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但給人的安全感卻提高了不少,不用再提心吊膽地警惕周圍的回民,甚至在寺廟旁邊的麵館裡,我照樣可以堂而皇之掏出手機拍照,那些回民已不像過去那樣凶神惡煞了。

西寧東關清真大寺

8年之前參觀馬步芳公館

8年之前參觀馬步芳公館

8年之前參觀馬步芳公館

8年之前在東關清真大寺

8年之前在東關清真大寺

8年之後重返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

東關清真大寺旁邊的伊順和麵館

東關清真大寺旁邊的伊順和麵館

東關清真大寺旁邊的伊順和麵館

香氣撲鼻的牛肉麵

心滿意足地吃了一碗牛肉麵,然後去北禪寺。

北禪寺位於西寧市北的土樓山上,始建於北魏,距今已有差不多兩千年曆史,明朱棣皇帝曾欽賜寺名為“永興寺”,清末,佛教衰敗道教興起,一幫道士趕走了和尚,建起了“土樓觀”。直到現在,北禪寺仍是道教掌握,山門外,一個年輕道士正蹲在臺階邊抽菸,一副鬱鬱寡歡的模樣,一路上鮮見香客,看來經濟是不太景氣。

名不見經傳的北禪寺其實非常壯觀,奇特的丹霞地貌加上洞窟佛像壁畫和棧道廟宇樓臺,被稱作“中國第二大懸空寺”。而且,不收門票。當然,因為山體地質結構不穩,容易出現坍塌和滑坡,現在已經關閉了上山的道路。

我是翻越圍欄上山的,這種不文明的旅遊行為,事後讓我深感愧疚。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北禪寺

在西寧最後一頓午餐選擇去莫家街的馬忠食府,雖然這是旅遊攻略竭力推介的地方,但真正能讓人動心的美食卻不多,先要了幾串價格不菲的紅柳烤肉,然後是酸奶,再接著來了一份羊腸面,當場就被那股腥臊徹底擊碎了繼續尋找舌尖感覺的夢想,讓我回憶起8年之前也是在這條莫家街吃過的一碗羊雜碎,那種噁心的味道讓我終生難忘。

毅然離開所謂的美食街,回到酒店樓下那個樸實無華的快餐店要了一份20元的臺灣滷肉拼叉燒盒飯,吃得滿嘴噴香,心想這才是我們勞動人民最喜歡也是最需要的食物。

搭乘動車至蘭州,再從蘭州轉乘航班返回桂林,這樣比從西寧直達桂林要節省一些路費。蘭州機場距離市區很遠,但火車站與機場之間開通了動車,20多塊錢的車費,比以前打車便宜多了。

在蘭州機場候機的時候,意外遇到了一位高中老同學,詫異之際,突然有些後怕,幸虧自己沒幹什麼壞事,這天底下真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若是紅杏出牆私會小蜜被人撞見那豈不是東窗事發麻煩大了?看來,凡事都不要抱僥倖心理,畢竟遲早會露出馬腳,大白於天下的。

在哪裡都不安全,真的。

結束行程,下一個目的地是什麼地方,我在慢慢琢磨……

路邊的油炸糕和麻團還不錯

羊腸面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馬忠食府

8年之前在西寧火車站

西寧機場

西寧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