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救不了施暴者|从悍妻碾压丈夫事件解读家暴|心理咨询

图文 | 心之爱/新雨流泉 (本订阅号第310篇原创文章)

上周一则《悍妻开车撞飞、酒瓶砸头、菜刀劈头老公》的社会新闻将家庭暴力话题再次带到公众视野,也颠覆了家庭暴力“专属”男性的刻板印象。这则新闻报道:去年10月,江苏常州小两口在私家车上吵架,丈夫小朱在十字路口下车,被妻子何某调转车头当场撞倒在地,造成左锁骨骨折,右跟骨粉碎性骨折。案发后,小朱向警察倾吐了十年来被何某家暴的历史:拳脚相加、酒瓶砸头、刀捅胸口……忍无可忍的他最终提出离婚诉讼。法院解除了小朱与何某的婚姻关系,并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何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6个月。网民纷纷围观,有人戏谑道:“我佩服的不是他命够大,而他的人够贱,谋杀般的暴力能扛十年真是奇葩!”

为何一直未摆脱家庭暴力?已是两家公司小老板的小朱给出的解释是,他是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妻子脾气不好,忍忍就算了,家丑不可外扬。事实上,家暴现象在中国乃至全球并不鲜见,只不过施暴者更多是男性,而家暴的形式也比老百姓想象的复杂得多,大批家暴受害者无法迈出离婚的一步既有文化因素,又有个体的心理动因,若不对此有个清醒的认知便很难摆脱受害者角色。

中国妇联一项最新的调查表明,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30%存在家庭暴力,施暴者九成是男性;发生在夫妻间的家暴,受害者85%以上是妇女;每年有10万个家庭因此而解体。很多人误会以为只有身体暴力方可称为家庭暴力,然而在法律上,从侮辱、咒骂到掌掴、拳打脚踢、纵火泄愤等都属于家庭暴力范畴。长期的心理攻击,比如对伴侣的尖叫、讽刺和威胁等都难逃家庭暴力之嫌。为何家暴的危害似乎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家暴的悲剧又总是不断上演呢?

很多家暴受害者总会以脾气急躁、心眼不坏来合理化伴侣的家暴行为,对伴侣改邪归正带有盲目的期待。然而,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因琐事长期出现对伴侣情绪失控、侮辱、掌掴等现象,这就绝不是用一句“情绪不好、脾气急躁”搪塞得了的。毫不讳言,如果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说,施暴者很可能达到《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间歇性暴怒障碍”的诊断标准,间歇性暴怒障碍代表一种无法控制攻击性冲动的反复的行为爆发。它的核心特征是“当主观经历那些通常不会导致攻击爆发的挑衅时(即心理社会应激),作为对它的反应,个体无法控制冲动性攻击行为。攻击性爆发通常是冲动性的和/或基于愤怒的,而非事先策划的。”这一种无恶意动机的冲动控制障碍,若不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只靠伴侣之间的沟通和善意、诚意几乎不可能达到自愈的目的。

家庭暴力最广泛和最典型的形式是亲密恐吓,即伴侣一方把暴力作为控制和压迫对方的工具。恐吓伴侣的人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人相当笨拙可怜,他们采取的暴力和伤害威胁只是防止伴侣离开自己的拙劣手段。例如,一个无能的丈夫,长相、收入都比不上妻子,他常常会自尊调节失衡,嫉妒妻子,怀疑妻子红杏出墙,对妻子进行身体伤害、社交控制等,以迫使妻子保持忠贞。自惭形秽的他经常会在言语上频繁地侮辱伴侣的长相、智力(这和他内心的想法相矛盾)和自我尊严。这类人多有偏执型人格特质或偏执型人格障碍,他们的内心充满恐惧和羞耻。

另一类人更加恶毒,他们反社会或相当自恋,暴力只是他们用来达成心愿的另一个工具而已。正如南希·麦克威廉斯所描绘的,“反社会型人格特质心理的精髓具有‘战胜他人’或有意操纵他人的固有观念。”他们自认为强大无敌、对他人冷漠无情、逃避责任,对伴侣施暴的人辩称只是“闹矛盾”,“只是情绪有点失控”。他们一贯地表现出不负责任,重复性地不坚持工作或不履行经济义务。例如,不抚养未成年子女和赡养老人等,他会给人只顾自我享受,不顾他人死活的印象。进行亲密恐吓的男性往往目睹了父母之间的暴力冲突,成长于教导传统性别角色的家庭,他们若出身严重的男尊女卑家庭,对女性则相当轻视和仇恨,把女性当做满足和娱乐的工具,而相濡以沫、不忍怜悯几乎在他们心里没有位置。

不少家暴受害者吃尽苦头,可是离开施暴者后又回到他们身边,她们给亲朋的强烈观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里不乏经济不能独立者、担心人老珠黄,难再嫁者、为了孩子维持家庭完整者、父母强逼不能离婚者、离婚丢人没有面子者。

有一种最不容易察觉的回到施暴者身边的自虐者,他们离不开施暴者源于潜意识里的强迫性满足。这类人若不考察原生家庭和个人成长史,不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势必会和施暴者形成“合谋”。

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具有重复倾向。弗洛伊德起初将这类行为称为强迫性重复。那些童年期饱受痛苦的人往往成年后依然命运多舛。他们遭遇的挫折与童年时期惊人地相似。如果个体在童年遭遇令人恐惧、饱受虐待,那么便会有这样的心理动机——重现挫败情景,然后重新努力适应和掌控。如果一个女孩在受虐待和忽视的家庭中长大,他有一个暴力和无情的父亲,那么在她的潜意识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即亲近以获得父亲的爱或改造拯救父亲,然后她就会莫名其妙地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这就是受虐者的“圣母”情结,她们对维持和改善暴力关系抱有幻想,使得施暴者得寸进尺。

总之,要走出家暴恶性循环,受害者除要克服文化压力(面子和孝道)、家庭系统压力(父母干涉)、自我生存的压力,还要知己知彼:知己在于解个人成长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心理治疗对此非常帮助;知彼在于了解伴侣暴力行为的严重程度,需求心理和法律援助,对家暴严重的伴侣不要存在任何个人拯救的幻想。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