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最后一球》,这届俄罗斯世界杯不圆满

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球迷尽情享受着这世界足球盛宴。

但这届世界杯,如果没看这部电影,对一个球迷来说,就不算完美。

作为俄罗斯世界杯献礼影片,俄罗斯电影《最后一球》能够于6月29日在国内上映。

今天下午,《最后一球》开启了福州站超前看片会,真是有激情,有欢笑,有泪水的电影。

《最后一球》讲述的是一个与足球有关的励志传奇。

前俄罗斯国家队队长尤里因为在一场比赛中情绪失控的赛场恶劣表现而弄得声名狼藉,不得已暂别绿茵场。两年后,一支名为“流星队”的地方菜鸟足球队意外邀请他担任主教练。面对球队的内忧外患,政府的质疑与无视,球场上各种黑幕与潜规则等,尤里毅然决然地带领流星队开启了一场为自己正名的战斗。

此片是素有“俄罗斯小李子”之称的85后实力派偶像男星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代表作有《激情》、《火海凌云》等)首部自编自导自演之作,而他本人也一直梦想着足球教练的角色,如今终于得以双重圆梦,故而他格外上心。

影片在俄罗斯上映就取得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可以说是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最后一球》和许多赞美弘扬运动精神的影视作品一样,走的是励志加温情的路线,不过足球本身的信仰加持让以及在世界杯期间的应景上映使得男主人公浮浮沉沉的坎坷经历令人格外能够感同身受。

专业球员也好,业余爱好者也罢,谁敢保证自己的足球生涯里没有错失过几个点球呢?

和每一个尚未经历过太多打击的年轻人一样,《最后一球》的男主角尤里也有过萎靡不振、试图永远逃避现实的时刻。当这样的处境降临,要么是人本身有足够坚韧的心性与自己的消极悲观情绪顽强对抗,要么就是身旁能有个人推你一把,催逼着人从胡思乱想的牛角尖里尽快走出来。在《最后一球》中,这个关键角色就是尤里的父亲。

剧中尤里和父亲间的父子情着墨颇多,很多人看后纷纷表示:“父爱如山,虽然他们不懂得表达,却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撑着我们,做着我们的超人。

或许每一个父亲都是这样不善表达,连小小的拥抱和鼓励都不肯给,但慢慢地我们会发现,他给你背过的高山,挡过的的弹雨。《最后一球》不仅是一个关于信仰与荣誉的电影,更是对父爱无言与细腻的刻画,无时不刻不给观影者最戳心,最飙泪,最共鸣的感动。

流星队胜利之后,每个人都脱掉球衣换上印有尤里父亲脸庞的T恤,全场更是突然拉开了印有尤里父亲脸庞的蓝色巨大幕布!这既是球员和球迷们对尤里工作上辛勤付出的肯定、理解与支持以及对其父的追思,亦像是其父在冥冥之中借众人之力帮尤里鼓劲加油。

至此,这段全片最令人泪目的桥段成功地掀起了一个高潮:足球于尤里而言,不仅是一项运动和工作,亦承载着父亲、球员以及球迷对他的爱。

在今天《最后一球》看片活动中,不少观众参与到了超前观影当中,看过电影的人都说自己被那股“不低头,无退路”的竞技精神燃到仰天长啸。

当最终胜利只差临门一脚,若不拼尽全力去赢取胜利,试问对得起谁?!

他们踢的是足球,拼的是人生。他们不是输不起,但他们更想赢!因此,唯有放手一搏,背水一战。

而现场不少女观众也因为感人的父子亲情而忍不住鼻酸眼红。在俄罗斯人如山似海的呐喊助威中,观众们真切地感受到:足球,是男人的浪漫,也是所有人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