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寶藏

​-0-

隨著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工業的迅猛發展迅速成為各國的主流,石油、有色金屬等成了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

此時已經經歷千年滄桑的河西走廊,又開始用它億萬年來積澱的豐富資源哺育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本期要講的,就是關於玉門油田、金川鎳礦的故事。

河西走廊-寶藏


-1-

甘肅玉門一帶蘊藏石油,早在西晉張華所著的《博物志》中已有記錄,唐朝宰相李吉甫在縣誌中也有過相關記載。

河西走廊-寶藏

當地百姓多用土法撈取石油,拿來照明、製藥。

循著這些先人的足跡,數百年後的1921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地質系碩士畢業的學生謝家榮到河西走廊西部的玉門一帶進行油田地質調查。

河西走廊-寶藏

這裡早已沒有了昔日絲綢之路的繁華,荒僻清冷,調查往來只能藉助毛驢。耗時半年,《

甘肅玉門石油報告》完成。

河西走廊-寶藏

只是,當時軍閥混戰下的中國根本無暇顧及,直到16年後。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港口被日軍封鎖,國民政府不得不開始在國內尋找石油資源。

同年夏,孫建初帶隊來到玉門尋找石油。

他建議以

老君廟為中心,施工鑽探。

河西走廊-寶藏

1939年3月,被人們稱為“老一井”的玉門油礦第一口油井由孫建初主持啟動。

8月11日,老君廟一號油井油流噴湧而出,中國石油工業正式開啟。

河西走廊-寶藏


-2-

1949年6月,彭德懷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進入中國西部,準備解放西北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四省。

毛澤東曾指示說:“希望本年年底能解決甘青寧三省並直達甘涼肅三州,取得油源。”

這裡的“油源”指的便是玉門一帶的油礦。

河西走廊-寶藏

至玉門解放,這裡共產原油50萬噸,佔當時國內石油產量的90%以上。

1950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制定的西北區三年計劃中,提出將西北建成國防和工業基地。

一年後,西北局寫給中共中央的信中寫到:“經過一年來石油地質的勘測,現已就甘肅河西走廊地區詳測了十一個儲油構造,其儲量約有二億五千萬噸。”

河西走廊-寶藏

此外,信中還提出了詳細開採計劃,並建議在蘭州建煉油廠。

第二年,毛澤東簽發命令,將解放軍19軍57師改編為“石油工程第一師”。

河西走廊-寶藏

1952年末,玉門油田和蘭州煉油廠列入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

五年後,新中國第一個石油工業基地在玉門建成。

河西走廊-寶藏


-3-

隨著工業的發展,大量的鋼鐵資源也成為重中之重。

1955年夏,西北地質局派出兩個分隊進入祁連山。

河西走廊-寶藏

年僅21歲的西北大學地質系畢業生秦士偉帶領小組冒著嚴寒和給養中斷的危險深入祁連山,在幾乎彈盡糧絕時繼續尋找,終於在一個叫樺樹溝的山岩發現了鐵礦露頭帶。

兩個月後的12月份,甘肅省政府正式將樺樹溝命名為“鏡鐵山”。

河西走廊-寶藏

隨後,地質隊火速開赴礦區,山勢陡峭,風雪瀰漫,危險重重,先後有11名年輕的隊員獻出生命。

河西走廊-寶藏

1958年,國家冶金部在酒泉以西22公里確定了酒泉鋼鐵廠的選址。

1965年後,一座因鐵礦興起的現代工業城市在河西走廊誕生,因靠近嘉峪關,故命名-嘉峪關市。


-4-

而這片土地的資源遠不止這些。

1958年,祁連山地質隊一隊隊長湯中立接到了老鄉送來的一塊泛綠的石頭-孔雀石。

河西走廊-寶藏

湯中立和同事立刻驅車前往勘查,並繪製了地質草圖。

地質部總工程師陳鑫在看到這塊礦石後做出指示-化驗礦石中是否含鎳元素。

鎳元素廣泛用於雷達、航空、導彈、原子堆等軍工製造,而中國一直都被視為“貧鎳國”。

河西走廊-寶藏

1965年,“金川鎳礦”的第一、三、四礦區被證實鎳資源規模有限。

此時的勘探者們面臨著抉擇。

主持二礦區找礦的湯中立頂著巨大的風險,一再更改530米的原定深度,並更換了一臺千米鑽機,終於找到了厚度達358米的鎳礦礦體。

河西走廊-寶藏

之後,一座中外聞名的有色冶金工業基地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1981年,國務院決定正式設立金昌市,鎳都金昌自此崛起。


-5-

河西走廊給予這片土地上人們的饋贈遠沒結束。

1952年天水到蘭州的鐵路通車。

河西走廊-寶藏

1962年,蘭新鐵路全線竣工。

1990年,東起連雲港,西至鹿特丹的歐亞大陸橋穿過河西走廊,全線貫通。

2014年,蘭新高鐵全線通車。

除此之外,2000年,西氣東輸工程正式啟動。

千年之後,河西走廊依然在發揮著它的通道作用。

河西走廊-寶藏


-6-

如今,人們可以依靠技術的進步,自由穿越河西,或者俯瞰整條走廊。

入眼處,是否還有不負使命的使者,追擊匈奴的少年,亦或者不忘傳承的學者,固守信仰的僧人,還有那些載入史冊的君主,未見經傳的匠人,他們在自己的時代意氣風發,然後又迅速淹沒了下一個時代的精彩紛呈。

這片土地上的人來人往紛至沓來,踏出了這條廣闊的通路,也踩出了千年的歷史。

或悲或喜,或盛或衰,對於這條千年古路都只是一瞬。

繁華過眼,馬幫與駝隊的鈴聲彷彿還在耳邊,只是一切都成了歷史,成了書頁上文字裡的鮮活與冰冷。

時光流轉,絲路上的傳說卻仍在繼續。

2013年11月,“一帶一路”寫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

這條跨越千年的古道,戰略地位越發凸顯,意氣飛揚。


-題外話-

《河西走廊》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和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一部紀錄片,本片以時間為線索,梳理了漢代至新中國的河西走廊歷史。

從初識西域到現代工業崛起,再現歷史,時代跨越兩漢、三國、魏晉、隋、唐、元、明、清和新中國,跨度達2000餘年。

本期內容,為《河西走廊》第十集--寶藏,至此,《河西走廊》系列紀錄片共十集內容已全部更完。

其他期內容歡迎點擊作者觀看,感興趣的同學歡迎搜索原片觀看。


河西走廊-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