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文理分科”就是穷折腾?

现在的语境下,讨论真问题自然是很难的,因为真问题说到底只有一个,大家心里都知道。在这个根本原因解决之前,无论如何,我们的教育都是本质相同而程度不同,仅此而已。

当然,不是说根本原因解决之前,我们就啥也不干了,只有等死了,也未必。虽说真问题只有一个,但我们尽可以提出一些无限接近真问题的问题。不过呢,文理分科是不在其中的。我正面来谈几个理由。

首先,从我们现在的12年的教育科目的设置来看,初中和小学是文理不分的,高一也是文理不分的,浙江的多数普通高中,是从高二开始文理分科的。现在有人说文理分科导致我们国民素质不高,这样就很令人怀疑,莫非我们国民的素质都是靠高二高三两年培养的?小学6年,初中3年,漫长的9年的全面教育,就比不过高中2年?这是很荒谬的事情。事实上,现在高中生升学压力很大,初中生压力也很大,他们片面追求考分,这种状况不是文理分科造成的,直接原因是考试制度。

其次,当然文理分科是不够科学的,但未尝没有一定的科学性。以我自己为例,从小数学不好,到现在,仍然对数字不敏感,所以买菜买米打酱油,从来不问价格,他说多少就多少。高中时我读的是文科,现在我喜欢文艺,但这没妨碍我的日常生活啊,除了俺老婆要抱怨我素质低外,基本上没第二个人说我素质低。当然,从人的多元智能看,的确不能简单地分为文理科,但你若要改革,那就改得科学一点,以个体差异为根本依据来改,这才是你们高唱的“以人为本”,可不能只是简单的取消文理分科,那太不负责任了。应该按照多元智能,科学地分科,比如分为音乐科、美术科、电路科、机械科……我儿子菜虫虫喜欢拆玩具汽车的轮胎,家里每一辆车都被他拆下轮子,他的多元智能就表现在拆轮胎上,以后分科科学了,可以叫我儿子去读“拆轮胎科”。事实上,任何一种分法,都会有不够科学的地方,完美只有在天上。我也喜欢改革,但改革应该越来越往人本主义的道路上去,而不是不负责任地取消罢了。我知道他们改不成这样,牵涉的东西太多了,整个教育体制都没有准备好,他们闭门造车,贻笑天下而已。

再次,现在,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一个硬壳,在这个硬壳里面,任何改革,都会变形走样。这是我的经验,亲眼目睹。比如,浙江现在推行“新课程改革”。这个新课程改革可真是个好东西,在推行之前,我就读过新课程的指导纲领,的确很棒,比之前的教育理念,不啻有天壤之别。新课程的具体操作方式,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增加了体育、劳技的分量,体育课有了专项的科目,足球班、羽毛球班,都开起来了。比如,文化课程有了必修课和选修课,教材也有很多套,拥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可是,真的这个新课程推行之后如何呢?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现在这一届高三毕业生,是新课程开始之后第一届,他们的考试负担,比以前更重。比如,光是英语的听力,就要考3次。以前,学生的全部精力无非就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现在还有通用技术,这个也要参加高考,虽然只是一部分选考的同学。新课程的本意是,通用技术可以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可是一进入中学这个体制,马上变味,于是学生的负担不是减轻而是加重。再说说看上去挺美的选修课吧,我以前就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必修的选修课》。所谓选修课,本意总是叫学生自由选,现在呢,省教育厅给全省中学生都选好了,大家一起选修《论语》。原因你也可以猜到,因为统一高考需要统一教材。呵呵,世界上有比这个选修课更神奇的吗?

现在教育部又要改革了,真是在其位,谋其职。但作为一个高三的任课教师,作为一个热爱他的学生,目睹他们白天黑夜题山卷海暗自悲伤无计可施的可怜的中学教师,我只想请求,不要再折腾我们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哪有一个民族是以摧残他们的下一代为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