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期末


每至学期结束,无论师生,便觉得空气里总泛着股激动夹些惶恐的味道。放假了,解脱了,循规蹈矩的刻板生活就要告一段落,是该松松筋骨的时候了。学生们走在马路上,手中总在不停地扣着手机,不全在续接着游戏,多数是与家人联系“脱缰”的时间与相聚的地点,许多人需要预定车机票,尽快地与外地的家人团聚。老师们也不例外,在得知放假的第一时间里,都会匆匆赶回来告知一声,似乎,放假是我们人生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走起路来也格外的精神似的。 说到惶恐,似乎有些为过,激动呗。

​于学生来说,一年一个交代,学了一个学期,得有点成绩交付,总不能老是像《童年》里唱的那样:总是等到考试后,才觉得该读的书还没有念吧。于是,加班加点,突击恶补。对老师来说,学期末了,该完成的有没有完成,该总结的得好好整理整理,有许多人需要安排假期行程了。总之,似乎一切比开学还要忙乱些。 与此同时,学校会接二连三地收到教育行政部门一系列的红头文件:第一要著是严控有偿补课活动,防溺水安全,然后是具体到假期里每天的诸如教师进修,新课改培训之类,没完没了,基本上整个七月份就要在这系列安排中度过了。国家法定七八两月放假,可是真正属于放假的也不过四十来天吧,外界炒作教师假多,真是睁着眼乱说话。

​ 这几年,教师队伍不稳定事故高频萌发,又是讨薪,又是府门前静坐,甚至惊悚成了影响“社会秩序”维稳的大事件。政府似乎总是不把教师这个弱势群体放到心上,工资发放是能拖则拖,能少给就不会多给。由于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不作为,导致了教师直接与政府杠上的事频频发生。可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给你塌塌嘴(我们这儿方言,即给点甜头)了事。教师恐怕是天底下最为善良的职业了,因为有那么一大群善良的人的维系,因此,不管是收到挨打,辱骂,恐吓,甚至是被迫辞职,但更多人为了生存——当然,也不乏死心塌地献身本职的——自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的。可不觉间,教师又成了一种高危职业。学生不上课是你的错,学生校外休息时间里猝死,你要负全责;上课学生玩手机被制止,结果去跳了楼,那你必死无疑——不仅要丢了饭碗,还得赔你倾家荡产,容颜扫地…… 你说我好不容易安全地撑到放假,我能不舒心吐口浊气么!安全着陆,学校放心,教师安心。 以往此时,大家还有股小激动。因为每届带毕业班的老师,会有一次短距离少时间的旅游安排,即便其他年级的老师,也可以乘这东风之便,出些小钱,蹭点光,跟着去旅行一回。可是,眼下这种“小令人激动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原因很简单,一是安全第一啊,老师多金贵,出了安全事故,谁能负责得了?再说,出去多烧钱啊,经费你给啊?还有那么多假期排列,得要完成!于是,政府一纸呵令:禁止公款旅游!妈呀,吓死宝宝了。

​ 期末了,我们还有激动么? 可是,身为教师,不能不激动。没有激动的教师产生不了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一泓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没有涟漪的教育教学收不到丝毫的效果!有人说,一个发达的国家最显著的特征是对教育的尊重,对教育的尊重首先体现在对教师的尊重上!教师能够吃苦耐劳,我们并不缺那点小钱,旅不旅行也无关紧要(我们自行组织的已经越来越好),关键我们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起码的尊重。尊师重教,是几千年华夏文明的基石,我们不可偏废,也不能偏废。


教师是服务者也是独行客,他需要有强大的内心支撑才能寂寞地行走在这繁华滋扰,喧闹浸染的街市里,没有一颗静的灵魂,做教师是不够格的。 我忽然想起诗人席慕蓉在《独白》里讲过: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对于教师来说,我想这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恐怕就是我们心底里那份对职业的无限虔诚与心灵守望! 其实,在这种开放的大时代,观念重组,伦理更迭,道德革新,定有一场必然的社会分娩前的阵痛。


好在你我身为教师,自我修养,人格魅力,应是人前表率,人后楷模!人生的路,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才是一种豁达。何必总是把自己弄得那么累,埋着头赶路呢?路到尽头,往往错过了乐趣,错过了精彩。还不如我们一边行走,一边享受。因为看过的风景多了,遇见的人事复杂了,不也是一种历练么。总会有一些不愿想起,边走边忘;总会有一些美好,边走边储存。有人说,把颓废清空,人生的餐桌上,惟有幸福才是珍馐! 期末到了,这次要求我们7月14日才能放假。社会转型,教改也一直处于茫然无措之中,身为教师,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责任与义务,担当与守成,进取与摸索,努力与创新……我们虽然微词喋喋,但任重道远的守望还是不会缺失的! 期末,但愿只是学期的末尾,而不是期望的结束!

2018年7月1日于严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