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为友,常识作伴|吴再柱

贤者为友,常识作伴

——读吴贤友《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

(一)我羡慕那些履历丰富、见多识广的教师。吴贤友就是这样的一位。

他教过乡村初中,任职过省级示范高中,还受教育部征调,被派往澳门特区担任教学指导工作。

在《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一书中,他把内地教育和澳门教育进行比较,是很吸引眼球的。他说,在澳门的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去见“周公”的场面并不少见;澳门经济繁荣、物质丰富,学生升学压力小,课余时间充裕,但他们之中拿着书阅读的人很少,基本被手机“绑架”;孩子们学校缺乏热情和动力并不能完全归结于缺乏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而是因为教学本身……看来,澳门的基础教育,澳门的课堂教学,问题也不少。

总体上说,澳门学生的文化成绩比不上内地,但学生的综合素养、师生之间的深挚感情,恐怕是很多内地学校无法企及的。作者说,当下的内地学校,学校的社团活动、节假庆典、文体娱乐都删繁就简,以至于有学生笑称,中学三年的学校活动就是每周一早晨在国旗下的训话。在这样的情景下,怎敢期望学子们对自己曾经生活多年的母校心怀感恩,想来回报?又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得失荣辱与母校的教诲扯上关系?

这让我想起这样一个案例。某“名校”在高考后,给一名考上清华的学生发了7万元的奖金;高三年级新学期开始了,学校打算请那位“学霸”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讲学习方法之类的经验;但那位“学霸”问班主任,多少钱一节课?班主任说,学校培养你不容易呀,要懂得感恩呀。该“学霸”说,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那位得意“学霸”的几句话,狠狠地打脸了那个班主任,打脸了那所名校。

这虽然是个案,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试问一下,当年我们曾教过的许多“优秀学生”,他们有多少人感谢“恩师”,回报“母校”?我们能怪这些学生没有感恩之心么?我想,我们更多的还是要思考我们的教育。因为“培尖”,助长了一些学生的骄、娇二气;因为“拼率”,我们曾无视那些成绩不好、性格内向的学生。

作者在《每个学生都该成为学校的骄傲》一文里,引用粤华中学原校长孔智刚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值得我们深思:

多年前,在我教过的众多学生中,有的学识渊博才智过人,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栋梁;但也有不少平庸之辈,他们职位低微,但仍然怡然自得,默默耕耘,同样也在造福人群。

很多次在来往港澳的船上,我都会遇见一位在船上服务的校友非常友善地向我打招呼,为我安排座位后,又必见他毕恭毕敬地好好招待其他的乘客。我看到他那种敬业乐业及不卑不亢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另一位校友因为学业欠佳,当了清洁工人,他在校园周围清理垃圾及打扫时,不时向路过的老师们问安,他并不以他的职业低微为耻,还积极地参与各种校友会的活动。他育有一子一女,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了。我也同样为他们感到光荣。

(二)我敬佩那些与书为友、推崇阅读的贤者。吴贤友就是这样的一位。

吴贤友认为,一些课堂上,缺少阅读过程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提炼;以别人的解读先入为主,缺少元典阅读的自身体验,问题的症结可能在于我们很多指导者自己不能、不会、也不愿读书。

我也听过许多语文课,大多教师都是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然后完全按照课件的流程提问、作答,而教者没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没有自己的文本见解,没有自己的教材整合。也就是说,教者带着学生一起去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这样的课堂是很让人担忧的。

该书在每一辑的标题下,都恰到好处地引用几句教育名言,比如第一辑《做有温度的教育》,就引用了夏丏尊的话:“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行文中间,作者也常常插入一些小故事、经典语句,比如张伯苓的戒烟轶事,抗战时期刘文典的“困难当头,宁可被飞机炸死,也不能缺课”故事,胡适写给吴健雄的通信故事(“凡第一流的科学家,都是极渊博的人,取精而用弘,由博而反约,故能有大成功”),梅贻琦的“从游”之说,奥巴马的儿女情结,等等。这样的引用,看似寻常,其实折射出作者潜心阅读、善于积累的好学风。

“课堂上,我喜欢把我阅读过的书目、摘抄的笔记、提炼的观点、写出的文章,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阅读能够收获直观的感受。”作者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带动了学生的阅读和积累。“有的学生也循着这条路径或借或买,去读去写。同学们也喜欢把他们的抄写本拿给我欣赏……”这种做法,笔者深有感触,“读书”比“读屏”,内心更宁静;没有圈点勾画,仿佛没有读过;作了摘录,印象更深刻;写了书评或读后感,更能让人得其三昧、高屋建瓴。

“了解一个人,读通一本书,关注一个热点”,这是作者的作文指导途径,以此将阅读引向纵深,改变学生作文眼界逼仄、思维低幼化的倾向。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指导借鉴,因为它更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者说,一个孩子的写作才华不是我们能教出来的,但我们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锤炼自己的方法。笔者深以为然。

作者说,“理想的教育就是一个爱读书的校长带着一群爱读书的教师,领着一群孩子去读各种各样的书。”这种教育是很令人憧憬的。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让同事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并构建阅读体系,建立“任务驱动”性阅读制度;他围绕“认识自己”“公民意识”“文化追思”等主题推荐书目,帮助学校制订计划,组织分享,策划出版。“我能做的就是把学生带进阅读之门”,这是他的教育信条,并一以贯之地实施着这个信条。

(三)我崇敬那些坚守良知、坚守常识的勇士。吴贤友就是这样的一位。

因为发现“除掉考试,什么多没有”,他便不再去做所谓的“把关”教师;因为觉得在“重点”中学容易消堕人的意志,便申请调到“普通”中学,“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

在作者看来,教育“陪绑”现象十分严重,如果把高考当作教育的全部,那就意味着有超过75%的学生为少数学生陪考,这成本和代价太高了;如果一个孩子的成绩不好,拖了班级的平均分,这个孩子几乎就成了班级的“公敌”,这让人很无奈,很痛心;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科老师争夺优秀学生,争夺学习时间,学生的学习个性和兴趣培养,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在笔者教育生涯里,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在许多年前,中心学校为了提高重点高中的升学率,便以每班前三名学生成绩来作为教师的考绩排位;在一个会议上,我直言不讳,这样的做法既不人道,也违背教育规律,这让一些领导颇为不快。在九年级分“快、慢班”的时候,学校领导看到我的考绩不错,有意让我去带“重点班”,我婉言谢绝,选择了“普通班”。因为在我看来,“普通班”更需要我,那些丧失学习兴趣的孩子们更需要我,我宁可少得中考奖金,宁可不要带“重点班”而获得的光环。

作者认为,教育有一些基本理念,比如说“知行合一”:教育孩子的生活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自己一定要努力践行,给孩子树立典范,做到“言行一致”。笔者看来,这一判断,触及到了教育的本质:知行合一,言传身教。做父母的,做教师的,做领导的,还有一些知名的公众人物,千万不要嘴里说一套,手上做一套;人前做一套,背后做一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教师、领导和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不在于你说得有多好,而在于你做得有多好。

《不言弃,方可抵达未来》《孩子,老师送你回家》等文章讲述的教育案例,让我想起了自己一下教育故事:用书信唤醒“问题学生”;把全班44名学生,一个不少地用文字的形式请进博客,取名曰“这群少男少女”;在整整一个学年里,与学生一起写“生活化作文”,形成了一本《乡村少年说》的书稿,25万余字;主管政教期间,在全校推进“学生角度的德育”,三年下来,学生的流失率由原来的百分之五以上,到后来的几乎为零。这些教育经历,越来越让我深信,只要坚持教育良知,坚守教育常识,我们的教育必将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吴贤友这三个字,也许还不算很有名气;《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一书,也许还没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当我们静心聆听作者的教育故事,细细品尝作者的教育感悟,我们便可以从中获得一种人道的、理性的、坚定的教育良知,获得一些寻常的、细腻的、温婉的教育常识。这样,我们便能更从容、更勇敢、更有底气地走进教育新时代。

——《陪着孩子,慢慢变优秀》,吴贤友著,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请点“阅读原文”:《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乡村教师突围》(吴再柱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