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专家淄川行有多大能量,让院士提出建工作站

  专一某一领域的中小企业,一样具备良好的成长性

  刘维民是中科院院士、国家固体润滑重点实验室主任,是润滑材料与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惠华是淄川当地一家专业做润滑油添加剂的中小型企业。刘维民院士为何不选择更大型、更知名的大企业,而是选择了这样一家中小企业进行合作?

  “这样一家专一主业、重视研发的‘保守’企业,恰恰是国家需要的,也是我们未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这是我选择与它合作的最重要考量。”据刘维民院士介绍,“惠华一直致力于做抗磨性添加剂,抗氧化、抗挤压的一些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是润滑油的核心,他们非常专一,这种添加剂做得好,我们国家的润滑油就会做得很好。”

  说起与惠华的结缘,刘维民说:“在第七届专家行活动中,我主动提出来要参观惠华,因为在我做博士研究生课题的时候,就听说过惠华的润滑油复合剂产品,那恰恰也是我的研究领域之一,2014年起,我跟惠华企业负责人之间的技术交流越来越密切,应该说是交流得非常愉快,尤其是在企业的发展理念和研发定位上,他们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品质、诚信、行稳、致远——惠华企业文化的八字真言,刘维民脱口而出,“在润滑油添加剂这个领域,品质是最核心的硬标准,因为我熟悉这个领域,所以我知道一个企业能坚守品质,能刻意保持‘行稳’的发展定位,非常难得,企业负责人这种对技术及品质的苛求,他们稳健的发展理念,深深打动了我,我愿意为这样的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惠华并非大型企业,但是我也希望像惠华这类的企业,能够在淄川举行的院士专家行活动当中,得到一些机会,得到一些额外的关注,找到一些发展的机会。”

  这种高层次人才与企业之间的友谊和互信,随着交流的深入而愈发牢固;后来,刘维民就提议,能不能在这个企业通过设立院士工作站的方式,帮助解决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联合推动自己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最终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再提升一个档次。

  终于在这次专家行活动期间,双方签订了共建院士工作站协议。

  研发及市场信息共享、产学研深度融合

  “首先在信息共享方面,我们能帮助惠华及时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动向和市场动向。惠华地处淄川,毕竟不是北上广,也不是在济南青岛,这时候一个及时的信息分享就显得尤为重要。”谈起下一步规划,刘维民院士表示,“研发型企业的科研频率较快,很适合产学研深度融合,借助院士工作站平台,今后企业需要研发人才,我们的很多研究生就可以到这做科研成果转化;同时,企业的年轻职工也可以到我们的研发实验室去学习。最终实现双方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在技术上、市场上、效益上,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刘维民院士对“百名专家淄川行”非常认同,他强调,在当前淄川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有“百名专家淄川行”这样一个活动,为那些转型期的企业直接开辟对话新技术、高层次人才的渠道,找到转型方向和新的发展增长点,“百名专家淄川行”相当于汇聚了一个“高端智力池”,在这里,对话与合作都很有效率。

  关心家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每晚都看家乡新闻

  刘维民院士是山东青岛人,1984年从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长期在兰州学习工作,虽身在他乡,但一直关注着山东的发展。

  “按照我不准确的估算,山东人口约占全国的十四分之一左右,而每两年一次的院士评选,山东当选的院士比例是与人口占比大体相当的,很多山东籍人才,都心系家乡,像我在兰州工作,但是每天晚上的6点半,我都会看山东新闻联播。山东人的家国情怀很重,我本人也是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为家乡在科学教育、产业发展上,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据刘维民院士介绍,“百名专家淄川行”这个平台在产学研融合上成果最为显著,专家们通过“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结缘淄川和当地企业,双方合作建立的各类工作站和产学研平台不胜枚举。在本次活动期间,包括“千人计划”专家张炳荣与山东先河悦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千人计划专家工作站在内,共有10项共建研发平台签约、52个合作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其中有26个高校、团队与有关企业单位进行合作签约。

“老朋友”做客淄川、建个工作站,成为大批高层次人才智力助推淄川产业升级的典型缩影,也印证了连续十一届 “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的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