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年少曾轻狂 老来多可爱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

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

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

一曰真,二曰忍

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

不允许弄虚作假

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

忍者,相互容忍也

——季羡林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他乐观豁达

总是一派乐天知命、风光月霁的样子

他率真坦荡

总能保持难得的清醒与真实

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

他就是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

年少曾轻狂

年轻时的季羡林与你我一样

有兴趣爱好,打牌吃瓜

有叛逆冲动,偶尔爆个小粗口

感伤时也会痛哭流涕

把感想写进日记

绝对的真性情

一九三二年九月十一日

我的稿子还没登出,妈的。

一九三二年九月二十一日

我以为老叶(季老的老师)不上班,他却去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十八日

脑袋里乱七八糟地满是作文的题目,但是却一篇也写不出——今天只想作一篇《自咒》。

酷爱喵星人

高冷的喵星人

向来深得文艺工作者的喜爱

老舍、丰子恺、夏衍、冰心、梁实秋

都是著名的猫奴

季羡林先生也是十分喜爱猫的

在散文《老猫》中刻画了

自己与猫咪相处的点点滴滴

足见对喵星人的“情深意笃”

季羡林先生养的第一只猫叫虎子,第二只叫咪咪。虎子脾气暴,见人就咬,咪咪则喜欢到处小便,桌上,椅上,沙发上,无处不尿。季老的家人都不喜欢猫,有时会拿鸡毛掸、竹竿等打猫。可季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舍得打猫一掌。就算咪咪尿湿了他珍贵的稿纸,他也只是抖掉上面的猫尿,等稿纸风干,无一句抱怨。

不完满才是人生

一说到大师

总难免将其无限美化,甚至神化

却忘了他们也是凡心肉胎

吃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

季羡林先生率直坦荡,乐观豁达

擅于自黑,幽默中带着些许孩子气

季羡林先生有一套著名的养生理论,叫“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所谓不锻炼,并不是真的不锻炼,而是反对那些为了锻炼而锻炼的“锻炼主义者”。季羡林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工作,工作需要强健的身体,进行一定时间的锻炼是必要的,但把锻炼弄得很刻意,弄得很正式,甚至主宰了生活的全部,就没有意思了。

第三点最为重要,对什么事情都心胸开朗,吃得下,睡得着,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

季羡林才情、名望、著作等身,受人尊重,名垂学林,然而他说,不完满。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

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羡林先生的一生

在外人看来辉煌不可及

不了解的人大概会猜想他是一副

枯守青灯黄卷、寂然了无生趣

“老僧入定”形象

殊不知,这个老爷子不仅质朴和蔼

还能卖卖萌

不矫揉造作更不倚老卖老

他慈、他趣、他真

他的人生,虽不完满,也非圣人

只是活出了精神上的独立

思想上的自由

如他自己所言:

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注:图文整理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