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直单位有多好?你想不到的还有很多

最近大部分战友都接到批复通知了,大家现在更关心转业后能到什么岗位上去,如何报岗这些问题。今天小编对北京市安置岗位优劣做个对比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生活基础和北京市市级单位

说起报岗就不得不提生活基础。生活基础,通俗的说就是转业后最有可能生活的区域。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军转安置工作程序及有关说明中划定了统一笔试的报名范围。对于北京市的5个岗位:生活基础划定城六区的,报考不受地域限制;而生活基础划定到郊区县的,选择“5”的岗位时候,仅限报考市直垂直管理在郊区县的岗位,城六区的市直岗位不能报考,比如,XX区工商分局、XX区税务分局等。荣立二等功以上奖励、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满十年的军转干部,不受岗位报考条件限制。

军转办的官方说法,以下三个因素,满足其一就可以划定生活基础:

房子(包括商品房、部队公寓房和部队经适房)

直系亲属户口

驻京部队的驻地

但历年的情况都表明,划定的生活基础在于所选择那个区的安置压力。特别是海淀和西城,属于只要能往外划就往外划,这两个区调剂的可能性非常大。

当然,事在人为,这种事情也有一定的发挥空间。就我个人而言,保持中立态度,关键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希望战友们不要被误导。这里举两个真实例子:

事例1:去年就有个原北京军区机关的战友,驻地石景山,大单位在海淀有个小单位,这个战友就想办法把生活基础化进海淀这个小单位的家属院了。

事例2:同样17的转友,驻地丰台,经过多方协调,将生活基础划进了西城亲戚家里。

图片来自北京军转论坛

2关于近两年北京市岗位情况

1军改近两年数据

2016年,共有2219名军转干部参加统一笔试,北京市提供1439个岗位,占比64.8%;2017年,共3218名军转干部参加统一笔试,北京市提供1799个岗位,占比55.9%。(这里的岗位数仅是市级单位第一次统一发布的岗位数,不包括追加的岗位。)

通过上述数据,大家可以看得出来,每年北京市市级单位是接收军转干部的大户,相信18年也会同样如此。

2北京市市级岗位的性质和类别

岗位性质分为:行政、参公事业、工资规范事业、财政补贴事业、差额事业、全额事业、自收自支事业和企业八大类。

关于这八大类的具体情况,“中直岗位”的介绍中,分别从定级、发展、收入、分房、养老、子女教育六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北京市的情况大致相同(分房情况除外),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这里汇总了16-17的数据,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通过岗位性质的数据,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北京市提供的行政岗位还是最多的。

下面再看下接收干部的数据,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级别做参考:

3关于通州搬迁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发言的底气不足,因为我的单位不会搬去通州,在这里简单跟大家汇报下我的想法和了解的粗浅情况,有需要详细了解的,咱群里有北京市委的大神,大家可以咨询。以下说法大家辩证着听。

北京的四套班子肯定是要搬迁的,除此之外,能确定的也就是市直垂直管理在郊区县的岗位不会搬迁,如某区分局。其它单位,真不确定了。除了个人了解的不够以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也算给各位抛个砖吧。

一是,机构改革引起的不确定。中央要求明年3月落实完,纵观历史,北京市在这种大事上一般都是走在前列的,9月份上报改革方案,肯定不会拖到明年3月。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单位17年不搬迁,改革后可能因为合并、职能转变等因素又搬迁了······当然,反过来也是有可能的。

二是,疏解压力引起的不确定。当前,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压力仍然巨大。2020前,城六区疏解······在这种疏解压力下,有些去年定的不搬迁的单位,有的已经开始搞搬迁的调查问卷了。

三是,关于通州——城市副中心的规划和发展,北京市的新总规是唯一一个经过中央审批的城市发展规划,各级都高度重视,未来几年后,办公、住房、教育、医疗等等都是全方位配套的,我曾看过副中心建成后的设计蓝图,真的很值得期待。愿意去或者就住在通州的转友有福了。

最后,关于北京市政府工作部门机构设置与职能情况.我这里有个收藏的文件,交流之后分享在群里,未收藏过或者有兴趣的转友可以了解下。

3关于定级

1北京市官方说法

在部队任行政领导岗位满三年或任非行政领导岗位满五年的,转业到地方可以定相应的级别;如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可能会被降级使用。(行政领导岗位,我理解是团长、营长、股长等带“长”的岗位;非行政领导岗位,我理解是参干助等岗位。)

2实际情况

跟接收单位的架构、编制,特别是传统有直接关系。一些垂管单位的定级是由市局统一定级,比如我们就是这样。建议各位战友如果选择北京市的岗位,提前跟这个单位的老转、亲朋等了解下具体情况。

4关于待遇

在待遇方面,无论定级如何,待遇至少享受与部队同级别的待遇。

横向比:一般情况下,同级别的北京市公务员年收入,略高于部委,低于区县和街道。

纵向比:年收入高于部队期间的工资水平。(具体数字省略……)

5关于市直岗位的优劣势

1劣势

一是架构小,能摸到天花板。市直单位大多是正厅的架子,内设部门和区分局大多是正处的架子,在这种情况下,升职空间就很有限了.

二是平台小,接触范围较窄。市直单位,打交道的一般都是兄弟单位,解决些问题一般也仅限本市内,出了北京可能有些事情就鞭长莫及了。

三是要求严,履职风险巨大。特别是向我这执法单位,直接接触经济体和群众,面对疏非的形势,工作压力大,被投诉、举报等风险也大。

2优势

再说说优势吧,也算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吧:

一是待遇问题。这点前面已经提过了,一般情况下要高于部委。

二是协调能力。在北京市范围内,协调事(比如孩子教育等),绝对比一些部委要好使。

各位战友,今天就跟大家汇报到这里,有些内容个人了解的也有限,还有些内容不方便讲的太露骨……希望没有耽误大家时间,更没有误导大家,衷心祝愿各位:实现梦想、华丽转身、顺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