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企业开展不限量套餐自查,电信运营商能不能给用户真实惠?

最近这段时间,人们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无限量"套餐业务可谓是评头品足议论纷纷,可无论你如何选择,似乎总有一个坑等着你。用户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公司三大电信公司在其"不限流量"办业务时的限制条款总是标识不清,对于限速问题也不着重表述,这导致用户刚脱狼窝,又入虎穴。

现在工信部终于下令整改了。

6月9日晚,工信部官方微博发布一则消息,要求基础电信企业规范"不限量"套餐的宣传行为,文中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当前"不限量"套餐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全行业立即开展自查工作,切实规范此类套餐的宣传推广行为,不得夸大宣传,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这条微博在近几天热度只增不减,人们好评如潮。

工信部这一则消息发布后,电信和联通相继作出回应,两方企业已经全面启动各级经营单位的自查与整改工作。对于整改结果呢?,我们拭目以待还老需要等待时间去验证。

对于三大电信运营商,这么多年来,用户怨声载道,不是一日形成的。那么用户为什么如此期待运营商改革呢?

国内的情况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不限量"套餐坑不少

随着现在短视频行业的火爆,人们利用闲暇时间就喜欢刷刷抖音、快手、微博等等,而智能手机消耗流量特别快,对于重度用户而言,一天1个G流量,可能根本不够用。所以,电信运营商抓住机遇,推出无限量套餐业务,自然深受用户欢迎。

中国移动的"任我行",88元档不限量套餐按说是相当合适的,不少新用户都办理了,但套餐里面的限制条款你注意了吗?在使用超出10GB流量之后,上网速度将从最高300Mbps降至1Mbps。在后期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扣费情况和网络加载不出来的画面,这很让人气愤。

还有其他限制使用条件,比如是本地流量无限使用,全国流量不含在内、或者只限新用户办理,老用户无法享受这一权益等等。三大企业的套路都一样,用户却又不得不买单。

这些限制使用条件,使新老用户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真的是刚出狼窝,又入虎穴。

国外的流量现状很便宜

人们对工信部的这一做法,欢呼的同时也很羡慕。国外的流量使用消费,原来比中国的流量消费便宜好多,而且也没有限制使用条件。

据调查芬兰的电信运营商是Telia,这个运营商主打的业务是29.9欧元(约225元)的不限量套餐,中国移动也有同款,那就是238元的"任我行"无限流量套餐。两者相比较,芬兰的售价更低一些。还有更关键的一点,芬兰的无限流量套餐没有任何使用限制,用户可以一直保持4G网络,而中国移动的这一项业务,流量门槛为40GB,超出40GB之后最高速为1M,多么明显的差距。

芬兰如此,印度、欧盟也是如此。据最新数据显示,印度流量均价19.35卢比/GB,合人民币1.84元/GB;2017年11月欧盟28国流量均价为2.4欧元/GB,合18.3元/GB;而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7年12月中国流量价格为26元/GB,相当于印度的14.13倍,比欧盟高出了42%。

看到这里,人们只能呵呵了。价格如此低廉的原因,是这些国家运营商企业很多,彼此之间竞争激烈,那么受益的就是消费者。

国外电信运营商很多,竞争激烈,价格低廉;中国的运营商只有三家企业,市场竞争压力小,相应的导致了流量的价格高,用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既然无限流量套餐业务已经出现,又为什么额外增加如此多的限制使用条件,这就让用户产生了愤慨。据此,工信部已经公开表示将于7月1日前实现全国流量无差别。到时,中国的流量单价走低还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