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提供底层服务 打造行业云新模式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7月27日,在Cloud Insight Conference 2018云计算峰会上,青云QingCloud宣布全面战略升级,打造企业级全栈云ICT服务商,致力于为企业用户提供以软件为灵魂的云端ICT服务。同时,青云QingCloud推出多品牌战略,发布ICT全线9大产品品牌矩阵,以及7款重磅产品与服务,以全新升级的战略支撑行业发展,助力企业云端业务再造。

青云QingCloud解决方案及架构部总经理沈鸥在接受环球网科技采访时表示,站在青云的角度,要打造的是一个B2B2B的行业云新模式。

而目前,经过五年发展,青云QingCloud完成了全栈云产品线布局。过去一年,青云通过超90,000家客户服务经验总结和行业能力积累,打造了多款行业需求极高、应用场景丰富的产品,推动众多行业用户的云计算落地。随着行业实践的深入,青云QingCloud发现集团云和行业云将是未来云计算发展的重要趋势。

行业云:让企业进行能力输出

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处长李琰在2018中国云服务大会暨百万企业上云推进大会上表示,信软司将鼓励行业龙头企业、研究机构和云计算的龙头企业加快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建设行业云的平台,针对行业中的共性和特性化的企业,引导软件企业提升服务品质,帮助企业提质增效,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而业界普遍将2014年定义为中国云计算元年。在这基础上快速发展的行业云,就是由行业内或某个区域内起主导作用或者掌握关键资源的组织建立和维护,以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方式,向行业内部或相关组织和公众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的云平台。

沈鸥认为:当平台和行业经验诞生后,作为行业领头羊或者技术上比较超前的企业,他们便希望能够在整个行业输出自己的IT能力,既可以让整个行业了解它的技术优势,同时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把同行业、生态圈里的企业进行聚合,从而形成区域优势或者行业优势。而在这样的平台上,企业可以在自己的生态里构建相关的能力,数据、流程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整合,甚至是做一些技术创新。同时,企业在基于自己的生态做新的微创新或者创新动作时,可以从行业平台获得帮助。

这也是企业都看重行业云的原因。

咨询公司Gartner也提出,他们非常认可在一个特定的组织或个人中,有一些领头企业根据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输出。不同的用户或者租户可以在里面寻求某些特定的应用或者负载,从而能在这个行业中共同进步。

沈鸥也同时强调:定义行业云最重要的一点——作为行业能力的输出,输出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单一的软件和功能。能力输出是广义的范畴,可能以应用的方式交付,可能是某种服务的方式交付,或者组合的模式。

解决技术难题:推动行业增长和转型

根据IDC新发布的全球半年度产业云追踪报告显示,中国预计在2019年金融、制造、医疗、公共部门这4个行业云支出都将突破5亿美元大关。其中,金融行业将占整体市场的一半,而制造业将呈现最强劲的增长势头。

IDC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Frank Gens认为,作为各行业数字创新的战略十字路口,行业云将推动更快速的增长和未来五年的产业转型。

而行业云从根本上来说,是帮助客户输出综合性行业能力。在构建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面临技术挑战还要考虑投资回报的情况。

沈鸥介绍,在行业云中第一个要面临的技术挑战来自于完整的交付能力。它所提供的能力约等于公有云所有的服务能力。无论是提供方还是使用方都会希望这是一个完整的、具备全功能输出的平台。但如果只专注一点上,还需要做大量集成工作,这对很多客户来讲难以接受。

第二个技术挑战来自于规模化运营的技术支撑。行业云快速发展后,需要技术提供方、行业云对规模化运营提供很好的支,需要有很好的向上扩展和衍生的能力。如果技术需要重构,以前的投资便会有很多损失。第三个技术挑战来自于行业领导者提供的行业经验、行业的最佳实践或者服务能力。行业云建设方需要考虑行业应用如何上云,上云后如何运营,如何计费并且获得收益。

第四个技术挑战则来自于技术和成本的平衡。在整个行业云中,并不是拥有最好的、最新的硬件设备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找个一个平衡点,以保证行业云的持续发展。

在青云看来,整个行业云应该具备的要素并非是单纯的软件平台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沈鸥强调。

目前,青云在行业云方面,不仅提供软件,也提供完整的、被验证过的、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和运营经验。同时,青云拥有自动化运维的能力,以帮助企业减少运维成本。

青云:提供底层服务

2016年,青云CEO黄允松提出“QingCloud Inside”,认为企业可以有自己的界面和平台,而青云只是提供底层的服务。沈鸥表示:我们把服务提供好,慢慢把这些东西衔接起来,真正成为坚实的平台服务提供商,这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在青云看来,可以从四个维度来看行业云:

一是集团云。集团云可以为集团内部的子公司、分公司提供IT能力,实现集团的统一管控,并且将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

二是行业全栈云。青云的云平台能力加上行业的能力,便能构建一整套行业全栈云。在这一分类中,做得比较早便是金融行业,而金融行业云在业内也有很多成功案例。

三是品牌定制云。一些传统渠道商、IDC供应商提出能否跟云结合,成为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特定行业的云服务供应商。于是青云把产品OEM给他们,让企业使用或者封装青云的产品,从而获得专属的服务能力。

四是行业应用云。通过应用把企业能力进行封装,按照特定的技术角度进行供应。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跨越了信息化,直接进入了智能化的弯道超车行为。

作为集团云代表,太平保险首席信息官熊明在此次大会演讲中指出:“太平保险构建的面向太平集团、以高效的应用交付和运营支撑为目标的统一云计算平台——太平云,正是基于QingCloud集团云。太平云在应用即服务领域及自动计费领域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体现了IT资源服务化的先进理念,为太平保险集团打造了一艘数字化的航空母舰。”

同时,江苏交通控股信息中心副主任周宏在演讲中指出:“我们发挥公有云极致的弹性伸缩特点,将江苏交通控股协同指挥调度平台做成了一个基于公有云的SaaS服务。全国的交通管理机构,无论省内省外,高速公路还是普通公路,都可以自由地、方便地使用我们的调度云服务。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青云QingCloud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

青云QingCloud CTO甘泉在大会上也宣布了青云年度研发战略并发布了KubeSphere容器管理平台、Anybox企业云盘、光格网络SD-WAN、OpenPitrix多云应用管理平台、QingStor文件存储、SDN 3.0,以及青立方下一代超融合系统等一系列重磅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