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辛苦的海训过后,这支部队如何“犒劳”官兵?

文 | 陈彬

图 | 耿新江、袁胜林

战友们,还记不记得海训的味道......

大海“虐”我千百遍,

我待大海如初恋......

迎波涛,战海浪,不畏艰险

伴随着黝黑的肤色和脱落的表皮,

战士们也渐渐成长了起来,

从“秤砣”到“蛟龙”

从谈海色变到征服大海

不仅get到了一项生活必备技能

更是掌握了一项打仗的本领

战士们在大海上留

下了他们青春帅气的背影

重点来了!

鉴于官兵在海训期间训练刻苦,考核成绩优异,第73集团某部决定为他们送上“大礼”,好好“犒劳”官兵。不是加餐,不是发奖杯奖状,那是怎么个“犒劳”法?

原来,这个“大礼”就是周日下午组织官兵进行为期半天的外出参观。参观地点是——全国唯一的解放军庙。

这项活动既能放松大家的身心,又能领略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是不是很有意义?来,下面就带你走进这座“天下第一庙”。

当天午后,晴空万里。战士们早早地来到了坐落于福建省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的解放军庙,整齐列队。在革命先烈面前,一定要拿出最好的精神状态!

何鹏教导员在参观之前,简明阐述了解放军庙的历史和参观该庙的意义。

战士们仔细倾听,认真学习。

讲解员悉心讲解解放军庙的历史,原来这个世界唯一一所供奉解放军的庙宇,有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1949年9月17日上午,解放军第10兵团某团官兵乘船来到惠安县崇武镇西沙湾,准备参加解放厦门战役。突然间,国民党军队出动几架飞机对我进行侦察和轰炸,西沙湾畔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此时,一个13岁小女孩在海滩上哭喊着、奔跑着,成为敌机攻击的目标……在千钧一发之际,3名解放军战士把她推倒在地,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掩护她的安全英勇牺牲;另外还有2名战士也扑倒在前来救助她的路上。此役,共有24名官兵为掩护转移群众壮烈捐躯。

被救的这个小姑娘名叫曾恨。后来,她为报解放军的大恩,拿出所有积蓄修建了这所解放军庙,并把另外3名并不在西沙湾牺牲的解放军也“请”来,为他们塑像,供奉在庙里。

27位英烈的泥像整齐排列,腰挎手枪,神采奕奕。

解放军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人们到庙里不是祈求福泽,而是祭奠英烈;庙里回响着的不是梵音,而是军歌。官兵了解英烈的事迹后,深深地被先辈的爱国情怀感染,不禁红了眼眶。

庄严威武的雕像,雕梁画栋的建筑,恢弘的庙宇文化,引得战士连忙拍照留念。

石碑上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世界和平卫士”。

不知不觉间一下午就过去了,大家感受很深,收获颇多。回去路上,有人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是啊,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发生了多少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而这些故事又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无怨无悔倾其所有去做盛世的守护者、和平的捍卫者。

为什么我们的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这样的“犒劳”,

是不是很有意义!

投稿邮箱:rmqxbs@163.com

主编 | 陆雄飞

刊期:1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