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齐云山游记

安徽黄山听得多了,叫得顺当了,安徽齐云山还真是没听说过。很早我就知道齐云山的南酸枣糕很好吃,但那是江西特产,那是江西的齐云山,赣南第一高峰。如果说黄山大气磅礴,那么齐云山应该以精巧取胜。齐云山不高,仍有它的许多特色,道教文化、丹霞地貌、徽派建筑、摩崖石刻、山间飞云等融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历史上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的美誉,白岳就是齐云山。而齐云山还与武当山、龙虎山、青城山并称道教四大名山。总之,慕名而来游安徽齐云山的人没有人会失望而归!

(接上一篇游记)在休宁看完了万安古镇和古城岩,在县城里吃过晚饭,我们先到休宁客运西站,但去齐云山的乡村客车已经下班了,我们就返回到路边等车。去齐云山或经过齐云山的车很多,跟售票员说好了我们要从登封桥上齐云山,到站点时叫一下。售票员叫我们下车,我抬头一看,原来还有个叫登封街,就在路边。天色已晚,我们不多恋景,过登封街,再过登封桥,从九里十三亭爬到望仙楼,售票门紧闭,无意间我们免了票。看来很少人夜晚上山,景区内没有路灯,我们借着手电筒的光线,顺着路,糊里糊涂地来到月华街。齐云山上不愁找不到住宿,一般一晚是160元或150元。我们住在月华街的月华楼酒家,含两人早餐共180元。住宿条件一般,早餐也只是稀饭馒头加点花生米,还有个酱榨菜。不过这民宿式的住宿,使我们很自然地跟这一家人交谈,了解了一点齐云山风情。

这是一个和美的家庭,它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道教正一派“修行在尘世,尘世即修行”的理念。爷爷是道士,也有种植茶园,雇用别人采摘茶叶,晚上在旧屋子烘制茶叶——毛尖。我们也跑到旧屋里去看。爷爷忙着活儿,奶奶在添减柴火,把握火候。奶奶除了帮爷爷一起制作茶叶,白天还在山上卖香。爸爸是道士,还经营着家里的酒家,晚上我们吃的夜宵——面条,就是爸爸煮的。妈妈除了跟爸爸一起看管酒家,还是导游,大白天带团游齐云山。孩子不大,姐姐是个懂事的孩子,小妹妹胖嘟嘟得可爱。第二天,我们早起看日出又爬方腊寨,过紫云关,看完了玉虚宫,太素宫,九点多才回到酒家,那时只有姐姐在家里照看妹妹,还拿早餐给我们吃。我问她是在哪里上学,山上还是山下;她说要到山下去读书。忘记问了是怎样去上学,应该是住宿,不然,一天一个来回路途挺远,不方便。

因为天黑黑才到齐云山,根本就没看到什么景。我们游玩齐云山应该是从最高峰看日出开始,然后到团队一般不会去的方腊寨,紫云关,五老峰,接着是玉虚宫、太素宫、小壶天等,再是三天门、二天门、一天门,最后才是霞客古道(九里十三亭),倒着游齐云山,另有一番特色。

看完日出,我们不马上回住处吃早餐,而是继续往里走去方腊寨。

古人就是有雅兴,而齐云山的丹霞好像特别适合刻字,摩崖石刻非常多。

神秘长廊

方腊寨,又名独耸峰,三面绝壁临空,卓尔超群。

爬上方腊寨,不要返回,后面有栈道直接去紫云关。

紫云关,夹于独耸峰、五老峰之间,地势险要有如关隘,传闻其上常有紫色祥云萦绕,因而得名,是古时西入齐云山的必经门户,又称西天门。

清晨,空气清新,从最高峰到紫云关到玉虚宫,一路非常清幽,除了上方腊寨,上紫云关,有点爬山,其他的地方都是栈道下坡或平路,非常好走。

左为独耸峰,右为五老峰

会仙阁,坐船漂流就是从这里进出齐云山,有工作人员把守。

快乐的采茶女

浮雕壁画的感觉

五老峰,五座峰参差为群,犹如五位仙道躬身面北拱揖参谒。

横江,登峰桥

一边上一边下,可到毓秀亭,据高处,远眺揽景。

紫霄宫玄帝碑铭;唐寅仅存的传世,俗称唐寅碑。此碑由江南才子唐寅撰文,书法大家戴炼手书,纂刻家汪肇纂额,号称“三绝碑”。

玉虚宫

小壶天:内藏乾坤,接玄通生,是道长闭关修炼之处。石坊建于明正德年间,状如峨冠,人于壶中寓意加官进爵。

不知道真假,反正我没找到。

香炉峰

天气真好,景色真美,怎么看都觉得美如画。

太素宫始建于南宋宝庆二年,原名佑圣真武祠。明嘉靖皇帝求子灵验后敕建,并赐名玄天太素宫,成为江南第一皇家道场。太素宫选址奇绝,有中第一风水宝地之称。1983年,北京清华大学周维权教授,就将太素宫的风水案例收入了他的《中国建筑园林史》。

榔梅苑:徐霞客两上齐云山的下榻之所。

太素宫

月华天街:因状如一弯月牙而得名,在这条街上道观和民居相临,香烟和炊烟互绕,道教修行和民俗生活相融,完美诠释了道教正一派“修行在尘世,尘世即修行”的理念,被誉为中国道教第一村。

三天门

二天门

二天门旁门过去这条路尾的平台离香炉峰最近,也是远拍月华街的最佳地点。

我觉得导游带领大团小团,无所顾忌地介绍打扰,影响道士的修行了。

一天门,亦称“象鼻岩”。

真仙洞府

一天门

寿字岩

栖真岩:唐乾元年间山东名道龚栖霞于此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宋元时崖下建有初仙馆,现存建筑为明代兴圣殿、雪崖馆遗址。

梦真桥

望仙楼,从霞客古道上山的,还是坐缆车上山的,都是在这儿买票检票正式进入景区。

渐入仙关亭

云水亭

海天一望亭

松月亭

瞻敬亭

凌风亭

中和亭

登高亭

环峰拱秀亭

步云亭:九里十三亭中的第一座,齐云山古称白岳,因年均260天的云海奇观被明嘉靖皇帝赐名为齐云山,其云海生成时离地面高差常常只有七八十米,人至此处身处高雾,难辨仙凡;同时,齐云山以祈福灵验著称于世,五求之一的“入仕让徽州学子趋之入婺,他们将这一登山行程比喻成“平步青云”,故古人在此建亭名“步云”。

九里十三亭(霞客古道):齐云山素以“道”闻名,古之先贤在谋划整山布局时无不求与道数相契合。在短短的1.5公里的山道上,建有十三座风格迥异的亭子,这既是为了方便香客游人休憩之用,同时也是道家渴望长寿永生理念的体现。“九”为易中天数之最,至阳;“十三”取象龟背上的版纹,龟为水之精,至阴,二数相合,可知“九里十三亭”蕴含了阴阳和顺健康长寿之意,帮有“齐云山上走一走,延年益寿九十九”的说法。后因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于万历四十四(公元1616年)年和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两次浏览齐云山,均沿此道登临而获“霞客古道”。

水质清澈无污染,可以洗青菜

登峰桥

离开时,在车上匆匆抓拍了一张。

在车上回味着齐云山的秀丽景色,还有蓝天下,阳光中,熠熠生辉的新叶。我觉得齐云山的最佳游玩时间也可以是暮春初夏,这时树上翠绿的新叶尚成荫,娇嫩,清新,一尘不染。漫步在齐云山中,时不时地眼前一亮,树叶绿得可爱,增添了不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