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關區全面整頓臨街「住改商」紀實

原標題:頑疾連根拔 老街換新顏 ——北關區全面整頓臨街“住改商”紀實

五金日雜、房產中介、照相複印、菸酒超市……最近幾年,走進一些緊鄰繁華路段的居民樓,總能看見不少“鑿窗開牆”——居民樓的一層由居住用房改商用房的現象。比起正規的商用樓店鋪,居住用房的一層租金便宜、水電費便宜,且人流量大,客源穩定,因此頗受商戶喜愛。

近年,隨著居民消費水平和質量持續提高,越來越多的市民對臨街“住改商”造成的交通擁堵、擠佔樓前綠地、噪聲擾民等問題反映強烈。

為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逐步規範生產經營行為,切實維護良好的城市管理秩序,今年4月以來,北關區迎難而上,通過宣傳發動、整治、美化綠化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整頓臨街“住改商”。

經過3個月的集中發力,截至目前,該區已封堵重點區域和道路臨街“住改商”門店1248個,面積8736平方米,整治工作初見成效。

廣泛發動 打牢群眾基礎

“‘鑿窗開牆’是指在建築物原設計的牆壁上開道門或窗,從事經營性活動,屬於非法行為。”“‘鑿窗開牆’‘住改商’都是將住房的性質由居住改成商業性質,這種行為不同程度地損害了公共利益、侵佔了公共空間,更有甚者或擅自改變房屋主體結構,或加蓋違建,留下不小的安全隱患。”在盤庚街東段,曙光路街道的工作人員正在對路北側臨街“住改商”店鋪店主進行宣傳動員。

“店開了這麼多年,如今要給俺堵了,俺一時間真沒辦法接受。但是,通過工作人員一遍一遍地講政策、講形勢,俺明白了‘住改商’行為的壞處。為了大家的生活環境,俺理解、支持工作。”望著經營多年的店面,一位手握紙質宣傳頁的店老闆有些不捨地說,他已開始著手找正規營業房房源。

北關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安陽市的老城區、主城區,北關區老街多、老樓院多、人口密集,“住改商”現象相對較多且大多數店鋪經營時間較長。

“整治工作開展之初,商戶及業主牴觸情緒較為嚴重,部分群眾也對此不理解、不支持,工作難度非常大,切實打牢群眾基礎、充分運用群眾力量是關鍵。”該負責人表示。

在具體工作過程中,該區通過各類區級媒體及電子網絡平臺循環播報、召開培訓班、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加大政策解讀力度;組織街道、社區幹部人盯人、戶盯戶,挨家挨戶做工作,並深入小區樓院、廣場街道等人員密集場所,積極開展現場講解宣傳活動,讓群眾對臨街“住改商”整治工作有正確認識,並自覺抵制。

“起初聽到樓下商鋪要封堵的消息,我非常不解、非常難過,畢竟原來上上下下五分鐘,油鹽醬醋、水果、蔬菜就買齊了。但是經過街道工作人員的宣傳引導,我覺得整治工作非常有必要,我們不能圖方便,不顧安危、不顧城市形象。”家住愛民路的張阿姨對記者說。如今,她的右胳膊上多了個紅袖章——她主動承擔起了做居民、商戶工作的任務,成為了一名志願宣傳員。

強化措施 紮實高效推進

8月8日一大早,永安街與清流街交叉口西北角一側的幾家商鋪門口被拉起了警戒線,一群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在維持著秩序。上午9時多,挖掘機開始拆除店面的門頭牌匾,挖掘機東邊,幾十名工人在搬磚和泥,封門堵窗。

豆腐營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李昌澤告訴記者,目前,豆腐營街道治理重點在永安街、東工路、清流街等街道。“我們的方法是針對不同情況,宜封則封、宜拆則拆,拆建並舉,以求實現沿線景觀與城市整體規劃有機融合,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打造示範點。”李昌澤說。

隨著工作局面的打開,看到整改成效的群眾開始支持與理解工作,很多持觀望態度的商戶也已開始主動撤離。截至目前,該街道已封堵臨街“住改商”門店330餘個,面積2600餘平方米。

與此同時,北關區另一條曾經“住改商”現象嚴重的路段——燈塔路地區醫院段,路北那些生意不錯、以路為市的商戶,如今門窗都已被水泥封堵。統一粉刷後的牆壁、寬敞平整的人行道,讓整個街道看起來整潔乾淨了不少。

燈塔路街道辦事處城管辦公室主任薛珺表示,為保證整治到位,該街道專門抽調20名精幹力量集中攻堅。“對排查出的營業證照不全、群眾反映突出、影響極壞的商鋪,我們率先進行整治;對於積極配合整治的商戶,我們儘可能地為其提供優惠政策和生活便利;而對拒不整改,甚至於暴力抗法的商戶,我們依法嚴肅處理。”薛珺說。目前,燈塔路街道共封堵平原路、燈塔路、人民大道、東工路等街道沿線臨街“住改商”門店門窗40餘處。

先易後難打造示範點,定期聽取一線人員工作動態彙報、階段總結,主動邀請商戶、業主、群眾進行座談,給予經營商戶一定時間作為選擇搬遷地址的過渡期……結合以往整治工作經驗,北關區本次整治繼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分類整治。

疏堵結合 鞏固整治效果

“同志,小店都堵了之後,我們這些老年人去哪裡買菜、買日用品啊?”8月9日,在清流街,一位上了年紀的大伯直截了當地問正在現場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阿姨您放心,這裡施工結束後,永安街會增加農貿市場。”工作人員回答。

得到滿意答案的大伯對記者說:“作為老住戶,只要附近建設好規範的便民服務點,我絕不留戀這些一天到晚鬧哄哄,還堵著人行道的非法小門臉兒!”

考慮到居民生活的便捷性,北關區疏堵結合,在每條整治街區附近都儘可能地配置了菜店、藥店、理髮店等,努力構建品質更有保障、業態更加豐富、管理更加規範、佈局更加合理的街區商業生態。

“整治工作不是封堵可以完事,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城市品質,不斷改善轄區人居環境。”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該區將持續加大精治、共治、法治力度,將工作重點向成果保持及長效管理上傾斜,切實增強市民獲得感。