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不懂区块链,是因为它太“底层”

今天,有关区块链的说法众说纷纭,相关的科普文章也是一搜一大堆。但是很多人看完之后,仍然表示弄不懂,似乎每个人嘴里说出的区块链都是不同的东西。

为啥会这样?

“这是因为区块链技术太底层了。”技术相面师何宝宏说。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互联网技术专家何宝宏日前接受懂小姐采访时表示,看不明白区块链,不是我们的脑细胞不够,而是因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太底层了,能够应用到很多行业中去,所以站在其之上的任何一个层去看区块链,都可以幻化出不同的应用和“角色”。

以互联网为例,对于工程师而言,它就是底层的网络结构;对于用户而言,它可以是宽带,可以是无处不在的网络信号,又或者是我们日常离不开的电子商务、移动支付、视频聊天等应用和服务。

所以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有三种区块链:一种是工程师眼中的区块链,一种是投资者眼中的区块链,一种是用户眼中的区块链。

“事实上,我们对于区块链的实现技术不用过度关注,而应该去关心区块链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

多数人不懂区块链,是因为它太“底层”

区块链能干什么?

“如果说Web 2.0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媒体;那么区块链就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发通证(token)。”

这真是一个魔幻的时代。试想一下,当每个人都可以发通证,那么确实可能带来金融秩序的混乱,潘多拉的盒子悄然打开,新的市场体系将建立。所以,ICO被叫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何宝宏认为,区块链技术兴起所引发的通证市场的变革才刚刚开始。通证或者说有价凭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强大而旺盛的需求,在很多特定的领域,货币并不是最适合或者说最方便的媒介。

看看我们的周围,购物卡、饭卡、电影票,这些有价凭证(通证)广泛存在,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市场需求上分析,像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的出现是很难阻止的。监管部门能够做的,就是禁止这些通证在交易所上市。

“未来,美容卡、饭卡、购物卡、会员卡等都可以搬到区块链上去。”在何宝宏看来,这是未来的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一旦上了区块链,这些有价凭证的流通性将变得更强。同时,用户对于这些有价凭证的信任度也将大幅提升,就算是某个商家跑路了,但是区块链上的这些“币(有价凭证)”还存在。

换一句话说,区块链的出现,让这些有价凭证发行的技术门槛和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大幅提升用户的信任。因此,这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潮流和趋势。

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因此在任何需要“记账”的场景下,区块链都有应用空间。同时,在开拓其应用场景时,我们还需要关注区块链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防篡改。

区块链的防篡改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区块链中的每一个区块(每一页账本),是以时间顺序链在一起的,每一个区块和上一个区块的连接都进行了哈希处理,就相当于每一个区块都保存了上一个区块的“指纹”,如果上一个区块被篡改了,那么下一个区块的哈希值就会发生变化,篡改行为就会被发现。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被篡改,形成后的区块,会在很多地方做备份,这就是所谓的分布式,意味着将很多的区块(账本)发到不同的节点(人)手中,就是媒体报道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人手一个账本”的说法。如果说以时间顺序将区块串起来,形成了纵向的一条链,那么将同一个区块(账本)发到世界各地,那就是由形成了横向的连接,最终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区块链网络。

时间顺序和分布式从两个不同的维护,保证了区块链这个账本是没有办法篡改的。当然,还有一种唯一的可能性,那就是所有的区块都在一个所有者的手上。

从不可篡改这个特性上去看,区块链可以用于防伪,从而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演变成不同的“角色”,如物流管理、档案管理、艺术品收藏等等,都可以使用区块链。

区块链不能干什么?

人人都在关心区块链能做什么。但是何宝宏认为,对于投资者而言,更需要弄明白的其实是区块链不能做什么。这样才能不被忽悠、少踩坑。

区块链不能做什么?这也要从区块链的特性和性能上看。

“区块链的核心是解决了信任问题。”何宝宏说,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数据库应用,比如企业内部数据库,银行的交易数据库,各大网站的数据库等。

以前,数据库技术本身是很容易被修改的,因此在数据库技术之外,我们设计了非常复杂的系统去保证数据库不能轻易修改。而区块链出现后,这一情况改变了。区块链将的放篡改特性意味着今天的数据库本身就内置了不能修改的特性,修改将成为一种很难实现的情况。

因此,在应用区块链的时候,那些本身就处于高度信任的环境,且需要反复修改数据库的场景,是不适合区块链的,比如企业内部记账的一些环境。只有在一个本身就缺乏信任的环境,数据库迫切需要不被篡改的环境下,区块链才有生命力。

当然,不可篡改不意味着不能修改。何宝宏表示,区块链技术在设计之初的理想状态,确实是不能修改的。但是为了落地,现在区块链也在向着“可修改”的方向演进。2016年,咨询服务业巨头埃森哲公司就在欧美获得了可编辑区块链模型的专利。

在区块链的应用中,性能也是必须要考量的。“今天的区块链技术,并不适合应用在支付这样频繁交易的领域,因为区块链的性能还很低。”何宝宏透露,比特币协议下,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目前不同的协议下会有一些差别,但是无论如何,这个性能是非常低的。因此,在现有的情况下,区块链仍然只是适用于交易量较小的场景。不过,他也表示,技术的发展永不止步,未来区块链的性能也可能会出现大幅的提升。

区块链引爆共享经济

“互联网实现了交易中的信息传递,而区块链实现了交易中的价值转移。”

何宝宏认为,区块链让信任的成本大幅降低。如果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兴起,降低了我们日常交易的成本,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共享经济应用。那么,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和兴起,将促进新一轮的共享经济的发展,共享交易的数量将指数级增长。

今天,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价值的转移没办法衡量,比如说一场即兴的演讲,演讲者和听众之间产生了价值(知识)的转移,但是却没有办法衡量,或者说要衡量的成本过于高昂,以至于干脆用免费的方式。但是如果区块链普及,那么这种随时随地的价值转移将变得可以衡量(支付token)。

试想一下,在这样的模式下,区块链可以让很多之前无法实现的交易变成可能,全世界交易数量将因此而出现“暴增”。

因此,目前业界有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未来将出现一张基于区块链的“价值互联网”。“价值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区块链不会颠覆互联网。”何宝宏对此进行了强调。

互联网是最底层的技术,无论是目前我们广泛应用的CDN、P2P、云计算以及区块链,都是在互联网之上,建一层新的网络。何宝宏认为,其中的差别只是在于“CDN是建了一层分发网,云计算是建了一层计算网,区块链建了一层价值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