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师的教育理念

刚才翻博客,发现2015年写了同样的一篇文章,内容居然是空白,所以上来说两句。


1、南师的教育无用论

是要父母尊重孩子的秉性,因材施教。因为父母“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理,从现代心理学上看,是爱”理想中“的孩子,不是无条件地爱现在的孩子;另外,是想通过孩子的升学来弥补人生的遗憾,让孩子为自己增光,这种心理是及其自私的,因为这种自私心理隐藏在亲情关系里,以“爱”、“关心”和“责任”的形式发挥作用,所以很不容易被人发现。

比如,孩子分数考得好就开心,考不好就对孩子坐脸色、发脾气。一个人的成长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如果是为别人,那他的自我时假的,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为父母读书、为了别人的眼球而读书,都会导致人格的分裂。

所以,要把学习的事情(责任)交还给孩子,不要越俎代庖,不要为孩子学习的事情操心。

现代年轻人很痛苦,出了心理问题,都与父母把害怕失败的情绪传递给子女然后让自己的子女努力学习有关,不但有关,是最直接的原因。二十一世纪精神病为什么流行?就是父母重视考试成绩,不重视亲情在人格成长的作用。

解决的方案,是父母和孩子讲义气(情义),义无反顾地承担孩子学习不好、考试失败的可能性。

父母担心子女的学习,就是功利主义,是有悖于亲情关系的。

2、教育是增上缘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兴趣,是因。

所以南师提倡快乐读经,读得少,每次持续时间不长,读书的氛围要有趣,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要勉强。

孩子有了学习的意愿、学习的动力、学习的兴趣,有了这个因,然后父母给他创造学习的条件,支持他,就是增上缘。

越早把把选择权、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不断尝试,不断在错误中学习,不断自我总结,从而练就孩子的决策能力,孩子才会越早决定他职业和人生的发展方向。

支持孩子不断尝试,不断试错,这就是教育的增上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