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塑料普通話」爲什麼感染力那麼強?

薛程峰


其實,來到湖南,很多外地的人都會被弗蘭人(湖南人)港(說)的普通話所吸引,它的感染力或者說“傳染力”是巨大的!因為我是有親身體會的,如果一個宿舍裡,有一個湖南人,那麼相處一段時間,整個宿舍說話的語調都會不經意間變成湖南音調。

主要表現在每一段話都會不自覺的帶上咯、咧、啵、吧、噻等口氣詞。例如:要得不咯、你怎麼可以這樣咧、你快點噻、你吃飯了啵等等。

那為什麼湖南人的“塑料普通話”這麼有感染力呢?

首先,湖南人的“塑普”其實是當地方言和標準普通話的相互融合。

“塑料普通話”其實並不一定就是特指湖南人說的普通話。準確的應該說是不標準的普通話都叫塑料普通話,因為像其他省份也有“塑料普通話”,例如四川人就管他們不標準的普通話叫“椒鹽普通話。

因為湖南方言有許多“專有名詞”,如:恰飯(吃飯)、妹陀(年輕姑娘)、堂客(老婆)、細伢子(小男孩) 等等,由於這些根深蒂固的專有名詞方言,使得湖南人常常說著說著普通話,就會忘記轉換,直接用普通話的調調 說著湖南的方言,由此就產生了:塑料普通話。

其次,湖南人說話一般語速快,音調高,存在感很強。

湖南人說話有時候就和當地人一樣,熱情,歡快,可愛。湖南話的語速一般比較快,例如湘鄉話,有時候你和湘鄉人對話,還沒等你反應過來,他已經說了一大串了。

除了語速快,湖南話的音調也高,獨特的句尾詞“咯、麼、子、啦、塞、嘞”,有時候說著說著就唱了起來,甚至還有草根歌手把素普改成了有趣的rap。

也正是湖南塑普的洗腦效應,讓很多外地人在與湖南人相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被“洗腦”不知不覺被“內化”,然後很自然的就開始模仿。

最後,湖南人塑料普通話的影響之廣,少不了電視臺以及其他媒體的宣傳和吐槽。

當然,湖南塑普之所以可以被全國著名,很大一部分少不了媒體的宣傳,例如湖南電視臺的方言強勢宣傳,有時候主持人的一句搞笑塑普就是整檔節目的笑點,其他網絡平臺上對於湖南塑普的幽默吐槽也功不可沒。各種塑普的網絡段子在網上風靡,使得湖南塑普也收割了一批忠誠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