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進入虧損期,養豬戶如何才能保本?

最近幾個月養殖圈討論最多的無非就是養豬了,因為養豬業從今年開始,已經逐漸走下坡路,生豬在市場的供求已經過剩,特別是一些小型養殖場,這邊還在發愁豬價的下跌,那邊又要根據環保要求整改,或者需要關閉養殖場,基本很難熬過這個“冬天”。

但是對於目前的狀況,很多養殖戶雖然已認識到一個較長的下跌週期即將到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期待值下跌後的上漲,所以很多養殖戶還是存欄等著價格回暖。

最近一次豬價的虧損週期是在2014年,基本在經過了一年的下跌週期後,2015年開始回暖進入盈利期,這一輪的豬價盈利週期還是比較長的,基本是到2017年底。這兩年的養豬戶基本都還是賺到了錢的。

那麼面對這一輪的豬價下跌,養豬戶們該如何應對呢?如何把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

大企業大集團旗下的養豬場,由於它們有充足的資金實力,完整的產業鏈,所以可能會不會在乎一時一季的虧損。但我們小散和中等規模的個體戶就不一樣了。大多數都是自己半生的積蓄。是自己的全部家當。經不起持續低價的折騰。窮則思變,變則通。所以我們要轉變一下思路了。不能再只做傳統的自繁自養任人宰割的模式了。

1、此輪豬價的下跌週期有多長,目前也不好說,如果養殖戶的存欄量過大,風險肯定會大,所以,不應該太過於期待價格回暖而去持續壓欄,特別是一些流動資金不是非常充裕的養殖場,應該保持理性的出欄節奏,切勿過度壓欄等價,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2、如果是小型家庭養豬場,因目前環保要求比較嚴格,可以嘗試把目前手頭上的生豬銷售出去,暫時觀望市場,不要再加大生豬養殖的投入,等到以後市場回暖再做打算。

這裡最後再說下存欄帶來的風險,如果存欄過多,那麼消耗的飼料比原來還多,這樣養是不划算的,相當於我們給飼料廠打工了。所以該出欄的時候就出欄,永遠保持最穩定的豬場,這樣你養著也不累,也能最大程度降低風險,在市場價格好的時候,才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