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樹爲什麼那麼窮?

奔跑的拉多


朴樹為什麼窮,皮哥覺得最大的原因是他對音樂精益求精的追求。

朴樹出道至今只出了3張專輯,第一張是1999年,第二張是2003年,第三張是2017年,距第二張過去了整整14年。

與其他歌手一兩年推一張新專輯相比,這種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倒不是朴樹江郎才盡,寫不出歌。

是他對音樂的態度,認真到他無法放過每一個細小的瑕疵。

第三張專輯《獵戶星座》,從2011年開始做,光是錄音就至少耗費了三年的時間。

只要有一點點不滿意的地方,唱片就重新錄。

每重新錄一次,就得多砸進去錄一張唱片的錢。

與其他歌手相比,朴樹的專輯不止更費時,還更燒錢。

另一方面,朴樹至出道起就鮮少參加綜藝節目和商業活動。

這與他的性格密切相關。

朴樹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靦腆、話不多。

汪峰形容他是一個“行吟詩人”實在是再貼切不過。

這也註定了他在娛樂圈裡不會隨波逐流。

在朴樹此前撰寫發佈的長文《十二年》中,曾寫道:

從一開始,就厭惡這個行業,並以之為恥。電視上的明星們令人作嘔,我毫不懷疑我會與他們不同。

不上綜藝,又很少接商演,朴樹的收入自然沒有其他的歌手高。

去年朴樹參加某檔節目,曾說過自己需要錢,“朴樹缺錢”一時上了熱搜。

可朴樹也沒有網上說的那般窮困潦倒,在魯豫有約節目中他澄清過當時是因為要拍三個MV,需要很多錢。

他形容自己的生活“真挺優越”。

因為把錢都花在了音樂上,又不參加綜藝節目、商業活動,與其他明星相比朴樹確實很窮。

也因為他“窮”,皮哥才如此喜歡他。


皮皮電影


你想不到朴樹有多窮

朴樹的窮,是自己的選擇。如果他願意,他可以不斷地上綜藝,去商演,拍廣告,唱一些粗製濫造的歌。但他唾棄這些,一來,他熱愛唱歌,並不想為錢摧毀自己熱愛的唱歌;二來,他覺得他可以不需要很多錢。

朴樹曾經說過,我不會參加綜藝節目,我覺得生命太短了,我要做更有意義的事。

於是,他用了12年來籌備他的第三張專輯,但他說很討厭大家這麼形容:“某人十年磨一劍,十一年,十二年”。一而再而三,我覺得好愚蠢。我不是用12年來做1張唱片。不是。如果一張唱片做了12年,可以預見,那該有多糟糕。當你足夠愛一件事,你就會知道,這有多正常。

他不想欺騙自己,也不想欺騙觀眾,他曾在演唱會上這麼說:即使全世界都變得喪心病狂,全世界都去搶銀行,我也不會像他們一樣,一如既往。

2009年的時候,朴樹和唱片公司的合約到期了,之後他就不再願意跟公司合作。獨立做音樂,很難,很窮。但他怕自己被商業裹挾著,做一些自己不喜歡的事,寫一些沒有靈魂的歌,失去了做音樂的快樂。

他的經紀人鄧小建跟隨朴樹十幾年,他們兩個的對話,好笑又虐心:(建是經紀人,樹是朴樹)

建:“師傅,他們下週六想約你聊聊,行嗎?”樹:“不行,我下週六有病。那天……身體不舒服。”建:“我靠,這你都能預料?!”

鄧小建說,還好我還有別的工作,餓不死。

朴樹的情況是,他只要保證自己“餓不死”就行了。

張亞東曾經說過朴樹“連一次都不願意裝孫子”,不賣歌不上節目不做生意,所以他也沒有錢。但是朴樹卻說:“我不是不可以裝孫子,我真的我好想要那筆錢,但是我覺得我也可以沒有它。”

對錢財不迷戀,似乎是他一貫的作風。

他從小到大他都不習慣用錢包,身上不太帶錢。有一次他和朋友出去,要交停車費時,翻遍了全車也沒湊齊8塊錢!

他沒有房,至今仍住在租來北京郊區的房子裡,經常為房租發愁。一次某節目採訪他時,朴樹表情羞澀地說:“除了這個房子如果是我自己的,這可能是我唯一的幻想。”

他也沒車,曾經有輛奧迪TT,開了十幾年,修理費都快趕上車價了。所以平時他都騎著小電驢在家附近轉悠。

他也沒智能手機,曾有一臺iphone6,是廠商送的,他至今沒摸過。他一直在用的是已經停產的諾基亞,價值100元,每月話費50元。

他最近唯一一次商演,是在2014年。當時,他的吉他手兼好友程鑫得了胰腺癌。醫生說:沒有必要手術和化療了,最多兩三個月,讓他自己做點喜歡的事吧。朴樹不信邪,他到處找醫生想要治好自己這位好兄弟。當時,鄧小建說:“師傅,估計程鑫幾個月要花掉你幾年的收入,請想清楚了。你卡里的錢根本不夠。”

朴樹說:“不夠的話咱不是可以籤公司嗎,先賣身。跟治病救人比合約算什麼?”

程鑫沒有給朴樹賣身的機會,2015年2月,程鑫去世了。朴樹說:萬事皆是緣,如果真不行了放心走吧,我們哥幾個保證照顧你媽。

從那之後,朴樹的每一場演出,都讓鄧小建從他的演出費裡拿出一千塊錢,給程鑫的寡母寄去。他還為這位好兄弟寫了一首歌:《好好地》。2016年,朴樹又出現了,這次是參加他鄙視的綜藝節目。他說是因為最近真的缺錢了:他被人騙了。當時他家隔壁住著一個少年,跟他借錢。他啥也沒問就給人家30萬。最後鄰居拿著30萬跑路了。朴樹也沒說什麼。他家人坐不住了,四處追查。找到那人已是半年後了,那人在工地打工,錢早就花完了。朴樹只對他說了一句話:“我告訴你啊,你還不起錢,就不要來見我。”

他有一首歌,足以慰風塵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歌手,有的歌手,一輩子唱過無數歌,但能打動人心的寥寥無幾;有的歌手,也許只唱幾首歌,卻能讓人懷念並喜歡一輩子。

朴樹就是這樣的歌手,他出道21年,只出過兩張專輯,共計單曲28首,但幾乎他的每一首歌,都會在某一瞬間,擊中人的靈魂。

在我們對人生絕望的時候,在我們以為自己已經百毒不侵的時候,在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老得無法感動的時候……突然聽到這些純淨、熱烈而敏感的歌聲時,我們才發現,原來這顆千錘百煉的心,依然會疼痛。

曾經有個網友,這麼形容她第一次聽到《平凡之路》時的情景:一次,在家,手機放歌哄孩子睡覺,無意中聽到《平凡之路》。當時手裡抱著扭來扭去的孩子,旁邊躺著睡死的老公,直接崩潰大哭。

那歌詞如此寫道: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他的歌,是一場青春祭奠。每個人,都從夏花般燦爛的青春,走過叫做命運的茫茫旅途,路過幸福,路過痛苦,路過一個女人的溫暖和眼淚,路過生命中漫無止境的寒冷和孤獨,最後成了野草一般、鴻毛一般卑賤而又驕傲的人,想當初,高曉松在寫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時,很多人嘲笑他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大部分人的人生,能苟且活著就不容易了。但沒有人會嘲笑朴樹歌裡的詩意和疼痛,因為這個唱歌的人,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樣,過著貧困而焦慮的生活,卻真正擁有著詩和遠方。

也許很多喜歡朴樹的人,在聽完他的歌之後,依然會回到世俗的生活裡,戴上面具,帶上工具,為了所謂更高級的生活去奮鬥。也許作為喜歡朴樹的人,也曾希望他能對現實稍作妥協,以得到更多世俗的名利和快樂。但如今,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為什麼喜歡朴樹?不僅僅因為他的憂傷和敏感,還因為他的不妥協。

如何對待人生?其實他比我們更努力,更較真,更追求過於完美,只是他的人生目標並不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我們不正是喜歡這樣的他嗎?他把我們埋藏在內心的單純和質樸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即便是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幾十年之後,這樣的靈魂歌者都不會像風一樣轉瞬即逝。我們是真正擁有過星星的不像那些耽於幻想的人我們在它下弦的地方有個巨大的停車場甚至我們還擁有失去它之後的 憂傷——羅智成


娛螺圈


首先,朴樹缺錢,不是為了像你們說的,買房子,出國旅遊,買iphone。

他缺錢,其實只是為了:做音樂。

朴樹不僅是朴樹一個人。他還有他的樂隊。而且他還立下了一個規矩:如果你要和我一起,那你不得加入別的樂隊,你不能去給別的人做商演,不可以,你只能和我一起。

在圈裡,這樣的規定,是很不常見的。

如果是樂隊,即類似五月天這種樂隊,這很正常,因為樂隊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和公司有藝人約,當然不能瞎跑。但如果只是伴奏樂隊,只是僱傭關係,還要求獨家?

尤其是在北京,大部分的樂手們都有自己搭夥的工作。他們或許會給幾個不同的歌手做伴奏。比如李延亮老師,你會見到他在許巍等其他歌手的演唱會上。

但朴樹,不同意這麼幹。這就是朴樹的堅持。

你不願意,就別來。

在朴樹沒有發專輯的這些年,他其實還在堅持著演出。經常會參加一些商演,音樂節,等等。他必須要維繫樂隊,他要給樂手們發工資。

你可以佛系,但兄弟們不能跟著你餓肚子對吧?

所以,朴樹缺錢。

而且,朴樹現在不簽唱片公司。他的唱片,所有的部分,都由他自己掏腰包完成。

當然,想要他的公司大把,想要塞錢給他的人大把,但沒有平白無緣由的饋贈,朴樹堅持自我。

而且,並不是說:我缺錢,就有什麼糟糕的。你不缺錢嗎難道。只是朴樹很天真,很純真地把他的訴求說出來了。朴樹參加商演,就是為了賺取報酬。你上班難道首先不是為了換取工資養活自己?


鄒小櫻


朴樹,出道21年,他推出的歌不過三四十首,但首首經典。可以說,他在80後,甚至90後的心裡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他紅遍街頭巷尾,專輯曾售出50萬張,卻在巔峰的時候選擇銷聲匿跡。後來,他偶然有作品面世,都會惹起一陣思念的熱潮。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又有才氣又有市場的歌手、創作者,近期卻在一檔綜藝節目上談“缺錢”。最近有音訊說,朴樹將會再次登上這個節目,為王珞丹幫幫唱。

朴樹是都市叢林中的行吟詩人,朴樹本人也在歌中寫到:我是金子,我要發光的。他是很低調的,除了很早以前和周迅傳過一段緋聞,朴樹向來都是和各種炒作各種負面舊事絕緣的。

更確切地說朴樹是一個只專注音樂的靈魂歌手,聽他的歌讓人覺得內心很純潔。於是很難想象這樣一個與世俗隔絕的詩人,怎樣又會主動去談錢,又怎麼可能會缺錢呢?

朴樹出道這麼多年,名望也不低,早就應該買名車住豪宅了吧。可現實生活中,他至今沒有房產,住的地方看起來不錯,但其實是在北京郊區,還是租的。

他的好友之前寫過:你無法想象,一個成名十幾年的歌手,不久前還在為他的房租發著愁。他指著身後美麗的房子說,買下這個房子,是我“獨一的夢想”。

雖然他也有一輛開了十幾年的奧迪車,但他熱衷於出門騎個小摩托,晃晃悠悠,也沒有前簇後擁。手機還用著諾基亞,不愛出門,也不愛見人,可他活的愜意、自由自在。

不喜歡接商演、不情願妥協,可能是朴樹至今也沒大富大貴的緣由。在最紅時隱退,名利關於他好像糞土,需求錢才出來賺錢,而不是趁著名利大撈特撈,這是他的選擇。

或許是朴樹家庭條件太好了,所以對錢沒什麼概念,而且他要用的錢只要能夠用在音樂上,絕不會是什麼買房的錢。但他的骨氣的確是如今娛樂圈的人沒法比的,人嘛,就是要做自己,這樣才能夠活的隨性、活的灑脫!


娛樂緣來如此


朴樹,陡然出現在《跨界歌王》的現場穿著亂七八糟的衣服和王子文一起唱《那些花兒》……

多年未見,朴樹變得有點不認識淺淺的八字鬍,青春痘也不見表達流暢,亦沒有了當年的口吃只是眼神裡,還殘留著沒有褪完的羞澀 漂亮的主持人稱呼他為“朴樹老師”巫啟賢努力寒暄,儘量露出點真誠上個世紀,麥田音樂裡的舊人舊事讓巧舌如簧的高曉松欲言又止…… 朴樹,一直都不怎麼會打扮和交談學了20多年,竟然還沒有學會所以他說,是老宋找我來的“因為我最近,需要一些錢……”

是的,剛好我也看了那期。對於朴樹更熟悉的是他的歌聲,韓寒拍胸脯打包票,迴盪了一個暑假的《平凡之路》,至今都記得那清徹的聲音,每一次聽,都是一次新的感動。但當看到他出場時,我一臉茫然,這是誰?!!可當聽到王子文很小心的問:朴樹哥哥,你緊張嘛?!朴樹聲音不大,回到:不緊張。之後兩人唱了那首《那些花兒》,可以看出兩人沒像其他組一樣,有很好的互動,拉票環節也是寥寥數語,輕聲說到:子文是個好女孩,請大家投她,謝謝大家。結束後,下面的嘉賓老師,開始讚譽、寒喧,朴樹一直聲音很小的回應,不冷漠,也沒有熱情。之後說出了是老宋讓我來的“因為我最近,需要一些錢……”我當時第一個反應,這朴樹情商怎麼那麼低?!大廳廣眾之下,談錢,讓人多鄙夷。而且說老宋讓我來的,又何嘗想過王子文,在邊上的尷尬。別人可都是自己請人來助陣的。當時我就在想節目組後期剪輯的時候,為什麼把這些話播出來?!當時實在難以理解。細細想來,這些特質本來就是朴樹特有的,有些時候只是生活所迫,被逼拉下了臉面。只要願意,坐在下面的可是是他:朴樹。只要願意,他可以去參加無數個綜藝節目。只要願意,他可以過得比現在好得太多太多了。看完,我發了朋友圈,沒寫那麼多,就一句:如果他們願意,生活本不必那麼艱辛!!!他們指的是:中國第一代的搖滾人:崔健、竇唯、鄭鈞、唐朝等等,第二代:GALA、痛仰、哪吒等,這批做搖滾的人,對社會有了太過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對這種綜藝節目來講,太過譁眾取寵,每一個做搖滾的人,都有一顆孤傲的心,他們更願意讓懂的人聽。有時候偶爾拉下臉,也只是為生活所逼,補貼家用而已。當然汪峰除外,畢竟他是一個有夢想的搖滾人,還有上頭條的執著信念。當然,我是心疼朴樹的,他那麼的“樸素”,也是喜歡汪峰的夢想與執念。只是每個人選擇的路不一樣,終點都是花開的彼岸。其中的冷暖歡愉,每一秒的感動與悲傷,都是他人難以感受到的。始終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我們能做的就是:懷抱每一次的感動,以至於自己還不會被生活瑣碎所吞噬,變得麻木不講究……


唐山怡閣明月007


朴樹和高更一樣,他們都曾由於疾病的折磨而體驗到了極致人生,都具有讓人又愛以恨的猛烈本性,都不吝統統價格地想要證明本身存在的代價,都樂意讓本身整個生命變成兩端燃燒的燭炬,以為本身尋求的東西比他們的生命更緊張。

我想你從來沒見過有那個藝人可以向朴樹一樣活的那麼的真實吧?很多瞭解朴樹的人對他的評價都說他太奇葩了,我想也是,他真的不得當演藝圈吧,由於他真實,他不肯說違心的話,也不肯做違心的事,就像他說的他已經風俗且享受荒無火食的以為,他可以獨自一人在屋子裡不停待下去,乃至偶然間他會以為本身已經跟這個天下沒幹繫了。他將樓下改成灌音棚,新唱片裡大部分歌曲的錄製都在這裡完成,也在這兒寫歌、搞創作。固然正式如許的生存方法,使他發明本身的交換本領越來越差,越來越不會語言。我想這也是朴樹為什麼在節目上顯得與全部人扞格難入的緣故起因。

2016年和2017年,朴樹作為助演高朋登上了《跨界歌王》的舞臺,無論是在跟王子文還是王洛丹合唱,他總是顯得那麼的寂靜,宛如任何東西都無法滋擾到他,我信託全場大部分的眼光都會合在朴樹身上了,而作為助演高朋,他險些劫掠了全部的眼光,當主持人問他怎麼會去來助唱,我想沒有人會像他那樣直接了當的說是由於缺錢吧,如許的話會讓很多觀眾對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吧,但他還是云云直接了當的說了,他總是做些出人意表的事,但很少有人膩煩他吧,我想這也是怎麼會去有那麼多人喜好他吧,這大概都源於他的真實吧。

《跨界歌王》細緻眼光

要是在《魯豫有約》採訪史上找出一個最難採的高朋,朴樹大概會名列此中。第二天必要採訪時,朴樹穿著大略的T恤,短褲,人字拖,站在太陽底下,統統顯得那麼天然,就像他說的他想讓家有一些生存的氣味,他總是表現的那麼的奇葩,我從沒有那個人私家在節目上穿著短褲,和人字拖,但很少有人去細緻這些小細節,這也正是朴樹的品德魅力吧。

《魯豫有約》

總得來說朴樹和高更都是那種特立獨行,近乎猖獗地追逐他所熱愛的藝術,並樂意為本身的藝術忍受痛楚的人。我想他們都是《玉輪與六便士》吧,以為他膽敢成為別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瘋子,至死不渝的傻子,淡漠無情的負心漢,只為不負心田的熱情與抱負。

《玉輪與六便士》


大風倉


不懂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朴樹窮……朴樹父母都是北大教授,父親更是行業頂尖,科技界的大佬,國家級項目的負責人。朴樹自己一年版稅也是大幾千萬,算上各種收入絕對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圈裡都知道朴樹在京有好幾套房產,但是卻一直租房子住。好吧,一個月大幾萬也算租房子,沒毛病。至於說什麼需要錢治病什麼的,聽聽就好,以朴樹的收入資助個病人是非常輕鬆的事情,至於說什麼養樂隊,心裡有點兒數的算算賬也就知道了。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大眾印象?原因比較多,最主要的還是宣傳需要,大眾對於失意的才子都是有一種幫助弱小的惻隱之心,自古以來就是這樣。那麼真心,脆弱,才華成為了朴樹的代名詞,當然真假大家自己心裡都不一樣。但是至少從朴樹復出之後一直還是保持著同類型歌手中非常高的曝光率,而且病態消極的外貌和慘淡的舞臺佈置加上逢唱必哭成了標配。相比之下,像周曉鷗那種為了生活努力奮鬥,積極樂觀的情緒,我倒更加贊同。

朴樹成為了現代梵高般的存在,成為文藝青年標榜自己的談資。替朴樹鳴不平,談夢想和真心,顯示出自己的與眾不同。眾人皆醉我獨醒,只有我才能理解朴樹,和他產生共鳴,“他唱到了我的內心,是繁華世界的滌罪之音。”諸如此類的言語比比皆是,然而真實情況如何,其實絕大多數人並不清楚具體情況,有種小學語文課本“請問作者當時的想法?”一樣的問題。猜測著,編排著,於是就有了這一輪新的造神運動。


嘆息sama


朴樹不窮。

不久前我曾向演出行業的朋友打聽了朴樹的商演報價。演出行業的朋友們告訴我們,朴樹目前的商演報價大約在每場80-85萬元,不過朴樹對於商演非常挑剔,百分之九十的活兒都不接。

我也不完全地統計了一下朴樹今年的商業活動、演唱會及音樂節演出,截止到7月,大概有這麼多:


4月 與新一代MINI COUNTRYMAN一起,去了趟印度

4月30日 演唱會北京首站

5月7日 演唱會廈門站

5月21日 天漠音樂節

5月27日 演唱會廣州站

6月11日 長沙草莓音樂節

6月17日 演唱會杭州站

6月24日 演唱會深圳站

7月1日 時光漫步社區沙灘音樂節阿那亞第三節

7月3日 《跨界歌王》給王珞丹幫唱

7月15-16日 銀川樂堡開躁音樂節

……


粗略一算,2017年以來,朴樹的收入已超過千萬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這是團隊收入,扣除團隊成本,到達他個人手中的並沒有那麼多。


所以,朴樹的生活不浮華但也不差,並非人們一廂情願的想象中,窮困到與他的名聲完全不匹配的地步。為什麼一定要把他無端想象成一個在窮困中煎熬著堅持夢想的人呢?


人們並不需要懷著憐憫,去同情他的“貧窮”。相對於大眾對他的想象,朴樹對自己的認知顯然更為準確。


他說,我沒有那麼好,也沒有那麼糟。我只不過和大家一樣,在經歷一個特別複雜的人生而已。


大象音樂空間


魯豫採訪朴樹,朴樹住的大別墅,開著mini,家裡保姆,一住,十幾年。這麼好的條件,能缺錢,記得有一次,上綜藝節目,主持人問朴樹為什麼現在上綜藝節目,朴樹說,缺錢,其實是他的也樂隊,吉他手,得了癌症,需要很多錢!


拔山超海99129376


關於朴樹到底有多“窮”,前面幾位答主已經寫得差不多了,我就不再一一羅列了。

其實,朴樹真的沒有雞湯文說的那麼窮,只不過是沒有像娛樂圈其他人那樣有錢罷了。娛樂圈我們知道,簡直是高薪群體的聚集地呀,從前一段時間曝光的冰冰的片酬合同就可以看出來了。那為什麼朴樹就沒賺到那麼多錢呢?


這要從朴樹的性格說起,記得音樂人張亞東說起過一件事情,音樂人張亞東想找朴樹參加節目,非他不可的那種,而且要給他特別特別多的錢,比他商演價錢都高。他死活都不去,亞東說——他連一次裝孫子都不願意。而那時的他,不是缺錢而已,是壓根就沒錢。朴樹說,他不是不可以裝孫子,他真的很想要那筆錢,但他覺得,沒有那筆錢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加上最近幾年,朴樹也不怎麼接商演,也不賣歌,還是“綜藝絕緣體”,更沒有什麼副業。相比於其他出名的歌手,到處商演,甚至還有人唱而優則演的當起了演員,朴樹的賺錢路就沒那麼多了。所以,自然收入要少很多。

當然,這不是說朴樹賺不到錢,而是人家根本不願意去賺錢。朴樹從未覺得自己真正缺過錢,只是沒掙過大錢而已,甚至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很優越,不可能還有比這更好的生活。當然,如果他現在租的房子有一天變成他自己的,那他對這個世界可以說,是真正的無慾無求了。


也許有人會問了,朴樹把他這大好時光不拿去賺錢,是去幹嘛了呢?他把很多時間都放在了更有意思的事情上,比如他最愛的音樂。即便房子面積不算大,他還是堅持把地下室好好整修一番,改裝成錄音室。

大多數時間,他都在家裡的錄音室做音樂,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出去基本上就找一個人——經紀人小健。會較真一首歌的一句詞,專輯封面應該擱哪張圖。有時候,一忙一整天,連飯也沒空吃,就在路邊買個烤紅薯。不是沒錢吃別的,是沒時間。

關於什麼諾基亞手機的事情,手機用的確實是諾基亞,是因為人家不想用蘋果。

所以,所謂的雞湯文寫朴樹有多窮,連房租都交不起之類的,我們就看看罷了。他只不過是把錢花在了他認為該花的地方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