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校网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大会

“双一流”建设是学校从今往后、至少一直到建校一百五十周年期间最重要的牵总性工作。12月20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推进大会在九里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此次大会主题为“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交通强国’矢志奋斗”。学校党委书记王顺洪在总结讲话时表示,希望全校上下务必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勇于担当、敢于胜利,撸起袖子加油干,每天多做一点、做好一点。

学校在校院士,在校校领导,高层次人才,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各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各一级学科负责人,交通运输工程各二级学科负责人,各二级单位助理及以上领导干部,研究生院、人事处、科研院、教务处、资产与实验室处、财务处、国际处、党委学生工作部等单位副科及以上领导干部,离退休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副校长冯晓云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婉明以“共建交通运输世界一流学科,圆梦轨道交通世界第一大学”为题作报告。翟婉明对“世界一流的交通运输学科”作出定义,认为其建设导向和判断标准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我校交通运输学科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对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我校的战略地位认识仍不全面,各二级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学科内涵建设不平衡不充分。针对以上问题,翟婉明提出我校创建世界一流的交通运输学科的四条思路与路径: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凝聚力量,共生共荣;精准投入,互补发展;加强基础,引领前沿。翟婉明强调,创建一流交通运输学科要以学科为基础,以成果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建立权责相符、投入产出匹配并可检查验收的建设机制。他详细介绍了建立统筹协调机构、出台项目管理办法、制定项目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体系等三个方面具体措施。

副校长冯晓云对我校“双一流”工作进展与下一步工作思考进行报告。冯晓云介绍了“双一流”建设方案的两个体系:一是以学科为对象的纵向建设体系,系统设计“交通+”学科群建设体系;二是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六大任务为牵引的横向建设体系。在工作进展方面,冯晓云表示,长期扎实的工作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肯定,按照学校编制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学校将获得国家、四川省更多的双一流建设经费和资源,这为“双一流”各项建设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冯晓云认为,双一流的突破点在于体制机制的变革,一流学科建设的实质是建学科组织。冯晓云对“双一流”建设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政策保障进行阐述。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蒲黔辉作题为“全力支持交通运输全国第一,昂首构筑土木工程国内顶尖,阔步助力轨道交通世界第一”的报告。蒲黔辉围绕一流党建、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培养、一流管理服务四方面对学院建设发展的帮助作详细阐述。蒲黔辉通过“一流党建提供方向引领力”“一流人才队伍、一流研究平台等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核心竞争力”“一流培养方案、一流教学力量等一流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根本源动力”“教授治学、筹融资体系等一流管理服务提供综合执行力”四方面介绍了土木学院的相关做法和思考。

校长助理、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周仲荣作题为“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思考”的报告。在介绍了机械工程学科发展历史与现状后,周仲荣对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对于机械工程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对策,周仲荣表示,要用一流党建、一流管理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并着重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对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作详细阐述。周仲荣谈到机械学院的发展目标,即打造机械设计和车辆工程优势学科、带动机械制造和机械电子学科加速发展、建设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高水平机械工程学科。随后,他提出“三步走目标”和“一步走目标”的建设方式,力争进入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建设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高水平机械工程学科。

电气工程学院院长陈维荣作题为“电气工程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报告。陈维荣首先阐述了学科发展思路及目标,并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作了详细介绍。他认为,目前学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既有学科成果丰硕、代表性人才增长较显著等机遇,也面临缺乏青年领军人才、缺乏牵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挑战。对于学科建设方案,陈维荣提出每年投入1亿元,学科进前五,专业进前六,牵引供电世界第一的5年总目标,并提出人才工程、团队建设工程等十大学科工程建设方案。

数学学院院长李维萍作“数学学院——争创数据科学一流学科”的主题报告。李维萍从一流学科的三大特征入手,结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提出争创数据科学一流学科的目标。在分析学院发展数据科学的学科现状后,李维萍从国际化人才建设、国际合作、交叉融合三方面阐述建设和发展数据科学一流学科的具体举措,说明数据学科的培养路径,并指出数据科学发展规划的急迫性和一流师资力量的数据科学学科建设核心。

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飞进行题为“卧薪尝胆,齐心协力,多措并举,创建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讲话。讲话分为把握“双一流”建设要旨,交通强国的历史使命,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突破瓶颈、跨越发展等三个部分。

在把握“双一流”建设要旨方面,徐飞表示,学科是大学发展之“纲”,纲举目张。学校要牢记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学校要突出交通特色,立足轨道,还应进一步拓宽轨道交通相关学科领域。他认为,创建“双一流”,关乎所有学院所有学科。

徐飞分析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他说,创校至今,历代交大人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不断推动学校建设发展上新台阶。学校要在加速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中,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承担起强力支撑交通强国战略的历史使命。在交通领域,学校要做到首屈一指,而非屈指可数;要打造学科高峰、抢占技术制高点。

徐飞阐述了“交通运输学科群”建设若干突破点:加强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和拔尖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做好基础研究与前言引领,加强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力,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平台协同联动。

徐飞结合学校相关学科发展实际与目标规划介绍了成为新的一流学科的路径:教育部学位中心学科评估排名进入前三名或前5%,ESI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进入前50名,“五大奖”中实现突破,培育战略性新兴学科和潜在一流学科。

徐飞希望全校上下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度聚焦“双一流”建设,全面纵深推进学校各项改革,努力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

最后,学校党委书记王顺洪作总结讲话。王顺洪重点强调,“双一流”建设将是学校从今往后、至少一直到建校一百五十周年期间最重要的牵总性的工作。他希望全体要从未来30年的全局性、长远性来认识这个牵动全局的牵总性工作。

“双一流”建设建什么?王顺洪认为:

一、要跳出交通运输工程来谈“双一流”建设。“双一流”建设必须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协同共进,全校同心同向同行,做到十二个“一流”。同时,今后全校务必坚持抓好改革、发展、民生这三大重中之重工作,支撑起“双一流”建设。

二、一流的人才培养永远是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争创一流工作。

三、坚持走“以特取胜、以特扬名、以特树旗并带动其他学科冲锋”的学科建设之路。只有集中优势兵力不断巩固和强化轨道交通特色,才能在世界学术之林扬名。扬名后,其他学科才能借帆远航、快速成长。

“双一流”建设怎么建?王顺洪认为:

一、建设轨道交通领域世界第一的大学,要有实力强劲的排头兵、冲锋队率先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二、要建设好一流学科的大部队。要围绕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做好文章;要补强二级学科发展的短板;要重视并用好ESI排名,在关键指标上实现突破。

三、借帆远航,发展好新兴学科。在基础学科建设方面,抓好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基础学科,抓好新兴领域学科发展。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方面,精准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同时也要在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上凝练轨道交通特色。

王顺洪表示,双一流建设需要师生校友总动员,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是全校各项工作要争创一流。二是全校学生要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报效母校,在建功立业中成长成才。三是全体校友要争当一线战斗员,持续为母校献计出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阅读 全校动员 争创一流丨努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西南交通大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