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团总经理王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五点建议

7月7日,2018 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开幕式在京举行。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炯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下面为发言节选:

在此我想和企业界与参与“一带一路”的企业提五点建议。

一是结合供给侧改革创新合作模式,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空间改变,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走出去的过程也要坚持供给侧改革的原则,要改变单纯以产品贸易和工程承包以建设为主的方式,坚持长期扎根、深根合作,以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管理、中国技术为导入,寻找与沿线国家合作的新机遇,改变过去单纯输出产能的模式,有意识地将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将产品服务从劳动力密集型向科技型进行转变;将市场营销从满足于当地市场需求向引领市场、创新需求转变。

二是充分利用开放金融资源优化投资方式,充分利用金融资金、亚洲基础设施银行、国家开放银行的开放性金融资源,并以为其先导和引领与所在国的金融机构一起共同打造产能结合的海外运营平台,要转变单打独斗、以我为主的思想,要积极寻找当地有深厚背景和专业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在股权上充分体现文化的相互理解,不是简单的按股权比例分享利益,而是要探索更加合理、包容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打造利益共同体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融合。

三是利用比较优势拓展发展思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人口红利和土地成本优势已经不再显现,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劳动力、土地、配套成本比较优势突出,要结合各国国情和转型发展需要,寻求个性化、差异化的合作发展模式,帮助对方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对拥有区位和政策的国家可以转化为港口贸易合作,对有优势的国家可以采用合作区、工业园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对某些领域以有限发展优势和潜力巨大的国家在现代农业、节能环保、智能指导进行合作,实时做好沟通对接促进民心相同。国家地缘政治的稳定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当中获得所在国政府和人民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坚持义利观加强与所在地方政府的沟通,尊重土地化的差异和规则,通过实现项目带动经济发展解决百姓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实现利益共享。让当地政府人员真正将我们视为可靠、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五是完善风险控制,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当中,机遇与风险并存,特别是沿线国的政治体制、经济环境、文化习俗却不同,给企业经营防范风险带来很大的挑战,要充分利用国际规则尊重所在国法律和政策要求,建立多纬度的风险评估体系,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自衡的科学决策体系,善于运用经济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商务谈判,明确责任义务,加强与当地商业协会等民间机构的沟通,通过合规、合法、合且的方式多措并举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