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中,530人只剩下43人,改当排长的营长,41年后成为上将

1953年7月13日,54军第135师奉命参加金城反击作战。

这是全军抗美援朝的出国第一仗。

李九龙率领的第404团1营配属营无后坐力炮排、机枪连一个排,负责坚守芦洞里西侧的无名高地,打击从后洞里来犯之韩军。

这是华川通向金城的必经之地。守住了该高地,就扼住了金城与华川的咽喉。

7月15日,天刚亮,韩军就开始发动进攻。数十架飞机和上百门大炮轮番轰击。经过反复争夺,第404团的西北山阵地被韩军占领。敌人开始向李九龙的第1营阵地推进,与左翼第4连、第3连成三角对峙.

战斗进行到下午,第2营阵地相继告失。第1营的处境一下子就变得孤立和艰难起来。

第二日凌晨,韩军在坦克掩护下向第1营阵地轮番进攻,一日激战,死伤惨重。

19日11时,李九龙接到新的任务,团里命令第1营夺回第2营4连丢失的巨里室北山阵地。李九龙带领各连干部察看地形时,意外的情况发生了。韩军突然向第1营第3连阵地发起猛攻。阵地多处被撕开缺口,情况十分危急。李九龙立即组织力量抗击,并向团长请示,建议将夺取巨里室北山的行动改在次日进行。团长批准了他的建议。

这时第3连已经陷入了韩军的四面包围之中。李九龙命令第3连死守阵地。在5个昼夜中,3连官兵打退韩军26次进攻,毙伤敌兵500多人,最后全连仅剩11人,其中9个人身负重伤。李九龙组织人员冲上阵地,把伤员抢下来,同时命令第2连接替第3连阵地。

刚把第3连换下来,李九龙立即转到对巨里室北山的攻击。

20日3时,第1连和第3营第9连顺利进入攻击位置。

炮火刚停,第1连指导员率领官兵从西北面往上冲击,副连长带领第3排在东北山体两侧向着巨里室北山主阵地猛冲,第1连连长率第2排随后跟进。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在凌晨5时左右,终于将巨里室北山主要阵地夺回来。

但是,经过连续几天的恶战,第1营530多人伤亡只剩下了43人。李九龙没有泄气,把43人组成一个排,自己担任排长,副教导员担任副排长。然后,他们号召大家:“我们要勇敢地面对敌兵,英勇杀敌,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大家庄严地举起拳头宣誓:

“坚持战斗,誓与阵地共存亡!”

李九龙带领43名指战员抢修工事,作好抗击敌人的准备。正在他们准备再一次出击时,团长来电话了,哽咽着说: “我团已圆满完成任务,上级命令我团撤出阵地,你营阵地交兄弟部队防守。”

李九龙将阵地移交第405团1营后,带领42人撤出了阵地。

李九龙一生身经百战,这一战却是他平生最难忘的一次战斗。

1955年9月,李九龙在朝鲜被授予大尉军衔,升任第404团副团长。1956年4月,调任第135师司令部侦察科科长。1958年7月,随部队撤离朝鲜回国。在战火中,李九龙成为了解放军一员杰出的战将。1994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距离金城反击战刚好4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