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师大,我是“阅读达人”——朝沐稀疏日光而读,幕浴清朗月影而书

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

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

在陕西师范大学,古朴典雅的雁塔校区图书馆、恢弘现代的长安校区图书馆以及428 万册的纸质藏书,这些都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优越的阅读环境,培育出了一大批“阅读达人”,来让我们走近他们的故事!

李驰:阅读是人生最好的陪伴

阅读对我来说是孤独时最好的陪伴,记得在小的时候,父母不在家而姐姐又去上学时,我会经常阅读姐姐的教科书,那个时候就被书中的各种故事和人物所吸引,所以那个时候特别喜欢读故事书,等到上初中的时候,我又爱上了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潇洒飘逸,任性自由,他们的生活让我心生神往,也许正是太久的孤独让我爱上了阅读。

阅读对我的改变悄无声息但是又那么清晰可见,很直接的改变就是在同龄人中间你知道的要比其他人多得多,你也要比他们成熟很多,这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改变。

阅读需要坚持,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方才能至千里、成江海,我们常常会遇到不想阅读的时候,会被各种其它的诱惑所吸引而放弃阅读,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曾被网游所吸引而好长时间没有阅读,那一段时间我会感到莫名的空虚,感觉总是少了点什么,所以每次到这个时候我总是拼命回想当初阅读带给我那么充实而又美妙的感觉,我又会重新进入阅读的世界,这种感觉只有阅读才会带给我。

阅读是人一生最好的陪伴,就像我的专业是历史就会经常被问起一个问题“学历史有什么用”,我会这样回答他:“看似无用,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阅读是我们一生的陪伴,是看似无用中的大用,坚持阅读最终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是寻找超越生命终极意义的方式。

我想向大家推荐的是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这本书展现了对于人类世界深度的非常少见又珍贵的认识,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史学和哲学著作,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全新体验,虽然其中有些观点过时了,但是我们能从中获取的东西有很多很多,值得阅读但难度不小,需要多次阅读,读完这本书也许你的思想会变得深邃而又智慧。

郭彰李:朝沐稀疏日光而读,幕浴清朗月影而书

2014年的夏天,耗着汗水,我用一场考试换来了一次走出小城的机会。但独在异乡我,却在接下来整整一年的时间里尝尽了思念的滋味。我开始小心翼翼地去寻找可以慰藉之物。它或许是一个人,一份食物,一处地方,它令你心安、平静。

终于,在有书的地方,我的孤寂开始妥协平息。身处书海,我感觉全身的细胞都裹挟着从未有过的细腻知觉,它们放肆地兴奋、旋转、歌唱,仿若新生。毓秀雁塔,恢宏长安,记忆中每一个飘着书香的日子都在飞舞。阅读带来的改变,并非胭脂粉黛一朝一夕的轻易涂抹可得,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缓和与共鸣:于学术专著中领略前辈的丰富学识,于杂文随笔中体味生活的喜怒哀思悲忧乐,于文学作品中参透陈杂的人生百态……

我始终觉得阅读是种特别私人化的体验,每个人的境遇、想法都有太大的区别,以至于哪怕是完全相同的文字也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带给不同的人截然不同的感受,因此我几乎不敢贸然地给别人推荐书籍。但话虽如此,我却很乐意分享那些由文字带给我的触动。

我永远忘记不了大三寒冬在图书馆二层东库与夏目漱石先生的初次相识。我记得当时差不多是用了一个白天的时间,看完了漱石先生的小说《心》。没有波澜壮阔的背景,跌宕起伏的情节,小说的语言继承的仍是日本文学中那种柔和得快要挤出水的质感。但就是这些看似无奇的文字背后,充满了瘆人的孤独感。如果说美国作家最擅长的是神化孤独,那么漱石先生的功力就在于最真实地呈现这份孤独,“本该早日死,为何活至今”的惨淡心境折服无数人于其麾下。

无论时代的更迭将衍生出多少新鲜的娱乐方式,对于每一次在纸间墨中与文字的相会,我永远心怀期待。

金榜题目洞房花烛,今朝有酒今朝醉是谓快意人生,但辟得陋室一处,朝可沐稀疏日光而读,幕可浴清朗月影而书,却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所以,读吧!

苌国瑞:友尚千古,书以为媒

童年过得很慢,有时和熟识的伙伴嬉闹,但也有一个人的时候,躺在山坡上读借来的书,羊就在旁边吃草,日光融融的。那时读的是什么,也早都忘记了,但想起来就感觉到那日光还在。也是天性,喜欢静,喜欢想,也渴望能了解。

在初中转学后,没有了熟识的朋友,周围的一切都挺陌生。偶尔的打开阅读书,那时其实有一个很实际的想法,学好作文。不过很快就发现一扇门在打开,我走进了一个书的世界。于是就开始了杂乱的阅读之旅,我太欣喜,流连忘返,也忘记了要学作文之类,当然作文也是最终没写好过。犹记得在那青春的日子的躁动,我有太多的困惑,太多的难以言传的,我渴望朋友,渴望听到声音。在每天回去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去翻书,那时一些教材也读的不亦乐乎。然后就在一次次的纠结中买书,买的也真不少,我想大多喜欢读书的人,也都是对买书很痴狂的,也能享受到买书的乐趣。正因为读书所以知道那些是好书,那些作者更适合做朋友,你在书中倾听他们各色的声音,丰富多彩。林语堂说,读书的人是幸运的,他比别人多了一个世界。我也感到自己很幸运,在书中我可以倾听古今的卓绝人物的声音,认识一些绝妙的朋友。

嘤嘤其鸣,求其友声,友尚千骨,书以为媒。有时间就读书吧,师大的图书真的是很丰富,借阅也很便利。读书,一以启思,二以广识,三以冶情,四以结古今友。

应该说很惭愧的,我没有自己的什么太多的心得去说,因为前人已经说了许多而且说的很棒,比如关于读书方法,苏东坡的每次看书只关注其一个方面,几次读下来,对一本书就可以有很好的把握,而朱熹,在《朱子语类》里面有更详细深刻的论述。需要单独说下的是现在读书特别需要选择,读好书才是开卷有益,读经典才能感觉到真正的深厚。带着自己的问题和思考去读书,会真正感觉到读书之乐。网上太多杂乱的东西,我也浪费了不少时间,这是我的教训。

若果是对刚开始读书的人,只推荐一本,我会推荐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文笔文字都很好,而且也很有趣味和思想,同时可以寻得一个入口,去进入古代文学艺术。另外如果对哲学感兴趣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都是很好的选择。然后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代表作。

图书馆感言:苌国瑞以785次的借阅次数,位居2018年本科毕业生借阅达人榜首。他的阅读感言与其说是有感而发,不如说是他阅读经验的总结与体会。语言虽质朴却深刻,道出了一个热爱读书的少年那颗炙热的阅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