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居了不起吗?”“了不起!”

搬到新房子里二十天了,这段时间,觉得人生的快乐又被外扩了。

六室两厅的小复式,楼上四个房间,楼下两个,楼上住了七个人,楼下只有我自己,另外一个房间一直空着没人入住。

生活还是和以前类似,上午对着电脑写文章,下午看一个电影,晚上的时间就用来读书、爬山、散步,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很多对热闹的期待。

期待着客厅里叮叮当当的声响,知道有人下楼来了,期待着啪的一声门被打开,知道小伙伴们下班回家了,有时我去公司,晚上回家前会给楼上的小哥哥发信息:“你们在家吗?”如果他说在家,就觉得很心安。

原来是心如止水般的享受独居,现在希望,像回家一样融入一个群体。

01

如果说,能够独处是一种难得的能力,那么适应群居,其实也是。

有的人很难独处,长期一个人,他们会觉得自己像被世界抛弃,孤独、自怜,甚至对生活提不起精神,不抱希望,无法在独处中建设起自己的能量源。

但也有的人,是不能适应人群,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保持自信、沉着、独立思考,可一旦被丢入人群,就会整个人陷入一种烦躁、自卑、自闭中,人群和热闹,不但不能给他活力,反而加速他自身的能量消耗。

过去几年我偏向于后者,一个人的生活,对我来说太容易了,把自己关在家里,一台电脑,看不完的书,美团外卖,再加上一个瑜伽垫,我就可以过很多天了。

有灵感了写文章,没灵感了就看书,头脑混沌的时候就倒立,饿了就召唤外卖小哥,然后日复一日,不见阳光不见人。

那时候,觉得自己一个人活得像千军万马,孤独?不存在的!好像全世界只剩下我一个人,也没在怕的,因为完全有能力把生活安排的充实又有性格,不用担心自己会废掉。

对交际、热闹没有任何依赖,只想对内在的自己伸出手去。

02

为什么又想要群居了?

因为忽然体会到,人不能永远只面对自己,只学会与自己和平相处,这与其说是勇敢,不如说是逃避,逃避了自己不擅长面对的那个世界。

世界毕竟是物质的,我们不能只活在思想的疆域里,不断的外扩,还得活在现实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柴米油盐酱醋茶、酸甜苦辣咸里。

其实还是那句话,想活的真实一点,庸俗一点儿,热闹一点儿了。

03

在原来的地方住了三年,连左邻右舍住的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现在,会主动去敲楼上的门,约着一起吃饭、看电影、爬山,甚至赖在人家屋里子不走,就想看看码农写代码的样子。

有种回到学校宿舍的感觉,周末的时候,大家都像孤魂野鬼一样在家无所事事,到吃饭时间,一起下楼吃个路边摊,下午也敢睡午觉了,醒来发现刚好是黄昏,阳光最美的时候,阳台上的花格外的好看。

过去很长时间,不知道怎么去维持一段关系,或者说压根就不想维持。

好像处在一种喜欢给别人挑毛病的状态,每认识一个新的人,每每有人主动靠近,就立刻切换成“鸡蛋里挑骨头”模式,特别是异性,只要发现一点不喜欢的地方,就直接把这个人钉死在自己的世界之外。

可事实上,压根没有一个挑不出毛病的人,如果你是带着审判的眼光,以挑毛病的目的在相处的话。

这一点大概是在接触了程序猿(楼上住的男生全是程序猿)这个奇特的群体之后,才体会到的。

如果你不再用完美的苛刻要求去审视别人,而是不设标准,不抱任何期待,单纯的去了解一个人,理解一个人,就简单的看看他的世界,其实每个人都是丰盛的,每个人都有很多可爱、值得欣赏,又能带给别人快乐的地方。

04

大概很多人都跟从前的我一样,一旦适应了某种生活,喜欢上某种东西,就懒得再做新的尝试和改变。

美甲的时候,永远是同一种花色,衣柜里的衣服总是同一种类型,一款发型留了好多年没有换过,碰到一家好吃的饭馆,总要吃到吐才无奈的换到另一家。

这种习惯,是专一吗?是胆怯吧,好不容易找到一款舒适的,就不敢再轻易尝试新的,因为怕失望。

但是,不尝试就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不改变,也不知道改变之后会有什么可能。

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电影《好好先生》。

主角Carl是个习惯拒绝的人,陌生的来电永远不接,朋友的邀约永远拒绝,明明无所事事却总是自称很忙,征婚网站不行、化妆舞会不去,每天窝在家里看电视,银行工作多年却没有升职,老婆也爱上了别人,整个人生都是晦暗无望的。

你对生活说“不”,那你还是在生活吗?你总是对别人找借口,为自己找借口,你缩在那份没有前途的工作里,已经有好几年了,你没有女朋友也没有与女朋友关联的东西,你的生活中没有爱,她不会跟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在一起,多少个晚上,你无聊至极,甚至连打飞机的心思都没有。

Am I right?

后来在这些言语的怂恿下,他决定要做一个“YES MAN",每当有机会出现时,不管那是什么,都要说”好“。

“你要学会说‘好’,这样别人也会对你说‘好’,当你说‘好’时,你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于是他参加化妆舞会,去公益慈善活动,学弹吉他,开飞机,上韩语课,无计划的即兴旅行,然后遇到了新的爱人,工作上升职加薪,整个人变得积极阳光,生活也一下子热气腾腾。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拒绝的只是一些,可能会不喜欢的人和事,但实际上,是拒绝了更丰富、有趣的人生体验。

后来Carl找到导师想解除不说“好”就会倒霉的诅咒,而导师告诉他:说“好”的真正意义是,帮你重新走进生活,不久你会发现,不是因为一句誓言或者一个挑战,只因为你的内心想说“好”。

05

群居,对我来说,便是一次重新的走进生活。

在我决定搬家的时候,其实也犹豫过,到底是继续找个单身公寓,还是要合租、群居。

如果继续住单身公寓我会怎么样?考虑到当时的工作,不需要坐班,每天坐家里写写写就好,那么只要想象一下就知道我会过一个什么日子,可能两天不洗头,三天不出门,从来不化妆,一整天都不记得吃顿饭……这样下去,简直不敢想象我会把自己作成什么样子。

后来又差点走到另一个极端,去住那种几人间的房子,然后发现不仅环境脏乱,私人空间也是被剥夺的一点不剩。

现在的房子就刚刚好,人多但并不是很吵闹,因为房子大,所以私人空间保留的足足的,我住的一楼有个超大的客厅,几乎只有我自己在用,房间还带独立的阳台给我养花,出了小区就是南山,跟小伙伴爬山的时候,实力证明我这两年的健身是认真的。

试着主动去找人陪伴,不再做任何事都独来独往,开始跟住在附近的朋友约见,一起吃饭、逛街、购物、看演唱会,还计划着去做一些刺激的极限运动。

三年一个人的生活,找到了独立而完整的自我,学会如何应付没有任何依靠的日子,而现在的群居,更像一场对人生边界的探索,对陌生人充满好奇与热情,把很多有趣的人请进生命里,去尝试那些从前被秒拒的事。

不再对生活说“不”之后,发现生活远比我们以为的好玩儿的多。

我还是相信那句话: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如果当下的生活,不能满足你的欲求,不能给你足够的快乐,一定要有改造它的勇气。

快乐这东西,都是自己创造的,没有人天生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