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你和你爸的,是你妈

往往这一点,

容易被我们忽视。

值得拿出来说,是因为它有意无意地——

站在母亲的视角,旁观了日常家庭里的父子关系。

而探讨“父子关系”,比探讨“父女关系”,在过往我们看到的广告片里,往往是要显得重那么一点点的。

因为几乎每个男性来到这世间,在他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面临如何经营“父子关系”。

甚至,这种关系,还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小时候,儿子可能视父亲为偶像;

叛逆期,儿子可能视父亲为“敌人”;

成人后,儿子开始想要家庭里的话语权;

成家后,有了自己的孩子,才开始渐渐懂得,当初父亲为什么要强加给自己身上的一些想法。

只是,等到在心理和情感上主动与父亲达成和解后,时间……也已经过去了,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但泸州老窖这一支看下来,整体还算是比较轻快。

它没有费尽心机编造一个戳你胸口的故事,而是让情感,透过妈妈们描述的父子之间琐碎的生活细节,流淌开来。

比如儿子打来电话父亲不好意思接,一起看场球赛明明看不懂又假装能看懂,送孩子去军营前面对儿子的军礼不知道如何表达……

这些真实的细节里,都站着一个个典型的中国父亲。

这些细节也会在无形中,让看这支短片的人,想到自己和父亲曾经相处的或是对峙、或是借酒才能打开话匣子的时光。

而妈妈们在父亲和儿子中间,扮演的“传话”角色,也像是酒一样,是父子之间交流的媒介,两人关系和解的桥梁。

她才是那个,最懂你爸和你的人。

短片在最后,泸州老窖也借妈妈们的心愿,提醒看的人,父亲节送什么礼物不重要。

那些和家人一起坐下来聊聊家常,絮絮叨叨,喝上两杯,相处陪伴过的时间,才是好礼物。

送老爸一把剃须刀?

也许不如陪老爸喝酒听他絮叨絮叨。

送老爸一部新手机?

也许不如陪老爸一起下盘棋。

送老爸一件新衣?

也许不如陪老爸一起跑跑步。

送老爸一条新领带?

也许不如陪老爸一起去买菜。

另外,泸州老窖还设计了一组看上去也很轻的图漫,用“再说吧”这样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发想出了一个父女之间的日常小反转。

最后,想问的是:

不知道在你眼里,什么样的父子关系,是最理想的?

你若问我,那一定是藏在这样一个瞬间里:

1994年12月17日,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的「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上,何勇现场演唱《钟鼓楼》的时候,请来自己的父亲弹奏三弦。

前奏响起,何勇向台下的观众介绍:

“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亲。”

然后他转过身,走到父亲跟前,微微地鞠上了一躬。

之后,父子同台,奉献的这场演出,在时光中留下的影像,成为经典,永不谢幕。

而在何勇那一句“三弦演奏,何玉生,我的父亲”里,仿佛能读到——

曾经有多少的叛逆,那一刻,就有多少的温情。

时间如酒。

到头来,能记住的,值得回味的,往往也会是这样的动人瞬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