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尔-如东:一船LNG的现实价值与战略意义

一艘来自于北极圈俄罗斯亚马尔的巨轮,今天引起中国国家能源局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几十家媒体集中报道,国家能源局局长亲赴江苏如东接船。

这是一艘LNG(液化天然气)船。如果满载,运输量将达到7.5万吨。

亚马尔是俄罗斯著名的天然气产地之一。2013年,中国石油仅用9个月时间,即成为项目的合作者。现在,中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LNG)项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丝路基金与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共同实施。中国石油参股20%,丝路基金参股9.9%,法国道达尔参股20%,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控股50.1%。

对于首艘亚马尔LNG运输船的到来,这些评价都是正确的——开启了亚马尔项目向中国供应LNG的新篇章,为中国的清洁能源供应带来了新气源。

这艘船的到来,更现实的意义是,它有可能让中国突破国际LNG卖家的围猎。

中国天然气紧张

中国天然气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17年,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达到2373亿立方米。这个数字,比2016年多了15.3%。

这还是短期数据。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10%,3600亿立方米;2030年消费量将进一步提高到6000亿立方米。

中国国内天然气产量显然跟不上消费的需求,必须大量进口。

2018年6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为730万吨,同比增长30.9%。2018年1-6月月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为420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涨35.4%。

除国产天然气和进口管道气之外,进口LNG已成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来源。未来20年,为弥补国内产量和进口管道气不足,中国LNG进口还将增加1200亿立方米。

国际卖家热炒LNG:价格上涨近四成

今年的国际LNG市场,有点不寻常。

不寻常主要表现在价格上:国际LNG亚洲到岸价上半年一路走高,同比去年,涨幅高达80%。

再看7月14日媒体报道:最新的进口LNG到岸价格为10.31美元/百万英热,而去年同期价格仅为5.51美元/百万英热。

所谓淡季不淡,此之谓也。

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是:国际原油价格震荡走高。由于亚太地区LNG进口合同中70%的价格与石油指数挂钩,油价回升推高了LNG到岸价格。

另外一种说法是,有国际卖家抬高价格,是冲着赚中国人的钱来的。

中国天然气需求持续高涨,已经不消说了。中国的冬季,也是LNG买家们盯着不放的一个重要季节。

到了冬天,中国北方地区处于取暖季,天然气消费量陡然增加。去年,由于天气、煤改气以及工业等生产需求强劲,中国天然气供应吃紧,更被媒体形容为“气荒”。

作为调峰的主要选择,LNG此时最受宠爱。国际卖家知道,中国的能源企业在此时即便赔本也要买入,以解国内民生的燃眉之急。于是,现货价格乘机而起。

进口LNG价格不断上涨,国内企业的LNG进口成本增大,因而国内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也一路上涨。

7月9日-13日,LNG均价由周初的3675元/吨涨至7月13日的4090元/吨,整体大幅上涨11.29%。与去年同期的约2955元/吨相比,上涨38.39%。

亚马尔:新气源

今天的这艘LNG运输船,能打破国际LNG卖家对于中国的围猎吗?

很难说。

但是,毋庸讳言的是,包围圈已经被撕破——

首先,亚马尔有大量的天然气资源: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3万亿立方米。

其次,LNG产能巨大:到2019年,三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全部建成后,项目每年将可生产1650万吨液化天然气。

第三,中国拥有权益份额:中国合计拥有29.9%的股份。

今天的这艘船,只是来自亚马尔的第一船。未来,输入中国的亚马尔LNG将未定在每年300万吨。

到2019年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全部建成后,该项目的三条生产线每年将向中国稳定供应300万吨液化天然气。相当于4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供中国37万个普通家庭一年之用。

新航道

承担运送亚马尔LNG的船,叫“弗拉基米尔·鲁萨诺夫”号。它从俄罗斯萨贝塔港出发,向东经过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直到白令海峡,达到江苏如东,总共航行了航程约10700公里,时间20天左右。

如果它走常规的苏伊士运河经马六甲海峡达到中国,航程将是24100多公里,时间达到40天左右。

一条新航道的打通,意味着:成本大大降低。

在我国,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都要依赖海运。目前,中国的远洋航线虽然不少,但是通往欧洲的航线有限,且面临着各种成本、安全等问题。

数据显示,一旦北极东北航道正式开通,我国沿海诸港到北美东岸的航程,比巴拿马运河传统航线缩短2000到3500海里;上海以北港口到欧洲西部、北海、波罗的海等港口,将比传统航线航程短25%-55%,每年可节省533亿到1274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

一艘船到达的意义,远超其上所载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