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陽關故人來——觀紀錄片《河西走廊》有感

最近,無意間發現了紀錄片《河西走廊》,由於網友的牆裂推薦和豆瓣的高評分,抱著好奇的心態點開了第一集,誰知一發不收拾,一直追完了全集。


西出陽關故人來——觀紀錄片《河西走廊》有感


《河西走廊》是由甘肅省委宣傳部推出的一部專題紀錄片,總共十集,每集一個主題,分別為使者、通道、驛站、根脈、造像、絲路、敦煌、會盟、蒼生、寶藏。一看主題名稱,就引人遐想,在這些高度凝鍊的詞語裡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我一邊看一邊尋找答案。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追完全集後,我發自內心地喜歡上了這部紀錄片,它填補了認知的盲區,使我重新認識了那些一直重複出現在腦海中的名詞:河西四郡、涼州、石窟……

首先談一談,這部紀錄片讓我驚豔和讚歎的地方。

一是結構合理,文案精美。每一集約45分鐘左右,每集開頭用2分鐘左右的時間講述一個小故事,它的作用是引出本集的主題,提出問題,吸引觀眾在觀看過程中尋找答案。這就像教師在講授每節新課前,會用一個導入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投入到這節課中。在每集主題的講述中,會將開頭的小故事融入到事件的發展中,解開觀眾心頭的疑惑,使觀眾產生豁然開朗的舒適感,同時理解編劇的良苦用心。編劇選材以小見大,確實花了心思。比如在驛站一集中,以一天清晨,敦煌一處驛站懸泉置長官收到一封緊急公文為楔子,講述了漢朝郵政信息系統的發展情況。

每集圍繞主題選取的史料具有說服力,主題突出,主要以河西走廊上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來進行講述,但絕不是泛泛的宏大敘事,還糅合許多歷史的細節,比如通過重現歷史人物決策的場景,使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人物內心的糾結與矛盾,理解那些曾經出現在書本中臉譜化的歷史人物,拉近觀眾與歷史的距離。

每集文案的撰寫富有節奏,伴隨著氣勢磅礴又婉轉悠揚的主題曲,講解詞充滿了音律美,再配上河西走廊開闊的自然風光,和蒼涼的歷史建築,給人以美的享受。比如最後一集的結尾詞:“兩千年前,張騫義無反顧踏上了西去的探索征程,才有了一個帝國沿著河西走廊金戈鐵馬的生動歲月,和這條通道日後的別開生面。從走廊東西兩端,同時走來的學者和僧人,攜帶著古老的典籍和經書,穿越亂世動盪的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伴隨鏡頭一幕幕閃現的張騫、漢武帝、衛青、霍去病、常惠、郭荷、郭瑀、劉昞、鳩摩羅什、薩班、畫工等人物,觀眾發自內心地感嘆歷史人物對這片土地做出的貢獻,體會到河西走廊開發和建設的艱辛。


西出陽關故人來——觀紀錄片《河西走廊》有感

丹霞地貌


片中運用了大量的歷史地圖,相比於印刷的靜態地圖,這些動態的歷史地圖確實讓人更易於理解地域發展的演化過程,這就是紀錄片的優勢。所以我們在查閱史料時,也可以輔助一些紀錄片來幫助我們瞭解歷史事件,以此加深對歷史發展的整體框架印象。


西出陽關故人來——觀紀錄片《河西走廊》有感

河西四郡

二是事件與人物的有機結合。毫無疑問,人是歷史事件中最鮮活的因素,當生硬地將那些冰冷冷的年號、姓名、地名等符號擺在我們面前時,我們不會為之打動,也無法激起對歷史人物命運的擔憂,和對地域變遷的情感。《河西走廊》很好地處理了事件與人物的關係,比如在我最喜歡的使者和通道兩集中,張騫帶著漢武帝的囑託,懷著心中的信念,死裡逃生,歷經磨難,花費十餘年,最終回到長安時,潸然淚下,手握節杖,跪倒在長安城外,觀眾情不自禁地一同落淚,觀眾在這些人物細節和導演營造的氣氛中深深體會到“鑿空“的不易,衷心地讚歎張騫的冒險精神,以及他對河西走廊經營的探索作用,這比板著臉說教更能打動人心。

片中所出現的人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根脈一集中,為了說明儒學在河西走廊傳承發展的歷史,選取了河西大儒郭荷、郭瑀、劉昞師徒三代的故事。為了在動盪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傳承儒學的根脈,三代人將智慧與心血播灑在祁連山中,篳路藍縷,創辦私學,開鑿石窟,廣收學子,三代人既有出世的超脫又有入世的勇氣,被迫或主動地選取輔佐河西走廊區域執政者,擔任官職,將畢生所學化為治國理政的措施,他們是儒家君子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實踐者。故事當中,郭荷不為權貴所動,郭瑀為師守孝,劉昞潛心治學,他們身上所閃現出的君子人格,使觀眾感受到了儒學在河西走廊的傳承力量。話說這一集裡出現了一個地名——臨松薤谷,光聽名字就很美,貌似世外桃源的地方,以前怎麼沒聽說過呢。

三是歷史的客觀與文學的想象自然融合。為了避免教科書式的枯燥,紀錄片借鑑了歷史小說的手法,在歷史骨骼的基礎上,發揮文學的想象,補充了人物塑造的血肉,這些細節的添加並不是天馬行空的,是符合此情此景的。比如,敦煌一集中,畫匠李工的故事並沒有在歷史典籍中留下隻言片語,甚至他連名字都不為人所知,他其實是創造敦煌壁畫的千萬畫匠的縮影,編劇依據唐朝疏通絲綢之路的歷史背景,創造了他的故事,以此來說明第220窟精美絕倫的壁畫是如何誕生的。從側面也反映出了唐朝藝術家的高超技巧,連一名長安的普通畫匠都能創造出驚豔后世的壁畫作品,那麼像閻立本這樣的名家該有多麼令人驚歎的技藝。正是由於有像李工這樣千千萬萬的畫匠辛勤耕耘,才有了敦煌壁畫這座藝術史上的里程碑。

接下來,我也想說說此片個別可以改進的地方。

一是同一類歷史事件分散在不同的篇章中,容易使觀眾思路混淆。以造像和敦煌兩集為例,兩集都表述了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開鑿石窟之風興起的事件,都存在壁畫的元素,但卻以此支撐兩個不同的論點:一是佛教向東亞傳播的影響,二是敦煌石窟壁畫的意義。一個側重雕塑,一個側重繪畫,是否可以蒐集更豐富的素材來分別支撐兩個主題呢,畢竟重複的元素較多的話,主題區分度有所降低。

二是細節可以改進一些。我個人比較喜歡此片的主題曲,作曲者好像是一位西方人,主題曲大氣恢弘,為紀錄片增色不少,特別適合表現河西走廊雄渾的自然風光,但當鏡頭拉近,聚集人物和場景細節時,主題曲就不太合適。作為一共十集的紀錄片,除了主題曲外,其實可以考慮出幾段適合不同場景的插曲,以強調和烘托氣氛。

三是歷史事件介紹的時間先後順序上進一步把握。這是比較小的細節,如果不注意看字幕的話,容易忽略,好在文案邏輯清晰,對內容理解不造成障礙。另外,在個別情節上挖的坑,最後沒有填回去,讓強迫症患者難受,比如在會盟一集中,蒙古為穿過大理進攻南宋,先派騎兵進入吐蕃,但軍隊在拉薩駐留近兩年的時間裡,沒有任何的軍事行動,原因是啥呀,全集完了也沒介紹。

最後,通過這部片子,我們可以瞭解河西走廊的歷史淵源和戰略意義,這是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紀錄片,感謝製作團隊的誠意與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