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王台是雄蜂王台?

劉Free

在前面的文章中蜂部落說到了雄蜂王臺一詞,雖然這種王臺在很多資料中幾乎沒有介紹,但是在養殖過程中的確存在這樣的王臺,那麼我們如何判斷一個蜂群中是否存在雄蜂王臺?發現了雄蜂王臺我們又如何來處理呢?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分享關於雄蜂王臺的一些處理方法,希望對我們養蜂的朋友有幫助。

什麼是雄蜂王臺?這個概念在資料中是沒有介紹的,大多以一個蜂群正常發展來進行介紹,所以在幾乎所有的養蜂書籍中說到的王臺都默認為正常王臺,但是對於蜂群病態發展的王臺研究幾乎沒有。蜂部落在實際養殖過程中發現,當我們的蜂群出現工蜂產卵的時候,工蜂會將工蜂卵移入王臺中像蜂王一樣培育,但是我們都知道,工蜂卵是孤雌生殖,也就是說工蜂卵是不可能培育出我們想要的蜂王的,如果工蜂產卵後培育了王臺,這樣的王臺蜂部落把它叫做雄蜂王臺。

那麼我們怎麼發現雄蜂王臺呢?首先是判斷我們的蜂群失王,當我們的蜂群失王以後我們要檢查蜂群情況,看看蜂群中是不是還有卵、蟲脾這些存在,一般有這些存在蜂群中是不會出現雄蜂王臺的。如果沒有這些,也就是說整個蜂群中不存在幼蟲、卵,在這種情況下接下來會發生的就是工蜂產卵,因為我們很多新養蜂的朋友分不清工蜂卵與蜂王卵,認為蜂群中還存在幼蟲,於是忽略了蜂群的管理,在長時間沒有蜂卵的情況下,工蜂會將自己的卵當成蜂王來培育,建造出雄蜂王臺。

記得當時蜂部落觀察到這種王臺與正常王臺不一樣,主要體現在不規則,同時有幾個王臺出現,王臺發黑,不管怎麼等就是不會出房,而且蜂群中蜜蜂數量大大減少,工蜂出現黑漆漆的幾個,行動遲緩,雄蜂數量多,行動緩慢,看起來奄奄一息。蜂部落曾經對蜂群進行過檢查,蜂群在失王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幼蟲,在這種情況下工蜂建造的只能是雄蜂王臺了。

除了工蜂產卵,另外一種原因也可能出現雄蜂王臺,那就是處女王產卵。處女王產卵同屬孤雌生殖,所以在處女王產卵以後我們的蜂群中的工蜂如果改造王臺,這樣的王臺也可能是雄蜂王臺。那麼我們如何來預防這種情況發生呢?

針對於工蜂產卵的情況,當我們發現蜂群失王的時候最好急造介王,檢查蜂群中是否還擁有真正的幼蟲,或者借脾獎勵工蜂讓蜂群產生急造王都比雄蜂產卵要強,當然,我們能夠急造的介入人工王就再好不過了。

對於處女王產卵,這也是我們應該重視的,因為處女王產卵後整個蜂群我們很難看出來出現了異常,當我們發現的時候整個蜂群已經出現了大量雄蜂,在一個蜂群中這些雄蜂是沒有任何作用的,所以我們在發現蜂群中雄蜂大量增多的時候要注意觀察蜂王,如果蜂王是經過交尾的,蜂王的腹部會變大,行動穩重,整個蜂群中雄蜂比例很小,但是沒有經過交尾的處女王沒有這樣的現象,而且存在蜜蜂採蜜積極性下降,工蜂老蜂增多,雄蜂大量出現,當我們發現這些情況的時候就可以基本上判斷為處女王產卵,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也只能更換處女王,介入產卵網,同時為了蜂群快速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從其它蜂群借脾的方法來增加蜂群的積極性,讓蜂群快速恢復。


蜂部落

我是專業養殖蜜蜂的,有20幾年的養殖技術,無論是土法養殖還是活框養殖,甚至野生養殖都得心應手。

說到雄蜂王臺,相信很多人沒聽過,見過的人就更加不可能的。蜂王臺都是蜜蜂在需要的時候才造,然後蜂王在裡面產卵,工蜂會一直喂蜂王漿直到變成封蓋的王臺等到出臺為止一直有蜜蜂保護。下面封蓋比較高的就是雄蜂蛹,明顯差別很大。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蜂群失去蜂王的時候,蜜蜂會選擇一些最合適的卵或者幼蟲改造成蜂王臺,一般改成的蜂王臺跟一些分蜂群的蜂王數量差不多。至於擔心雄蜂王臺是不可能的,從王臺的現在分佈就看得出來想被改成王臺不是那麼隨便的。


最後還有就是在工蜂產卵的蜂群,工蜂的卵都出來是雄蜂,為什麼沒有被改成王臺就是很好的證明,雖然工蜂產卵了也有一些王臺,但是看起來都是一些王臺基礎而已,不會再繼續加高成王臺。


蜂果生態園

蜜蜂養殖在我國有著龐大的群體,其中南方多以飼養中蜂為主,而北方多以飼養意蜂為主,現在的養殖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箱式養殖,一種是傳統方法的木桶式養殖。


蜜蜂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檢查蜂群多發生在箱式養殖上。對於題主的這個問題,雄風王臺,是不存在的,王臺只有一種,那就是個體較大的蜂王臺,在蜜蜂繁殖中,出現蜂王臺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然情況下產生的王臺,這種王臺多分佈在蜂脾的下部,側邊有時也會有分部。另一種是急造王臺,急造王臺多發生在蜂群失王的情況下,這種情況蜜蜂製造王臺,全脾各個部分均可能發生,所以在蜂群發現有隨意製造王臺的現象,基本上就可以確定蜂群失王。



受題面限制,題主也有可能是想問的是雄蜂房如何分辨?一個蜂群中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組成,雄蜂不採蜜,不參加任何的工作,只負責與蜂王交尾。但正常情況下,受養殖規模限制,只需要很少的雄蜂即可滿足需求,其餘的消耗大量的蜂蜜,一點兒用處都沒有,所以在我們日常管理過程中,除了個別的蜂群保留一部分雄蜂外,其餘的要全部去除,這是我們日常在管理蜂群中主要的工作之一,割除雄蜂房。

雄蜂房一般多分佈在蜂脾的上部,下部或兩邊,它的發生和巢礎片在安裝時有很大的關係,蜂蠟有熱脹冷縮的特點,如果我們在安裝時不注意保留足夠的伸縮空間,就會在放入蜂群后由於受熱,引起巢礎片起鼓,蜜蜂在修建蜂巢的時候,就會造成很多大 的蜂房,蜂王產卵後就會孵化出雄蜂。所以我在我們安裝時,要注意在下部和左右 留1cm左右的空間,這樣即使它再伸縮也不會因頂到脾框,而引起巢礎片變形,

對於雄蜂房的分辨,還是比較容易的,它的特點是成片,工蜂的蜂房封蓋後是和脾一平的,而雄蜂房封蓋後要高出巢礎一塊,它和蜂王臺最大區別是,蜂王臺是單個的或兩三個在一起,而蜂王臺要比雄蜂房大的多,還有一點就是雄蜂和工蜂封蓋後都是和蜂巢一平的,而蜂王臺封蓋後是向下的。

統一回復一下質疑。對於這個問題確實是本人的錯,在這裡和大家說聲對不起了。看到回覆才明白大家說的雄蜂王臺是怎麼回事。木桶式養蜂由於受限制,多由蜜蜂自己繁殖,沒有人工干預,養蜂是最省力氣的一種。活框式養蜂由於查看方便,多幾天檢查一次,檢查包括,查看蜂王,去雄,去王臺,飼料量,花粉量,蜂王產卵情況,增減蜂脾等等,檢查週期一般分為3-5-7天一遍,一般根據養殖數量來安排檢查天數,為了減輕勞動強度,多是分批式檢查,比如100箱蜜蜂,分成三批或五批,每天檢查20~33箱。這種方式雖然勞累,但蜜蜂有什麼情況會第一時間發現,作為一個老養蜂員,工產基本上不會發生,我從97年養蜂到現在20多年,還是今天才知道有雄蜂臺,回答的問題不準確,再次說聲抱歉。以上回答可以避免雄蜂脾的發生,所以還是有作用的。


農事一鍋燴

從以上蜂友的論術我發表一點看法共同研究,我記得在八十年代中國養蜂研究所發表過一次叫《沒有父親的蜂王不知是第幾期,此雜誌我已不存在了

,居體內容記不請了,請蜂友們查找一下還可到北爾農科所查實,但我用了4年用雄蜂培育蜂王都失敗了,

一是不到封蓋幼蟲就被拉出來了,二是

育二十個臺有幾個封蓋,封蓋後2一3天就被工蜂咬破,三是大部分脫漿,今年也沒有成功。待續


用戶88402220552

雄蜂王臺是確實存在,但非常少見,一般出現工蜂產卵群或未受精蜂王所產的卵改造成的王臺,有養蜂經驗的蜂友出現上術情況前都已經處理了。所以很少發生雄蜂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