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与水为邻

至善、至柔、之“水”

——

道家说:“上善若水”;

儒家说:“仁者乐(音:要)水”。

水至柔至善,绵绵密密,

润泽万物而不争名利,

所以臻于善,臻于道;

水的另一特性是灵动,

一如智者阅尽万物,深谙世事,

因而为人悠然,处世淡泊。

水,随处可见,

有河流,有溪水,有海洋的地方

就潺湲、奔走、漾荡的各种状态的水。

口渴时,水是山涧甘泉;

沐浴时,水是清澈溪流;

运输时;水是轻涛微浪……

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过水。

临水而居

——

我们离不开水,所以与水为邻。

农耕时代,农人们的房子都依水而建,

许多古城也由河流孕育而出。

人们需要水,喜欢水,所以临水而居。

在江南,河流众多,

家家户户门口有小溪,有小桥。

为了汲水方便,欣赏河边风景,

人们在河流边建造房子。

而对爱垂钓的人来说,就更美了,

每天只要打开门,搬来小凳,

就可以一边钓鱼,一边欣赏落日,一坐一整天。

若把大地上的河流比作树,

房屋则是这树上的累累果实!

水创造了许多奇迹,却不“居功自傲”,

而是静默着,流逝着,观望着,

永远含情脉脉,永远悠然灵动。

如一泓清泉,似一泾小溪,

清冽,甘甜,活泼,跃动,

被水滋养的生命也被浸润了一层纯净的底色,

所以善良,所以聪慧。

是清澈甘甜?是浑浊苦涩?

是荣盛?还是衰朽?

—— 水知道答案!

热烈夏日,我们与水为邻

——

一过夏至,热烈激情的夏日时光就开启,

早晨的清新,傍晚的微凉,予人爽快;

而正午的日光就有些毒辣,甚至残忍了。

炎炎夏日,小动物们都躲进了凉荫深处!

盛夏正当时,

人们一门心思想走进王维的诗画里,

在“漠漠水田飞白鹭”的茂林边歇凉;

或只身前往,看“一水护田将绿绕”,

感受水田的亲切、山色的青翠欲滴。

去郊外度假,去廊桥散步,去小河边,

夏天又给了我们一个重返少年时代的机会。

荷塘边剥莲藕,小池塘里戏水,

与水为邻,与水为乐,与水为亲。

我们从自然溪流中,

撷取一丝丝浸透心扉的清凉!

雨过天晴,天空纯净,心境清纯

——

尤爱夏日雨后的清新时候。

一夜大雨倾洒而下,街道洁净,树叶鲜绿,

晶莹剔透的滴滴雨水挂在草叶上,

随风摆动的样子甚是可爱。

早晨推开窗,凉意扑面而来,

深吸一口气,感觉肺腑都澄净了不少。

再揉揉惺忪睡眼,

和阳台上的小植物们打个招呼,

一赏,一嗅之际,说不上对生命就充满激情了,

但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满足感会漫散全身。

雨后的夏日清晨是清新的,纯净的;

而阵雨过后的午后,则可能见到彩虹。

远山上淡淡的彩带,风吹不散,

如梦化的理想,在空中若隐若现……

假日玩水,去湖边相会

——

炎炎夏日,焱焱时光,

正好去小溪边寻些可爱的小野趣。

双脚踏着青石,双手掬水洗涤,

偶尔也碰到一两条莽撞的鱼,

发呆的螃蟹,大肚子泥鳅……

看它们自由自在的样子,打心底里羡慕。

溪水边的风微凉而捎带甜味,

能激发孩子们地玩水天性。

小调皮鬼朝大人抛出水花,

或追逐落单的蜻蜓、蝴蝶、蜜蜂,

阵阵欢声笑语传进树林深处。

雨时,阅读;晴时,探幽

——

夏天若是下大雨,就把书桌移到窗前,

听雨、练字、煮茶、品茗;

若是大雨初晴,就轻装简行,

去山林或公园里寻些雅趣。

踏上枯木落叶,问候小花小草,

有时,站在岸边“临渊羡鱼”,

有时,也赤脚“涉足”清冽的小溪,

有时,也学学水的轻柔和澄净,

有时,我们也如水一般泠泠,潺潺,

或跃动,或雅静,皆身心俱澈。

水之性灵

——

都说女子是水做的肌骨,

其实,按科学的算法,男子更接近于水。

而水在液态、气态、固态之间的随意转变,

就在无意之间成就了

夏天这个“喜怒无常”的小男孩!

水无常态,性情多变。

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恢弘壮大;

如“水光潋滟晴方好”,俏丽秀美;

如“门前流水尚能西”,开朗豁达;

如“山映斜阳天接水”,波光浩渺。

水的多变也造就了人的灵动,

智者乐水,随和,淡泊,

我们从水中而来,又学水之性灵,

进而处之泰然,接纳,豁达,与人为善。

为人当如水

——

能容能忍,安谧澄净,为人当如水。

出乎山涧,则清冽甘甜,

出乎彤云,则大珠小珠;

出乎河流,则奔走快捷。

汹涌时,摧枯拉朽,

安静时,亦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于清风中,于暖阳里,

让身涉其中的人都若有所悟,似有所感。

水,以其洁,触动人心,

水,以其灵,俘获众生!

· 今日互动 ·

---

听雨、游湖、戏水、摘莲、垂钓,

探幽寻芳,种水生植物……

这个夏天,你怎么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