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军人调动来了?但愿,好政策早日落地!

作者|军路@比翼双军

早上一起床,战友给我推来一条微信《双军人调动,终于来了》,挺激动的,赶紧点开看看。毕竟双军人家庭的我们早就想到一起了,为了照顾家庭,我们也经常在电话里聊着谁先转业的话题。

文章称,“据了解,双军人的调动,此次先以通知的形式下发,在个别军种先期试点,等待最后的推广实施。试点的内容是:只要双方是军队人员身份(一方是军官,另一方是士官、文职干部、文职人员)都满足可以申请调动的政策,双军人任何一方都可以申请调至另一方所在单位工作。”(引1)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喜讯,我仿佛看到双军人家庭的“幸福曙光”,心里幻想着未来在一起上班、一起下班、一起回家的一幕幕……然而,当静下心来想想,针对双军人调动的政策,不免又有一丝顾虑。

顾虑一:能否解决双军人“难见面”的问题?

文章称,“只要双方是军队人员身份都满足可以申请调动的政策,双军人任何一方都可以申请调至另一方所在单位工作”。

申请到另一方所在单位工作,也就是双军人在同一个单位,笔者以为这个“单位”应当以“每周见得着面”为最低标准,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譬如,驻地分散的建制单位,一个在机关,一个在基层,虽然名义上都在一个旅团单位,但营区并不在一起,加上业务上来往少,几个月见不着一次面,那么调入到另一方单位,仍没有解决最实际的问题。

顾虑二:调动不设“门槛”,能否如己所愿?

双军人夫妻,任一一方可以申请调动,不设“门槛”。暖心的政策让人叫好,但在落地时,能否让双军人真正有选择的权利呢?这目前来说是个问号,也是比较担心的问题。

比方说,用常人思维,在可以选择单位时,特别是对于已经成家多年的双军人家庭来说,大多选择“就高不就低”,会申请到相对而言能够照顾家庭的单位。众所周知,在照顾家庭方面,在机关相比基层要好些,在大机关相比小机关要好些。

假如有一对双军人,女方在大机关,男方在小基层,男方能否申请调动至女方单位工作呢?但是大多机关又是“多个萝卜,盯着一个坑”(机关帮工、学习的人多,但实际都没有编制),一方申请过去了,编制岗位的问题不得不考虑。

顾虑三:跨军种调动,可行性有多大?

除了基层与机关的单位差别外,各军种之间的矛盾更是无法回避的担忧。

抛开军兵种专业的不同,就以陆军、海军、空军等各军兵种在征兵体检时,标准就不一样,一些军兵种相对更加严格,这个身体标准是否又会成为调动“门槛”呢?这仅是其一。

当然,由于政策目前还不明朗,即使是试点的通知,暂时也没有详细信息。针对跨军种的双军人,能否享受到这项政策带来的福利,尚不得而知。

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双军人群体,“一个军人,半个家;两个军人没有家”。

双军人家庭,比普通家庭付出的更多,亏欠“小家”的更多,从内心深处来说,我很期待着这样的好政策早日明朗,早日落实,早日惠及双军人群体,也只有这样才能早些打消当下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