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都柳江 解码隐世的千年传承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源秘境

那是我们内心最深的向往

寻访隐世的千年传承

听说,在区域文化都近乎一样的当下,中国西南的连绵山地间,还有一片现实版的桃源秘境。那里的人们以小聚落的方式深藏在一个个峡谷山坡里,穿着异乎寻常的服饰,用着神秘的“象形文字”,做着原始的手工,唱着古老的大歌……

千年的光阴似乎与这片土地无关。汹涌不息的历史演变、漫长的迁徙都未曾改变过他们的本心,他们就这样始终纯粹而自然的生活着。于是我们踏上了征程,去寻找一个答案,也是去寻找一条路,一个能找走到自己内心桃源的路。

沿着都柳江,在深山峡谷中穿行,与一个个原始的村寨不期而遇。这时,我们会停下脚步,深入村寨,探索未知文明的精彩,感受千年传承的无限魅力。

怎雷水族寨 解读神秘睿智的水书

水书是水家人的“易经”、“百科全书”,直接或间接地记录了水族先民关于天文历法、生产、防卫、营造、婚丧、生育、祭祀、出行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和认识。水书是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许多水家人仍然按照水书所示安排很多事项。

中国有不少民族都曾用自己独特的文字记载过古老而神秘的生活和信仰,它们或没落消失、或濒临绝境,但水书却被很好的保留下来,才让今天的我们能一睹古老文字的独特风采,能一窥远古社会的秘密。

宰荡侗寨 聆听珍藏着

民族往昔灵魂的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名片。它包罗万象,其中有对历史的追溯,有对蝉鸣鸟叫、小河流水等自然之声的模仿,有对男女爱恋之情的抒发,有对民众伦理道德的教化,有对民族的传统和身份的认同……

听歌师说,他们这里的小孩从四五岁起便开始学习唱歌,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即使长大后远离家乡,也会通过各种手段继续歌唱,创建乡里的唱歌群、举办线下的唱歌活动等等。看到侗族人如此坚持、守卫传统的精神,我们好像明白了侗族大歌为何能震惊世界的原因,也让我们预见到了它更加辉煌的未来。

摆贝苗寨 初识苗疆蜡染上的远古图腾

最后,我们走近了苗族村寨——摆贝。当我们沿着山路来到苗寨寨口处时,就被那随风飘浮的蜡染布所深深吸引住了。蜡染,是我国流传久远的古老印花工艺,而苗族蜡染因为其独特的纹饰图案更显特别。

那蓝白纹理间,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鲜活的图案,而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密码。蝴蝶纹代表族群的起源、鱼纹代表繁衍和婚配…..对于苗族来说,每一次的蜡尽图线都是对民族记忆认知的一次强化。

穿行都柳江

回程,行驶在宁静的山野,看着路旁原始村寨已经升起的袅袅炊烟,不禁让人陷入沉思。

一百年前,随处可见参差多态的区域文化。如今,像黔东南这样能坚持自我的“原始景观”已所剩无几。而这也成就了黔东南,一个独一无二、无法替代的黔东南。

这一路,想要找到的答案好像已经浮现在眼前。唯有守住本心,坚持走自己的路,才能在瞬息万变、浮躁喧闹的社会大潮中找到心中的那片桃源秘境,才能看到专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