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刊」警营军魂 军魂不移 “警”色依旧

《战狼2》中有句话

脱下军装 职责犹在

时光荏苒 岁月流转

他们从“军队作战”转到“公安战场”

身上的“橄榄绿”变成了“藏青蓝”

头顶的军徽变成了警徽

变了色彩 老了容颜

但忠诚与责任永远不变

军人的本色永不褪去

过去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奋勇向前

救群众于水火之中

铁血的军营生涯锤炼出

一名合格军人坚强的意志

如今,他们脱下绿色的戎装

换上藏蓝色的警服

为人民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一只哨子的独白

曾经,我是一只军哨,指引着战友们每一次早操的集合和晚点名的解散。哨声起落便是一日,服从命令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现在,我是一只警哨,与执勤的交警一起坚守在全省的各大路口,每当早高峰、晚高峰时候,交警手势变化万千,哨声根本停不下来。曾经还有一位交警10个月间吹坏了18个哨子。咳咳,别看我个头小,我却很有奉献精神。

感谢有你

同样的急救担架

同样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和使命;

同样是心系人民群众的安危与和平;

同样是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

同样是永远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

虽然身份转变了

但不变的永远是那颗忠于人民的心

铁血丹心,山东公安英雄本色

行走在刀尖上的舞者——张保国

“我是排爆队长,我就是第一排爆手。只要有排爆任务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你们谁的党龄长谁上!”这是张保国对身边队友说过的一句话。

每当接到排爆任务后,张保国总是第一个到达排爆现场,第一个穿上排爆服担当主排手。多年来,他完成重要警卫和大型活动防爆安检任务500余场次,曾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18年5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授予张保国“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1984年,张保国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的弹药专业,他长达15年的军旅生涯也就此开启。毕业后,作为“科班出身”的他被分配到济南军区弹药修配站。后来,他又作为军区特殊人才破格引进到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曾经遗落在济南战场上未被引爆的各种炸弹、炮弹逐渐被人们在工程施工中挖掘出来,处置销毁这些“危险品”成为当时公安机关急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1999年12月25日下午,济南市邮局邮件分拣处的工作人员发现一个可疑包裹,上面写着“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举报中心负责人”收,没有具体收件人姓名,寄件人也查无此人。另外包裹单上注明内装皮鞋一双,可重量显然不符。

由于此前分拣处曾发生过一起邮件炸弹爆炸事件,所以怀疑是爆炸装置。邮局的工作人员都撤离了,张保国和战友却全部进入了现场。那时排爆中队还没有成立,张保国是济南市公安机关唯一一名专业排爆手。

当时排爆工作刚刚起步,条件很差,没有任何防护器材,张保国只戴了顶从派出所借来的钢盔,找了床被子,小心翼翼地把爆炸可疑物包起来,用手捧着,慢慢往外走,最终把爆炸可疑物稳稳地放到车上,运到郊外进行了销毁。

事后,张保国坦言,“面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爆炸可疑物,也曾有过胆怯和畏惧”,但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义无反顾”。

2002年,济南市公安局成立了专门的排爆队,张保国终于有了队友和专业的排爆工具。

但有了队友后,张保国的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队友都是普通军转干部,并不是排爆专业人士。他知道,大多数同事接受这份危险的工作是缺少底气的。而作为排爆队的负责人,张保国最不愿意看到有同事因为排爆而受伤,甚至丢了性命。

2015年1月13日晚,特警支队接到济南市局指挥中心指令,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送站平台发现一辆疑似携带爆炸物的轿车。春节临近,机场旅客人流如织,加上现场群众围观,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种种不利条件,张保国凭着丰富的排爆经验制订了一套严密稳妥的手工拆开可疑行李的方案。通过技术手段将车门解锁后,他穿上排爆服钻进车内做全面仔细安全检查,对车内行李箱包使用绳钩排爆工具远距离拖动进行移动危险性试验,在做好全面安全评估后,慢慢打开箱体,顺利排除了疑似爆炸物。

此时,张保国全身衣服湿透,边上的同事也着实为他捏了一把汗,开玩笑地说:“你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在一次次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张保国凭着过人的胆识和精湛的技术与“死神”搏斗,在他成功处置的涉爆现场中,累计排除爆炸装置20多个,鉴定排除可疑爆炸物130多个。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索50余万米、导爆索1万余米、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余发(枚)。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900余次,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济南市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部队到公安再到特警,张保国始终是优秀的战士,说起工作特别是谈到排爆,他充满了自信和自豪。然而,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对父母、妻女的柔情和爱只能成为一次次的遗憾。

从事排爆工作三十载,张保国如今年过半百,在山东省排爆手中已经是年龄最大的了。尽管身体残疾不便,张保国却从未想要离开自己热爱的这个岗位。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离开的理由,我想当我老了干不动了,我会想起来,我做了这一件事,我为国家做了贡献,我觉得对得起帽檐上的警徽,我问心无愧。”张保国说。

用心中的激情谱写一曲无悔的警察赞歌——赵升波

赵升波,男,大学文化,1970年6月出生,1989年12月入伍参军,2005年自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三级警督警衔,现任龙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参加工作以来,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在部队服役期间,先后被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并授予“优秀基层干部”等荣誉称号。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被烟台市公安局记个人三等功2次,2015年被山东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个人感言:军旅生涯16载,公安工作13年,从部队到警营,二十多年的时光在弹指一挥间,悄无声息的流逝。从一名光荣的人民军队战士,到一名百姓最信任的公仆,我的心里,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誓言。

从部队到警营的转变,肩上的职责和心中的信仰始终未曾改变。脚踏实地、遵章守纪,是不变的工作准则;谦虚谨慎、不耻下问,是不息的学习精神;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是不改的奋斗态度;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是不悔的人生信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带着这些从警感悟坚定不移地走好每一步从警路,用心中的激情谱写一曲无悔的警察赞歌。

6年抓了1680位违法犯罪嫌疑人……——朱振刚

朱振刚,男,1966年生,中共党员。1994年,他告别绿色军营加入藏蓝警队,从警20余年来,朱振刚先后从事过治安、巡警等工作,无论干什么,担任何种职务,他都干得漂亮出色。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一连串闪光的足迹,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0次。

2011年,朱振刚被任命为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二屯公安检查站站长。二屯公安检查站地处鲁冀两省交界处,是全省9个一级站之一。新岗位、新挑战,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创了一套全新的工作法——根据人员、车辆、货物的不同,推出客货分验、轻重分检、流水作业、直线安检等查验方式,极大提升了查验效率和管理水平。

▲朱振刚热心帮助过往受困司机群众

在日常的工作中,朱振刚也经常与同志们互相交流工作技巧,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积累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同志,大大提高了安检工作的查控率和发现率。仅2012年,他就带队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1人,逃犯2人,查获非法入境人员1人,圆满完成了十八大安保任务,为此检查站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

长期的一线警队值守,磨砺了朱振刚的敏锐和机智,也让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2013年3月11日上午,朱振刚带领民警在河南至沈阳的长途客车上,查获一名有吸毒前科的嫌疑人。当民警提出检查其行李时,该男子称没有任何行李。长途外出不带行李不合常规,警觉的朱振刚立即指令民警细致搜查,果然在其衣服夹层和其卧铺下面搜出杜冷丁110余支。

▲带领执勤民警认真对过往车辆进行严密盘查,不放过任何可以可疑点

据统计,2011年至2017年,在各项安保工作和日常的巡逻查控中,朱振刚带领民警共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680人,其中网上逃犯11人,吸毒嫌疑人6人,抢劫犯罪嫌疑人2人,自办案件刑事拘留88人,行政拘留540人;查扣非法经营香烟6800余条,烟花爆竹9800余箱,查缴枪支5把,伪造印章1420枚,管制刀具1055把,各类假牌套牌1260副及其他违禁物品一大宗。2015年11月,滨德高速(大广)公安检查站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

朱振刚时常教育身边的民警:“我们要始终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执法、去工作,真正从思想和感情深处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走访慰问周边辖区群众,为大家答疑解难

2014年10月19日下午5时,朱振刚带领执勤民警在例行执行勤务时,发现一辆车牌号为冀A牌照的驾驶人员是一名年仅15岁的孩子。经了解,孩子名叫张某松,带其父亲张某红(残疾人,双臂高位截肢)去东营看病,返回途中被检查站查获。朱振刚在对其批评教育后,考虑到父子二人特殊情况,派员驱车近200公里,冒雨将父子二人及车辆护送回石家庄藁城老家。

2011年至2017年,该站民警共为过往旅客、司机解决各类疑难问题740件次,先后为困难乘客垫付路费1500余元,获取整改意见和建议171条,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德州公安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

参加过汶川救灾的辅警姜欣

姜欣,男,1982年10月5日出生,2001年12月在四川省成都空军95784部队入伍,2003年5月入党,服役期间被评为优秀士兵8次,优秀学员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2008年5月参加汶川救灾93天,荣获三等功一次。2014年4月队伍后在龙口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担任辅警工作,2015年、2017年被龙口市公安局评为先进个人。

个人感言:我深知新时期的公安工作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不断与时俱进,勤学好问,要不断改进工作思路与方法,“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从转入公安的那一天起,我就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迎接挑战,以谦虚的态度向别人学习,快速补充各种知识和技能,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公安工作要依法依规,我要求自己时刻都要对工作上的得失进行检讨反省,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不断的总结,吸取经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好地做好公安工作。

山东公安队伍中

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

曾经,一身戎装保家卫国

如今,他们身着“警蓝”守护一方

他们初心未改

抛头颅、洒热血

他们,一直都是最可爱的人

向警营里的军转民警致敬!

(策划/制作:山东交警)

亲们,请为蜀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