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胜古迹众多的开封,春秋时留下来的古吹台却鲜有人知

相传春秋时,晋国大音乐家师旷曾在此吹奏乐曲,故后人称此台为“吹台”。 我去的时候,禹王台的牡丹开得刚刚好。牡丹就雍容华贵、娇俏艳丽。每一种颜色都令人感叹,令人心灵舒畅。

禹王台的牡丹花色美丽无比,大红让人热血沸腾;深黒让人默默沉静;米黄让人心胸明亮;豆绿让人浮想联翩;青蓝让人心旷神怡!

一阵微风吹来,花香沁人心脾,我以陶醉在这花香之中。还有两朵花非常特别,一朵花的花心中竟长出一朵花瓣,另一朵牡丹花是好几层,第一层只长着一个雌蕊,第二层、第三层长着雄蕊,我想雄蕊上的花粉不能粘到雌蕊上,那这朵牡丹花怎么结种子呢?

我还是第一次仔细看一片牡丹的叶子,是绿色的,形状像枫树叶,非常大的一片。

禹王台里面环境清幽,穿着古装的美人独步其中,更像是一副画。

穿着古装的美人身姿婀娜,面若桃花。姑娘非常有气质,她妆容古典。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几分慵懒随意,舞步轻盈,引人沉醉其中。

她们轻甩衣袖,舞动花朵做的扇子,一曲下来风情万种。

很多女孩子会穿着古装来这里拍照,禹王台的气质也适合穿古装玩耍,一不小心就穿越到过去。

下次,如果你也要去看花,不妨穿一身美美的古装

说到禹王台的历史,那也是很厉害的。西汉初年,汉文帝封其次子刘武于大梁,为梁孝王,封疆初都于大梁,后迁睢阳(今商丘)。梁孝王喜好同墨客吟诗吹弹游乐,为此又增筑吹台,并在吹台兴建殿字亭楼,种植名贵花木,修建成一座豪华的园林,称为梁园,又称兔园。梁园后因战乱而荒落。

禹王台南台阶下面入口处是一座门楼式牌坊,上写“古吹台”三个大字。古吹台的建筑,在明清时期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看到的这三个大字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河南地方官何书写。禹王台古建筑群是1981年重新修葺的,经过修葺后主要建筑有禹王庙、三贤祠、水德饲和御书楼等。宫殿式的水德祠和三贤祠为后世续建。

沿牌坊下台阶拾级而上,迎面是面阔三间的御书楼,该楼是为康熙所题的“功存河洛”四字门楣所建。在该楼一侧的墙壁上,即镶嵌着康有为的《游禹王台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