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車市消費增長不強

今年1-4月的乘用車市場增長速度好於17年較多,但結構增長不強。除了新能源的亮點,其他版塊有些低於預期。我擔心消費不旺的問題與樓市火爆組合總體不利於車市增長。目前中部地區不強,未來的南北差距的確值得擔憂。

1、SUV市場表現較差

2018年的車市增長感覺又是乘商分化,乘用車消費走弱,卡車市場相對較強。

前期的SUV始終是車市增長核心主力,現在的SUV零售增速已經回落到低位,這也是車市增長不強的體現。總感覺今年車市有些偏弱,SUV的增長是延續MPV的暴跌後的低迷。

SUV的增長動力有豪華SUV、合資SUV、自主SUV 三塊。車市消費高端升級很好,目前的豪華SUV仍是車市增長的亮點。

隨著3月初人大會議的的降低汽車關稅的政策宣佈,進口車就進入急速的低迷期,同比的零售增長從10%左右增長,迅速下滑到近期的大幅負增長。但這對國產的SUV影響不大。國產SUV的高端相對穩定,進口關稅暫時不影響國產主流SUV。

2、自主表現不強

過去幾年的自主品牌依託MPV和SUV的浪潮,實現了爆發式的突破發展,部分優秀企業表現很好,改變了過去由傳統轎車主導乘用車的市場格局,也導致傳統轎車企業逐步沒落。

但16年開始的MPV下滑負增長,是持續的超預期的低迷,主要是需求問題。

18年車市增長不強,本應高增長的車市表現偏弱,主要也是SUV的表現不強。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的增長動力不足。前期的長城等主力廠家產品投放基本到位,去年的吉利等投放慢年的廠家也基本到位,形成SUV的自主佈局基本完成後的增量較少,車市自然低迷。

但從MPV的市場看,市場下滑,即使有強力的產品投入,也難以改變下滑趨勢。17年以來有長安、比亞迪、通用等企業投入較好的MPV產品,但市場依舊負增長較大。感覺MPV還是需求的問題,並非供給側的問題。

3、中西部車市概念讓位南北差距?

從車市的區域增長結構可以看到異常。一直說車市的增長動力是中西部和二三線市場,因為中西部的消費群體比較窮,普及速度慢一些。

但近期的增長看,經濟發達的南方的增長快於北方,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中部地區車市表現一般。

過去說投資不過山海關,這是玩笑。但17年天津的人口也出現5%的負增長,然後開始搶人大戰,這也是出乎預料的。北方的經濟增長總體不強。

目前的車市增長主要是華南市場和華東市場的銷量增長,西南市場也是增長較好。但全國其他市場表現一般。

而中西部的增長較強的主要是房地產的拉動,中西部是人口流出的省份,但房價18年一直較快增長,銷售面積增速慢於銷售額增速,成為中國車市的反差。中西部的人口外流華東華南,而樓市漲幅驚人,也是未來的風險。

目前的手機消費已經出現下跌,車市消費也是嚴重未達預期,居民的消費不旺與上游的高利潤形成反差。只有改變樓市的炒作保價的預期才能促進居民消費迴歸,否則居民的總體收入被房地產的擠壓將持續嚴重,消費不旺的問題會對車市帶來更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