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城进行时:灵寿好人,道德模范风采

创城进行时:灵寿好人,道德模范风采

6月灵寿好人 梁瑞国

梁瑞国,男,31岁,灵寿县北洼乡西孙楼村村民。小时候,他患上眼疾,几乎倾家荡产也未能治愈。15岁时,他双目失明。

彩色世界在生命里消失之后,他便离开了课堂,在家帮衬着父母干农活。那些年,他也曾感叹命运不公,但也是那时候,他开始“用心”,因为他不想比别人过得差。

15岁失明之后,他的世界只剩下黑色。好强的他不愿成为年迈父母的累赘,所以他一直琢磨着干点儿啥,好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鸡生蛋蛋生鸡”,简单的一句话,突然给了他灵感,并演变成他的“生意经”。

每当听到大家讲一件事儿、一种技巧,他就会用心记住。比如,有老乡来他家提到了果树嫁接,他就会多问几句,“到底咋做?”乡亲走后,他就琢磨着在自己家的柿子树上尝试一下。

低矮的砖房小院,被高耸敞亮的新房簇拥,这个小院就是梁瑞国的家。小院两侧的墙角处,放置着一排排鸡笼,几棵或高或矮的果树打造出小院绿色的层次感。

梁瑞国的父亲梁法云指着一棵黑枣、柿子嫁接的果树说,“这是俺儿子种的,还有那桃子树,嫁接了三四个品种,结果有早有晚,整个夏天都有桃子吃。”他说,儿子就是爱琢磨。确实,养鸡也是梁瑞国琢磨出来的。六年前,他从电视上得知有人捡来十个山鸡蛋便走上致富路,就有点心动。

2010年春天,听说有个亲戚家养了山鸡,他便和母亲抱了一公一母回来,打算靠“鸡生蛋蛋生鸡”闯出一番天地。

如何把蛋孵化成鸡雏成了最大的难题。野山鸡基本不抱窝,梁瑞国让母亲花35元钱买来一只老母鸡,可老母鸡也不好好孵蛋,到最后,他决定自己来。

梁瑞国把家里一个电热毯拆了,剪裁成纸箱大小,用手摸索着,把一根根导热电线重新码对整齐。因为担心种蛋受热不均,他还找来一个塑料袋,把里面装上水,作为孵化“温床”,上面还铺上棉絮。孵化山鸡蛋需要保持在38℃左右,电热毯加热时间长了,温度会升高,拔了电源温度就会下降。怎么把握温度?这个问题对常人来说都很难,更别提盲人了。

最终,梁瑞国想出了法子。他把温度计放到水袋上,让父亲陪着,加热到38℃时,父亲就告诉他,赶紧拔了电源。但总不能让父亲一直守着吧?梁瑞国又想了法子,他拿起38℃的鸡蛋贴到眼睑上,靠感知努力记住这个温度,然后“解放”了父亲。

电热毯升温、降温太快,十几分钟就要充电、断电。梁瑞国手里攥个定时闹钟,十五分钟一响,他就拿起鸡蛋放到眼睑上“量量”温度,周而复始。

在梁瑞国的世界里,虽没有白天黑夜之分,但孵蛋的24天让他真正体验了一把“没日没夜”,睡眠被切成了无数个“十五分钟”。终于,八九个种蛋里,有两只小山鸡破壳而出,摸着湿乎乎的小鸡雏,他自己都笑出了声。

睡鸡舍老房喂水喂食用手指测量,原始孵化如此艰难,回想起来,梁瑞国叹气,“没技术、没设备,光靠自己瞎琢磨,也不事儿。”后来一段时间,他中断了“孵化”。

2010年下半年,梁瑞国到石家庄参加按摩培训班,结识了现在的妻子,也是盲人。同时,他还买到了“控温器”。转机,从此开始。高科技设备配合电热毯,孵化变得简单了。2012年年底时,他家里有了1000来只山鸡。慢慢地,他买了孵化机。使用设备,对于普通人来说很简单,按几下按钮就能搞定,可梁瑞国看不见,他需要父亲帮忙。按几下显示的是什么模式,他默数着记在心里,以后就独立操作。梁瑞国与家人住的房子距离鸡舍仅50米远。一条小胡同,他每天要走几十次。为了看守鸡雏和孵化设备,他晚上睡在鸡舍的老房子里,只有听到鸡叫和设备的嗡嗡声,心里才踏实。

每个鸡笼前面,都用铁丝吊着两个塑料槽,用于喂水喂食,这都是梁瑞国用塑料管、饮料瓶做的。对盲人来说,喂水、喂食不好掌握量。梁瑞国每次都把手指伸到水槽或食槽里,量一量。冬天,他的手指经常是通红的,严重的时候,手指冻裂挂着血丝。

赊账送鸡雏带领残疾朋友一起创业,就这样,梁瑞国艰难地走在创业路上,不少残疾人看到后,也向他打听。梁瑞国说,考虑到残疾人没啥劳动能力,日子过得都紧巴,便萌生了带着大伙一起搞山鸡养殖的想法。

现在,梁瑞国成立了养殖合作社,20多个残疾朋友从他这里领鸡雏回家养。很多时候,来领鸡雏的残疾朋友没有余钱,都是赊账,把鸡雏养大卖了钱,再来还鸡雏钱。梁瑞国手里也没啥钱,卖蛋的钱也都投入孵化,现在他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去年,梁瑞国唯一的孵化设备坏了,就摸索着自己做了一个孵化机,家里的电扇、电灯泡全用上了。

梁瑞国不仅为自己孵蛋,还帮其他残疾人免费孵蛋。今年,20来人集资数千元买了一台新设备,放在梁瑞国的鸡舍里,大家可以把种蛋带到他这里,一个月后,直接领走鸡雏。“他有技术,又是热心肠!”正定孔村的封立刚腿部有残疾,他跟着梁瑞国干了一年多,说起这个“能耐”小伙儿,他夸个不停。封立刚说,梁瑞国身体条件比他们都差,可他干得比谁都好,这给了很多残疾人很大的信心。

梁瑞国的父亲也说,他支持儿子搞养殖,更支持他帮扶其他残疾人,“他虽然看不见,但不比我这样看得见的人做得差。”

“身残志坚”这四个字用来形容那些身体残疾,却对生活充满希望,意志坚定的人。双目失明的梁瑞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然看不见,但心灵手巧,靠着几只山鸡走上了漫长的创业之路。这期间,也有数不清的困难,但他没有放弃,他说,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敬业奉献 道德模范 付金平

走进灵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仿佛走进了一座军营,事故案例图片与交通安全宣传展板整齐的陈列于门口两侧,院内警务公开的内容一目了然,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实话的停车标线统一醒目,车辆摆放有序。 提到灵寿县公安交警大队,就不得不提一位在整个灵寿县乃至在全市交警系统出了名的交警专题栏目《付大姐说交通》的主持人——付金平。现在在灵寿县不知领导干部的大有人在,不知道著名企业家的大有人在,但是不知道付大姐的几乎没有。

付大姐——付金平,1955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二级警督,现为灵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民警。她常说:“作为一名交通安全宣传民警,为了创建一个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辛苦一点,我不后悔。”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和情怀,她几十年如一日,将大队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办得有声有色。

要说付大姐不得不提一提她多舛的命运。那还要从三十年前说起。大学毕业后,付金平被分配到离家不远的一所学校任教,那时的付金平是一个20多岁年轻漂亮充满阳光的女人,能歌善舞,教学之外每每有文艺演出她都要唱上一段,跳上一段,在三里五乡是出了明的才女。在众多的追求者中,付金平选中了心仪的另一半。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甜美的。然而,命运的安排往往是嫉妒的,在付金平婚后的第四年丈夫突然患上脑膜炎,几经周折,留下了严重的肌肉萎缩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了,付金平坚强地扛起生活,除了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哺养两个孩子,还要按时上下班,用女人柔弱的肩膀支撑着自己的家。家庭生活上,为了减轻病魔对丈夫折磨的痛苦,付金平每天要用手帮丈夫排一次大便。为了丈夫的身体不因长期卧床生褥疮,每天要用温水给丈夫擦一次身体。工作上,付金平又是那么的要强,从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耽误过一次学生上课。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着,生活着。

1996年 ,时任灵寿县委书记的张静为灵寿交警题词的专题电视栏目《交警风采》开办在即。但出于一直没有合适的主持人,很长时间不能开播。这时经过别人推荐付金平担起了这一重担,在第一期栏目播出后,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从此付金平成了交警大队的一员。工作的变动更加激发了付金平的热情,在交通安全宣传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扎根农村

付金平出身农村,深知广大农村地区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重点,要想使交通安全宣传真正走进农家,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就要采取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在大队领导的支持下,她勇挑重担,组成了以自己为骨干的交通安全宣传队,先后提出多项强化交通安全宣传的建议,装备一辆宣传车,车上装有音响、影碟机、电影放映机、事故图板等交通安全宣传车开动了,流动宣传队下乡打起了游击,哪里逢集到哪里去,哪里人多到哪里去。宣传队晚上放电影,放光碟;白天展出图板,散发宣传材料。农民朋友非常喜欢看电影,她就多方收集宣传交通安全的各类影片组织放电影。每到一处,她亲自联系场地、电源,走街串巷张贴海报,挨家挨户通知。周围三村五社的乡亲不论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前来看电影、观演出,每场观众多达三五百人,宣传氛围空前高涨。而她忙里偷闲,挤时间到人群中发放宣传材料,还利用工作间隙深入到农民家中促膝谈心,宣传交通法规知识和安全常识。通过结对宣传,在许多村民家庭里,茶余饭后谈论交通安全已成为主要话题。付金平带领宣传队半年的时间,踏遍了全县15个乡镇,297个村,放电影百十余场,发放宣传材料18万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0余万人次。

深入学校

也许是自己的孩子从小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快乐童年,付金平十分喜爱孩子,每当看到孩子脸上天真灿烂的笑容,她内心的喜悦就直上眉梢。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道路交通的弱势群体,更是交通安全的重点保护对象。为了给孩子们创建交通安全绿色通道,付金平走遍了全县所有学校,检查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充分征求校方师生建议,在沿路的各学校门前安装了黄闪灯和大型反光警示牌,漆划了人行横道线,畅通了学生上学、放学绿色安全通道。为提高学生的交通法规知识和宣传意识,多年来,她主动与各中小学校联系,带领宣传队深入全县公路沿线的110余所中小学校进行宣传,为学生上安全课达180余课时。在距县城100余公里的新开小学的学校操场上,三九天里,她冒着摄氏零下10℃的严寒,给学生讲交通事故的危害、讲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在她的启发下,数百名学生明白了学法懂法的重要性,增强了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提高了交通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细致入微

付金平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一套交通安全宣传经验,她把“五进”工程、“牵手平安行”等宣传活动等与冬季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活动宣传、春运安全宣传、涉牌涉证、非法载人、客运超员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常抓不懈。每天深入到路面对执勤民警查出的违法驾驶人开展宣传教育。春运期间,她把宣传挂图和光盘送到客运单位和客运户手中。她随身携带着光盘,对长途客车、中巴车、村村通公共汽车等200余辆汽车逐一检查,发现哪一辆车上未播放光盘,就随时发给车主一张,并帮着播放。她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工作,在中队驻地、车管所大厅、交通卡点、长途汽车站以及整治交通违法活动和打击盗抢机动车专项斗争现场,到处留下了她忙于交通安全宣传的身影。

付金平深深懂得:要做好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离不开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为此她抓住上级组织部署的各交警大队在当地电视台开办交通安全专题栏目的有利时机,在大队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主动与县电视台联系,在她的积极运作运作下,县电视台长期滚动播放交通安全警示词句。并开辟了交通安全宣传专题节目《付大姐说交通》。目前,此节目是全市各县市交警大队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交通安全专题栏目。每周一期已连续开播了6年,播放312期。真正做到了“广播天天有声,电视天天有影”,从而为交通安全宣传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先后多次受到市县各级领导的好评。

几十年如一日,以付金平为骨干的灵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宣传团队是灵寿交警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县群众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知晓率已由原来的不足60%提高到96%;辖区内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53.4%、死亡人数下降31.2%、受伤人数下降37.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