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雲南主要城市12:「風花雪月」大理

大理市,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首府。大理市地處雲貴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蒼山之麓,洱海之濱,是古代南詔國和大理國的都城,作為古代雲南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時間長達五百餘年。

1982年,大理被中國政府列為第一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為中國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是以白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幅員面積1468平方千米,全市人口61萬人,其中白族佔65%。下轄10個鎮,1個民族鄉,共有20個居委會、109個行政村。大理市人民政府駐下關鎮。名勝古蹟有巍山風景區、太和城遺址等。

大理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大理

大理主要旅遊景點:

1、南詔太和城遺址

南詔太和城遺址位於大理市七里橋鄉太和村西的鶴頂峰麓,距大理古城南7.5公里,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南、北城牆相距約500米,城內立有著名的《南詔德化碑》。太和城原為河蠻(白族)所建立的城邑。太和城是南詔前期的都城,山頂有金剛城,建有鶴頂寺,在洱海金梭島上建有南詔避暑宮,可供考察、遊覽。

南詔太和城遺址為研究南詔的形成、社會制度、雲南各民族的關係、南與唐王朝和吐蕃王朝的關係,提供了極其重要的文獻資料。碑陰題名41行,是研究南詔初期階層的結構,職官制度的重要資料,

1961年3月4日南詔太和城遺址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於雲南省西部,又名葉榆城、紫城。古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築的羊苴咩城,為其新都。古城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佔地面積3平方公里。

大理為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佈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佈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

大理古城

3、崇聖寺三塔

崇聖寺三塔位於大理古城西北部1.5公里處,西對蒼山應樂峰,東對洱海,距山腳約為1500米。南336米處有桃溪向東流過。北76米處有梅溪,東靠滇藏公路。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閣組成。大塔又名千尋塔,當地群眾稱它為“文筆塔”,通高69.13米,底方9.9米,凡16級,為大理地區典型的密簷式空心四方形磚塔。南北小塔均為十級,高42.17米,為八角形密簷式空心磚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尋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衛。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蒼山洱海

蒼山洱海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海拔2090米,地處低緯高原,四季溫差不大,乾溼季分明,以低緯高原季風氣候為主,面積約1096平方公里,屬亞熱帶高山氣候,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免費開放。

蒼山,是雲嶺山脈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組成,北起洱源鄧川,南至下關天生橋。蒼山十九峰,巍峨雄壯,與秀麗的洱海風光形成強烈對照。蒼山十九峰,每兩峰之間都有一條溪水奔瀉而下,流入洱海,這就是著名的十八溪。

洱海古代文獻中曾稱為葉榆澤,位於雲南大理郊區,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依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是雲南省第二大淡水湖,湖面面積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因形狀像一個耳朵而取名為“洱海”。洱海屬斷層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見底,透明度很高,水質優良,水產資源豐富。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是這裡迤邐風光的四大景緻。洱海到蒼山之間是一片扇形的衝擊平壩,這裡田地肥沃、村落相連,崇聖寺三塔筆立挺拔,素有“風景畫廊”之稱,風光、名勝、民俗融為一體。附近的白族漁村是我國唯一的高原的漁村,五十年代著名的電影《五朵金花》反映的就是這裡白族人民的浪漫生活。

蒼山洱海

5、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

大理天龍八部影視城坐落於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蒼洱景區的中心和風光秀麗的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山麗片區,背靠秀美的蒼山,東臨碧波萬頃的洱海,東距大理古城1.5公里,北距大理三月街會場0.5公里,距崇聖寺三塔2公理。

同時也是為《天龍八部》影視劇拍攝投資興建的一個大型影視拍攝基地。

6、大理南詔風情島

大理南詔風情島是洱海三島之一,位於蒼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黃金地段---洱源縣東南端的雙廊鄉境內。該島四面環水,東靠著名佛教聖地雞足山,北接石寶山,南連大理,西對蒼山洱海,因佔據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故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 ,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美譽。 大理南詔風情島被列為雲南省25個旅遊精品項目之一,並是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定點接待單位。

大理南詔風情島

7、大理洋人街

大理洋人街位於大理古城護國路,西起滇藏公路。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護國路”,意為民國初雲南人民反對袁世凱稱帝,起兵護國而得名。護國路東西走向,長1000米,寬7米,青石板鋪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愛路,復興路等主要街道。

8、大理蝴蝶泉公園

大理蝴蝶泉公園內位於蒼山雲弄峰下的綠樹叢中,距大理古城24公里,原有景觀加上近年來不斷擴建,方圓數百畝。

公園以“蝴蝶泉”而聞名。蝴蝶泉是一個方形潭,佔地約50平方米左右,池中泉水清澈,泉底鋪著鵝卵石,水從白沙中湧出,還不時冒著氣泡,四周砌有大理石欄杆。“蝴蝶泉”三字為郭沫若所題。泉被兩棵粗壯彎曲的百年合歡樹濃陰覆蓋。蝴蝶泉公園內種有鳳尾竹、聖誕樹等林木,泉後的松林、柏林、棕櫚林、茶林、杜鵑林、毛竹林,蝴蝶泉邊合歡樹、酸香樹、黃連木等本地特有的芳香樹種。據說以前每年農曆三四月,雲弄峰上的百花齊放,泉邊的大合歡樹散發出一種清香,這種清香吸引著成千上萬只蝴蝶從四面八方飛來,在蝴蝶泉四周飛舞。蝶大如巴掌,小如銅錢,呈黃、紅、白等七彩,品種多達上百種。無數蝴蝶還勾足連須,首尾相銜,一串一串的從大合歡樹上垂掛至水面,五彩繽紛,甚為奇觀。

蝴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