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穷六绝,港股何时“翻身”?

红刊财经 特约作者 温钢城

香港股市行情持续惨淡。自今年1月26日创下了33484点至今,恒生指数已经下跌10%。按照五穷、六绝、七翻身的股市“定律”,进入7月份,恒生指数似乎该有些好转的可能性了。不过,面对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似了未了、人民币持续贬值、新兴市场国家遭遇资金流出等诸多不利因素,港股市场在今年7月还能继续“翻身”吗?

七月“翻身”?

股市中有句老话,五穷、六绝、七翻身,意指每年的5月和6月股市跌多升少,但7月却普遍能够出现反弹行情。回顾历史统计数据,近20年以来,恒生指数于在月份的上升机会达到7成;尤其是近10年以来,除了2015年的7月份出现了6.15%的跌幅之外,其余9个年份的7月,恒指都能以升报收。

然而,今年的市场环境与2011和2015年的情况非常相似——2011年,美国被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同时出现欧债危机问题;2015年则因内地股市出现股灾致使港股遭遇下挫。而当下,香港股市同样面临着众多难题:

1,美国政府7月6日将向中国涉及500亿美元的产品征收关税,如果中国政府采取反击行动,特朗普扬言称将征收关税产品加码至千亿规模予以应对;

2,离岸人民币贬值,或对金融、地产、航空、纸业股产生不利;

3,资金仍持续流出新兴市场,仅今年上半年,流出台湾、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印度和泰国等地的资金,累计便高达190亿美元;

……

相比之下,利好因素却是凤毛麟角,只有于7月5日开始实施的定向降准对于增加内地市场的流动性有利。这同时也意味着,就算恒生指数7月份能够录得反弹,但要回补30012点至30259点周线图上的突破性下跌缺口,其难度无异于登天。

事实上,AH两地市场目前已经弥漫着熊市的气息。上证综指与恒生国企指数不仅双双都已失守俗称“牛熊线分界线”的250天均线,两指数也已经从高位下跌了20%——技术上已确认处于熊市阶段,这也意味股价要降低至更低处才值得入市。

“寻底”港股市场

怎样才能决定入市时机?可以以估值高低作为入市的衡量准则。例如,市场早前能够接受教育股高达30多倍的市盈率,因此,未来教育股的入市时机可能要调低至20倍左右。

如果从恒生指数的角度考虑,当指数处于33484点高位时,市盈率触及至14.5倍,回落到目前28356点位置的市盈率,只有11.3倍。通过回顾2012-2015年期间的“牛皮闷市”,其中的大部份时间市盈率也都只处于8-13倍之间。其中,9成的时间介于9-12倍,以钟摆形式上下徘徊。

此外,参考最近两次短暂熊市,即2015年和2011年的两次。两次熊市的持续实践都大约为1年。2015年时的熊市,恒生指数由28588点跌至18278点,跌幅约1/3;2011年则由24988点回调至16170点,跌幅同样也是1/3。

因此,如果乐观地预期此次港股回调只是小熊市,当下的回调低吸目标理应在23000点左右。当然,最终如果发展至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般的系统性风险,或许港股市场会再多低位盘整两年。如果真的发生如此非理性的现象,可以肯定,届时中美两国的贸易问题一定发展至一团糟的水平,这种情况一定是大家所不愿见到的。

(作者系中投傲扬精选基金基金经理)

附表:恒生指数过去20年7月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