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卻巫山不是雲,80句描寫雲的經典古詩詞,遊山玩水時用的上!

1. 〔兩漢〕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2. 〔兩漢〕卓文君《白頭吟》: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3. 〔南北朝〕吳均《山中雜詩》: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4. 〔唐〕李白《送友人》: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5. 〔唐〕李白《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6. 〔唐〕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7. 〔唐〕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8. 〔唐〕李白《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楚山秦山皆白雲,白雲處處長隨君。

9. 〔唐〕王維《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10. 〔唐〕杜甫《春夜喜雨》: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11.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12. 〔唐〕李賀《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13. 〔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14. 〔唐〕白居易《花非花》: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15. 〔唐〕白居易《南湖早春》:風回雲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16. 〔唐〕白居易《白雲泉》: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

17. 〔唐〕劉禹錫《秋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18. 〔唐〕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19. 〔唐〕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20. 〔唐〕王勃《滕王閣詩》: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21.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22. 〔唐〕柳宗元《漁翁》: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23. 〔唐〕高適《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24.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25. 〔唐〕王之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26. 〔唐〕賈島《尋隱者不遇》: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27. 〔唐〕許渾《咸陽城東樓》: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28. 〔唐〕歐陽詹《荊南夏夜水樓》:雲盡月如練,水涼風似秋。

29. 〔唐〕李珣《巫山一段雲》: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

30. 〔唐〕岑參《火山雲歌送別》: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31. 〔五代〕顧敻《浣溪沙》:雲淡風高葉亂飛,小庭寒雨綠苔微。

32. 〔五代〕毛文錫《巫山一段雲》:雨霽巫山上,雲輕映碧天。

33. 〔五代〕閻選《八拍蠻》:雲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蒂雪梅殘。

34. 〔五代〕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雲何處去?忘卻歸來,不道春將暮。

35. 〔五代〕李煜《蝶戀花》: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

36. 〔宋〕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37. 〔宋〕秦觀《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

38. 〔宋〕秦觀《滿庭芳》;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

39. 〔宋〕柳永《少年遊》: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

40. 〔宋〕柳永《曲玉管》:隴首雲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

41. 〔宋〕柳永《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

42. 〔宋〕李清照《菩薩蠻》:歸鴻聲斷殘雲碧。背窗雪落爐煙直。

43. 〔宋〕李清照《一剪梅》: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44. 〔宋〕蘇軾《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

45. 〔宋〕蘇軾《浣溪沙》:風壓輕雲貼水飛,乍晴池館燕爭泥。

46. 〔宋〕蘇軾《臨江仙》: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47. 〔宋〕蘇軾《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48. 〔宋〕蘇軾《行香子》: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49. 〔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50. 〔宋〕張元幹《卜算子》:風露溼行雲,沙水迷歸艇。

51. 〔宋〕王炎《南柯子》:山冥雲陰重,天寒雨意濃。

52. 〔宋〕李元膺《洞仙歌》: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楊柳於人便青眼。

53. 〔宋〕辛棄疾《玉樓春》:西風瞥起雲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

54.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此山高處東望,雲氣見蓬菜。

55. 〔宋〕辛棄疾《鷓鴣天》: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56. 〔宋〕高觀國《菩薩蠻》:何須急管吹雲暝,高寒灩灩開金餅。

57. 〔宋〕高觀國《齊天樂》:碧雲闕處無多雨,愁與去帆俱遠。

58. 〔宋〕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59. 〔宋〕陳亮《虞美人》:東風蕩颺輕雲縷,時送蕭蕭雨。

60. 〔宋〕朱淑真《菩薩蠻》:溼雲不動溪橋冷。嫩寒初透東風影。

61. 〔宋〕楊萬里《曉行望雲山》:卻有一峰忽然長,方知不動是真山。

62. 〔宋〕周邦彥《少年遊》: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

63. 〔宋〕戴復古《水調歌頭》:浪說胸吞雲夢,直把氣吞殘虜,西北望神州。

64. 〔宋〕晏幾道《生查子》:墜雨已辭雲,流水難歸浦。

65. 〔宋〕晏幾道《少年遊》: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

66. 〔宋〕張輯《南歌子》:柳戶朝雲溼,花窗午篆清。

67. 〔宋〕歐陽修《玉樓春》:雪雲乍變春雲簇。漸覺年華堪送目。

68. 〔宋〕歐陽修《晚泊岳陽》:正見空江明月來,雲水蒼茫失江路。

69. 〔宋〕程顥《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70. 〔宋〕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71. 〔宋〕吳文英《解蹀躞》:醉雲又兼醒雨,楚夢時來往。

72. 〔宋〕吳文英《浣溪沙》: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

73. 〔宋〕陳與義《襄邑道中》: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

74. 〔宋〕張先《水仙子》: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

75. 〔宋〕朱敦儒《鷓鴣天》: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雲借月章。

76. 〔宋〕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

77. 〔明〕唐寅《一剪梅》: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78. 〔清〕納蘭性德《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

79. 〔清〕納蘭性德《菩薩蠻》:春雲吹散湘簾雨,絮黏蝴蝶飛還住。

80. 〔清〕王國維《浣溪沙》:草偃雲低漸合圍。雕弓聲急馬如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