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穆赫蘭道》這個電影?

一點情話驛站


謝謝邀請。如何評價《穆赫蘭道》?就像是吃一塊蛋糕,味道如何,聽聽口碑,看看評價,最後自己嚐嚐就知道了



很早之前網上見到過《穆赫蘭道》,網評說它是高智商燒腦片,很難懂,當時已經看過《盜夢空間》《禁閉島》《蝴蝶效應》等燒腦影片感覺燒腦片也就這樣吧。

看了《穆赫蘭道》簡介,沒有吸引我的地方,也就沒看。最近收到這個問題邀請,花了兩天的時間,斷斷續續的把它看完了。接下來談談我對這部電影的理解

在赫穆蘭道(美國的一個街道)上一個三流演員戴安妮因為殺了她的同性愛人卡米拉做了一個夢,夢裡面自己是個完美女孩化身貝蒂,有愛心有前途,幫助愛人戴安妮(卡米拉)尋找丟失的記憶


現實中:戴安妮過得不好,只是三流演員,拋棄了戴安妮和導演亞當好了,還有新的同性女友。現實中藍色鑰匙是扁的。夢裡面二人發現藍色鑰匙是菱形的

。夢裡面:貝蒂(戴安妮)星途耀眼。卡米拉依賴自己,卡米拉的男朋友亞當在夢裡妻子出軌,還被揍了一頓,被影片製作人凍結信用卡


夢裡結束是打開盒子消失了,現實中是殺人後被兩個老人的幻想逼的吞槍自殺了。煙霧結束,最後一個怪異的女人說了一句:寂靜。然後就結束了,結束了

如果說電影是一門藝術,那麼《穆赫蘭道》就是給有藝術細胞的人看的。或許影視專業的人分析它的情節,他的音樂,畫面,敘事。追捧它的人會說多燒腦,看細節刻畫多好,哪個是夢哪個是現實,有什麼象徵?

我看完之後倒是覺得《穆赫蘭道》值得多看兩次,是一部值得收藏的經典影片。演員演的很到位,很多小細節值得去推敲。

這裡有一個跟其他人不一樣的想法:就是實際上沒有兇殺案,也沒有做夢的女孩。一切都是寂靜俱樂部中那個女人講的故事,你看結局,自殺的女人都消失了。最後就只有她在了。


楊大官人賢娛


電影是給人類插上翅膀

延伸人的視野,伸長人的手臂去觸摸那些難以觸摸的東西

我很喜歡這個對於電影的定義,更加的詩意化的理解是

電影是在為人類造夢

那麼《穆赫蘭道》應該是那個最離奇的夢

在各個懸疑電影排行榜中

你總能看到穆赫蘭道的身影

並且需要注意的是,《穆赫蘭道》不僅僅是上榜,並且常年駐紮在各種野榜也好,官榜也罷的各類懸疑片排行榜的第一名。

為什麼?

因為《穆赫蘭道》是實打實的真正的懸疑片

《靈異第六感》《恐怖遊輪》《禁閉島》《非常嫌疑犯》對於大部分觀眾來說已經可以算得上是燒腦懸疑片了

可是對於《穆赫蘭道》來說,這些電影簡直就是給小朋友看的,這就要談到影片的導演

大衛·林奇

這是一個非常牛(zhuang)逼的導演,大衛·林奇的電影被稱為需要說明書才可以看懂的電影,他的電影運用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展示出現代人焦慮鬱悶的精神症候。他的電影風格陰鬱,暴力,同時劇情總是看似毫無邏輯和順序可言,看似碎片化,實則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充滿了獨屬於大衛·林奇的畫面衝擊感,簡單說這傢伙的電影就是:裝逼+暴力。

而《穆赫蘭道》可以說是這種電影風格的集大成者,甚至可能是大衛·林奇最好的電影,這一點也不誇張。

潮汐也特別相信那句話:邏輯特別清晰的人才能拍出讓人完全捋不清邏輯的電影。

而《穆赫蘭道》就是那種讓人一頭霧水,完全捋不清邏輯的電影。相信我,你會在整個觀影完全被整部電影的鏡頭給嚇得一驚一乍,完全沒有時間去在意劇情,即使在意劇情,你也根本不能理解劇情。

也許別的電影會像是一輛開往某個終點的汽車,一路上會有驚險,有黑暗,會遇到傾盆大雨電閃雷鳴,甚至是奇珍異獸。但是《穆赫蘭道》就不一樣了,你壓根不知道它要開去哪兒,除了你中途從車上跳下去,或者不小心掉進一個坑裡,你中途只能見識各種各樣讓你歎為觀止難以理解的事物,讓你一路緊張和驚悚著。最後下車的時候,只剩一臉的茫然若失。

可如果你願意第二次或者第三次的觀看此片,你一定會有豁然開朗之感

你會明白為何《穆赫蘭道》會讓逆有如此觀感

很簡單

這一切不過是一個夢魘罷了

在《穆赫蘭道》中那些讓人感官不適的場景

那些你看不懂的角色和令人摸不著的造型

那個開頭的群魔亂舞

那些奇怪的人物關係,和巧妙的鏡頭轉換

不過都是為一場完美的噩夢做下的鋪墊,這會是一部你看完後百思不得解的電影,但是你又會在某個夜晚的床邊,或者某個夢醒時分,突然發現,這就是夢的形狀,這就是用光和影堆積起來的如夢一般的東西。

所以潮汐很明確告訴你,這會是一部艱深晦澀難懂的電影,這不是一部那麼親近觀眾的電影,你甚至看一遍兩遍三遍都看不懂,但這絕對是一部如陳年老酒一般的電影,越品越香。


潮汐電影


非常值得看的一部電影,在好萊塢電影中,《穆蘭赫道》是神一樣的存在,是那種看一遍根本看不懂得電影,燒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