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人口变化

山东省从2003年到2017年一直保持人口增长,2013年和2014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8% 和 3.1%。近三年增速有所减缓,但2017年仍保持1.2%的增长率。从省内来看,各地市增长率差别很大。有些地市一直是人口流入地,有些原来的人口流入地变成流出地,有些则连年负增长。以下是2016年到2017年的人口变化情况。

东部沿海呈人口减少趋势

青岛原本是全省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2013年增长率达到 6.53%,其后增势趋缓,到2016年只增长了0.36%,2017年转为下降 0.86%。烟台和潍坊从2015年开始人口一直下降。日照从2016年开始人口转为下降。只有威海一直保持增长,但近两年增势明显趋缓。2016年和2017年增长率只有 0.39% 和 0.78%。如此下去,人口转为下降也未可知。

为何东部沿海会成为人口流出地?可能有各种原因,容易想到的是制造业下滑和外贸趋缓所致。山东东部历来比西部经济发达,但主要是靠制造业和外贸支撑。如今全国发展趋势是转向服务业和内需,山东也难免受此影响。

鲁南和鲁西有大量人口流入

鲁南和鲁西的经济相对落后,但几年来一直有大量人口流入。临沂、枣庄、菏泽和聊城都是如此。2017年临沂和聊城人口增长率分别达到 6.82% 和 4.63%。济宁历来也是人口流入地,2017年转而减少 0.45%。估计是一边流入,一边流出到大城市,相互抵消。

这几个地市在山东省经济相对落后,但比起外省的临近地区还算发达。山东、江苏、河南和安徽交界地区又恰恰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处之一,历史上属于中原地区,农村人口占比较大。随着城市化进展,这里的人口流动率很高。从数据看,主要是豫东和淮北人口流入山东和江苏。

鲁中和鲁北人口持续流出

从2015年到2017年,潍坊、淄博、东营、滨州、德州和莱芜都是人口流出地。尤以东营为甚,2016年和2017年人口分别减少 4.17% 和 4.19%。估计是石油经济衰落导致。潍坊从2015年开始成为人口流出地,流出量逐年增多,到2017年人口减少 2.7%。从各方面判断,这些地市的流出人口主要是去了济南、泰安和聊城。

泰安市人口变化很有特点,自2011年以来一直是人口流出地,2014年和2015年人口分别减少 10.25% 和10.59%,2016年仍然减少 4.39%,2017年却转而增加 3.09%。泰安和莱芜一样,与济南联系紧密,人口一直往济南迁移。估计2016年以来的房产限购阻止了这种迁移,反倒有很多原本选择在济南购房的人转去泰安和莱芜购房。

发展趋势

比较下2016年和2017年的人口变化图,可以看出一点显著区别:2017年人口增长地集中到山东西部,东部只有威海还在微增。山东西部本来人口就十分密集,全省一亿人口一多半集中在这里。照目前趋势发展,这里会聚集更多人口,密集程度可以和长三角一带相比。

在制造业时代,推动经济发展主要靠资金和劳动力。服务业时代情况大变,主要推动力是消费群体。服务产品大都是为本地人提供。消费群体越大越密集,服务业经济效益就越高。当前各大城市的人口大战绝非偶然。中国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转换,人口争夺是必然结果。山东今后如何发展,不妨拭目以待。

附数据说明:鉴于官方公布的人口采样统计十分不靠谱,本文人口增减是借助小学在校生人数间接计算出。计算方法是把全国小学生总数与全国总人口比例作为因子,用来修正各地小学生人数,以抵消小学生占人口比例变化引起的误差。

2017年人口变化

2016年人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