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旅人|时光的浪子,你别泊岸

Play That Song

Train - Play That Song

开始做公众号之后,偶尔会有朋友叫我“作家”

哈哈哈每次听到这个称谓都很害怕(心虚)

因为在TIMES君眼里作家=写书的

既然是写书的,至少要有一部已经出版的作品吧

今晚这篇文章可能是近期最简短的了

简短却不简单啊

能用小小的篇幅表达清楚大大的感情

作者不愧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家

言语之间抑制不住收到一篇漂亮投稿的激动之情

下面一起感受一下文字的力量吧

欢迎“徐志摩的后代”们都给TIMES君投稿哈哈

三年前的秋天,我独自一个人来到清迈生活。

那时候塔佩门飞满了鸽子,周日下午六点钟,盛大的国歌和静止的人群画面也总是如约上演,宁曼路热热闹闹,清迈大学的湖水清澈静谧。

我总是在下午四点钟骑着小摩托去朝圣契迪龙寺。

第一年,有很多个时日,我绕着寺庙们顺时针转啊转啊转了不知道多少次,开心的时候,失落的时候,孤独的时候,迷茫的时候,纪念重逢或认真告別的时候⋯⋯

清迈的游人,顶着阳光雨露从我身旁走过,太阳过后,天上会飘雨,小鸟飞过,剩下澄清的天空。

后来,我在清迈断断续续呆了几年,这些年看着很多游人来了又离开,回来了又留下来,他们也许什么也不说,也许故事太沉重。

我们带着最微薄的行李,和最丰盛的自己,在世间尽情流浪着,到过一个寺庙,再进去另一个寺庙,永远不会疲惫,永远愿意栖息,因为有梦为马,一直向前。

在清迈的第二年,已经过了享受梦境的阶段,我开始学习这里的文化。

早晨等着化缘的僧人来家里祈福,等着第一缕阳光照进院子里的模样,午后睡一个浅浅的小觉,听知了在枝头叫唤,晚上吃一顿火锅,喝一场小酒。

周日的下午随着人流去寺庙拜拜,再到夜市凑凑热闹。唱歌跳舞对这个民族来说是含蓄的,祈愿和祝福却是永远也不嫌多。

清迈人生性散漫,一天大概只做一件事。

他们很注重生活的情趣,比如会定期去市集买花买草,也喜欢去给猫狗做点小头饰和衣服。他们不喜欢做饭,很多人家里甚至连厨房都没有,都爱到外面去吃,欢天喜地的。

和他们交朋友,往往没有人问你做什么工作,结没结婚,更多的是问你开不开心,有没有在谈恋爱。

在清迈人的生活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东西,他们守着自己内心的信仰,过着坦荡的生活,他们有一种从容的喜悦,却也有一些含蓄和羞涩。

在清迈的第三年,我学会了一些泰语,知道每一个月份都会遇到节日,并和当地人一起认真地过节。

会到素贴山的后山听村民们弹琴,也曾下水抚摸过美萍河的浪花,夜里骑着摩托车参加清迈大学的嘉年华,还会在某一个特别随心所欲的晚上在自己家后院放一场烟火。

从泼水节到水灯节到天灯节,还有花车巡游节,气球节,父亲节……

一个快乐的民族,一个很容易满足的民族。我和游行队伍们一起参加父亲节的为国王骑行,大半座城的人都骑着自行车,穿着象征国王生日颜色的黄衣服上街骑行。

那一瞬间,早就忘了自己是哪里人了,只不过是为了去完成一个仪式,一个完整的盛大的仪式。

就这样,三年过去了,很多人和我一样,离开,或者回来这里,他们都是朋友,朋友们都是这一场时光的浪子。他们情无畏,自由爱,渡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